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通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加快建设固定宽带网络、移动通信、数据中心、灾难备份与恢复中心、信息安全设施、呼叫中心等信息化基础设施。积极稳妥地进行3G网络建设,结合3G产品的推出,建设宽带多媒体平台和移动通信平台。建设覆盖县(市、区)骨干传输网络、数据通信网,实施高速接入、多路供电、数据中心等工程项目。加快推进“金盾工程”、“金农工程”、“金宏工程”、“金税工程”等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电子交易业务,鼓励企业运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在线销售、采购等经营活动。推动网络教育、电子娱乐和商业信息等多媒体内容的制作与经营。加快在线支付体系、信用服务体系建设,规范电子商务秩序。建设涵盖自然地理信息、建筑信息数据、地下资源数据、交通网络信息、国土资源信息、社会经济信息、城市规划信息、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公共信息等作为支撑的公共数据资源库。

第八章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通化


  按照“创新机制、创造技术、研发产品、培育产业”的思路,以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计划,尽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创新型科技人才培育,打造具有领先优势的产业和企业,不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把发展转换到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

第一节 构筑科技创新平台


  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关键环节,多渠道加大科技投入,打造产业创新技术联盟和创新平台,推动区域创新发展。通过实施实验、药品中试、信息技术综合服务、动物实验、中医药临床研究等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千亿级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大力推进通化医药科技产业园区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规划建设国家级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充分发挥科技园区的引领作用。建设社会资源共享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搭建创业孵化、技术创新资源服务、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技术成果转化和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到2015年,发展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个以上。

第二节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充分发挥吉林大学药学院“通化市新药研发基地”和通化市“吉林大学药学院教学与实践基地”的作用,促进更多科研成果、人才、项目、资金在“两地”落实。加强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联合体,集聚人才和研发资源,围绕产业核心,掌握关键技术,实现成果共享。按照《东北东部(12+1)市(州)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精神,积极参与各项科技活动,加强区域科技合作,促进区域科技发展。“十二五”期间,累计开发新产品640种以上,其中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比重达到20%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5%以上,累计完成产学研项目50项以上。

第三节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坚持以市场取向促进创新驱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立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落实科技人员技术入股、研发人员持股、知识产权归属等支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创新型企业家脱颖而出。大力发展技术评估咨询、科技成果推广、技术产权交易等中介机构,积极引入各类风险投资和创业基金,支持更多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创新政府科技资金投入和引导方式,培育发展各类科技园区,有效吸引民间和域外资本到园区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重点企业创新能力,推进重点新产品规模化生产。

第四节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发现使用机制、评价激励机制,引导各类人才为通化振兴崛起建功立业。加大经济社会重点领域专门人才开发力度,加快人才向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集聚,着力培育产业人才优势。实施现代农业、工业跃升和现代服务业人才保障工程。充分发挥国内人才作用,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制定实施新兴民营企业家培养计划。加大人才资本投入力度,盘活人才存量资源,推进人才配置市场化。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逐步建立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的人才投入机制,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1万人,其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达到5000人,高技能人才达到1.2万人。

第九章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提高开放带动能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第一节 加快建设通丹经济带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全力推进通丹经济带建设。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发展城市联盟。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通。积极发挥各方优势,提升互动层次,着力推进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科技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提高通丹经济带的整体发展水平。通过合作开发与开放,用5至10年时间,将这一区域打造成东北东部新的经济隆起带和东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建设成为国家边境合作开发与开放的示范区,使之成为东北东部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以通丹经济带的核心区为先行先试区,立足鸭绿江,面向东北亚,服务大东北,全面推进东北东部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二节 大力推进招商引资


  坚定不移地抓好招商引资,继续发挥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推动作用,强化企业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招商引资机制。加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推行会展、网络、委托、中介组织等招商方式。围绕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集中力量组织开展大型经贸招商活动。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资金、技术、产业、人才转移,密切与央企、世界500强及国内民营大企业的对接,加强与欧洲、东南亚、日韩俄、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由注重引进资金向引进技术、人才、销售和管理经验等全方位招商转变,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大力改善招商环境,积极营造尊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十二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3亿美元。

第三节 加强对外经贸交流


  落实“走出去”战略,努力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加强与省内外的联系,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积极对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城市圈、环渤海经济圈,积极推进与域外的产业协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大型会展,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对外经贸业务。加强各类外派劳务基地建设,培育“通化劳务”品牌,扩大外派劳务规模。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建厂,带动劳务、原料和产品输出。

第十章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着力破解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第一节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落实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兴建一批创业基地、创业街路、创业市场,推动全民创业。加强信用担保中心等服务体系和中小企业“孵化器”建设,到2015年各类孵化基地发展到10家。继续实施“万户小企业、万名小老板”培育工程,加快创业就业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省创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通化服务站功能,免费对投资创业者提供信息服务。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兼并,组建大型企业。到2015年,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0%以上,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中小企业户数达到8800户,个体工商户达到13万户。

第二节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