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市为主题,统筹推进具有通化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着力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战略,注重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以发展保障民生改善,强力推进资源产业化、产业规模化、生产低碳化、交通快速化、人居生态化,大力弘扬“真诚包容、勇于担当、重行务实、创业自强”的城市精神,建设东北东部地区中心城市和中国北方宜居山水城市,加快实现通化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四节 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统筹发展。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形成“三化”相互支撑、相互配套、互动发展的新格局;妥善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以及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使各个方面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
--坚持共享发展。把富民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建立健全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生存性、发展性、安全性民生问题,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富民、惠民、安民上,实现富民强市的有机统一。
--坚持创新发展。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快完善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通化,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有机统一。
--坚持可持续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注重节能减排,合理开发资源,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有机统一。
第五节 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基础条件,“十二五”时期总体目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经济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人均GDP达到65217元;财政收入与GDP同步增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区间;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三次产业比重预期达到8:52:40;城镇化率提高到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7%。
民生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资源环境。单位GDP能源消耗五年累计降低1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5%,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10%,氮氧化物、氨氮排放量和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逐年下降;耕地保有量保持在29.36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达到768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超过64.7%。
改革开放。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80%以上。
第二章 突出主导地位,建设新型工业基地
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兴市”战略,以抓大企业、大项目、大基地和特色园区建设为载体,做大做强冶金、医药、食品三大支柱产业,加快“精品钢城”、“医药名城”、“葡萄酒城”建设步伐,大力推进能源、机械制造、建材、化工、信息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着力实施“2188”计划,即建设两大产业基地,培育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八大产业跃升,推进八大特色工业园区建设。通过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盘活存量资产,充分释放产能,大力推进企业扩能改造,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把通化市打造成吉林省东南部新型工业基地。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000亿元、增加值700亿元,年均增长均在20%以上。
第一节 建设两大产业基地
千亿规模生物产业基地。以国家生物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为载体,以现代中药为主导和特色,以生物制药和化学药为两翼,以技术创新、医药流通为支撑,做大做强中药及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培育和壮大生物农业、生物能源产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该基地打造成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产业规模大、特色鲜明、技术创新能力强、国内外知名的“通化生物谷”。按照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发展、统筹协调发展原则,全力打造“一核心、一扩展、九园区”的长白山药谷,构筑“119”产业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通化市区(东昌区、二道江区)和通化县快大茂镇、二密镇为核心区;以柳河县、辉南县、集安市、梅河口市和通化县的大部分乡镇为扩展区;建设东昌中药产业园区、通化经济开发区医药工业园区、二道江鸭园医药工业园区、东宝生物工程及制药工业园区、长白山药谷科技产业园区、集安新开河人参产业园区、柳河医药工业园区、辉南医药工业园区、梅河口医药工业园区等九大园区。建设通化市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生物产业基地医药研发实验中心、生物产业基地综合信息服务中心,打造具有招商引资、融资服务、技术研发、物流集散、创业孵化功能的基地平台。建设集药材、饮片、原料药为一体的北方药材市场,打造东北最大的药材集散地。到2015年,实现生物产业产值1000亿元以上,其中现代中药实现产值800亿元,化学和生物制药实现产值200亿元,生物农业、生物能源实现产值100亿元,基本建成现代化的生物产业基地。
千万吨级新型钢铁基地。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品结构、改造大型化装备、建设通钢新区,全力支持通钢做大做强,努力把通钢建设成为首钢总公司的核心钢铁企业。以通钢为载体,大力发展围钢经济,全面促进冶金产业二次提升。紧紧围绕1000万吨钢产能目标,加快形成“一核心”、“两园区”的产业布局。以通钢现有厂区为主,建设通钢新区,形成千万吨钢生产基地核心区。在开发区冶金特色产业园区、二道江围钢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围钢产业园区;在桃园铁路货运编组站,建设冶金产业物流园区。加快通钢产品结构调整,实现由建材为主向线、板、管及深加工产品的转化;以发展钢铁上游原材料和下游深加工为两翼,适度开发上游产品,扩大原辅材料供应量,大力发展下游深加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钢材就地转化率和制品化率,构筑围钢产业集群,建设吉林省新型钢铁产业基地。到2015年,钢产量突破1000万吨,产值达到600亿元,围钢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第二节 培育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扶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重点发展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水平。
生物制药。重点开发、引进一批创新性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的新药,通过市场培育,逐步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重大品种。做大做强重组人胰岛素及其制剂、注射用重组葡激酶、蝎毒注射液等产品。加快一类抗肝炎新药疏肝酶注射液、重组人胰岛素口服制剂及吸入制剂、甘精胰岛素及赖脯胰岛素等品种的研制进度。结合国家创新药物重大专项的实施,优选引进一批市场潜力大、技术成熟度高的品种,特别是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传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生物技术品种到通化进行产业化开发,快速提升企业竞争力。
新材料。大力推进新型材料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应用。重点开发和利用高强度精品钢、镁合金、精细化工材料、纳微米复合材料、金属复合材料、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碳化硅材料等。以通化科泰为龙头,建设新型金属复合材料园区;以通化双龙化工为龙头,建设精细化工园区;以通化祥元镁业为龙头,建设镁合金园区;以柳河中海为龙头,建设百万立方米玄武岩纤维材料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