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应用,鼓励生产与消费。重点发展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综合利用。加快发展风电产业,建设柳河、集安风电基地;推进生物质能的高效循环利用,推进生物质发电、固化、气化、液体燃料等综合利用;适度建设规模化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大力推广与城市建筑相结合的太阳能发热发电;促进地热能源多元化利用;鼓励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和农村废弃物发电。
节能环保。以先进适用技术集成应用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重点开发和培育一批竞争力较强、市场前景广阔的节能环保新产品。积极引导企业进入节能环保领域,重点进行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以及节能等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以通化市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总公司为龙头,建设废旧物资再生利用集散中心,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先进装备制造。统筹国内外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市场营销与服务等环节,集中优势力量,突破发展瓶颈,加快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和规模化转变。大力发展石油机械、起重机、变压器等名牌和高端产品,加快国家级能源装备制造和重型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建设。以通化石油化工机械为龙头,建设石油机械工业园;以通化变压器为龙头,建设新型节能大容量变压器工业园;以通化起重运输机械为龙头,建设起重机和输送机工业园。同时,依托通化医药城建设,积极发展高端医药设备制造。
第三节 实施八大产业跃升计划
冶金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延伸产业链,加快推进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大力支持通化钢铁有限公司发展,加快建设通钢新区,实施炼钢、炼铁和烧结系统等技术升级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产品的精品化和实用化,重点发展高速铁路用钢、高强度轿车用钢等产品。大力发展镍、镁精深加工和工业铝型材等有色行业,提高产品附加值。采用先进工艺,开发利用金、铜、铅、锌低品矿、共伴矿、难选冶矿、尾矿和熔炼渣等,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到2015年,冶金产业实现增加值123亿元,年均增长21.7%。
医药产业。鼓励医药企业整合重组,提高产业竞争力。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医药产业示范基地,形成集医药工业、医药商贸、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中药材基地“五位一体”的医药产业发展格局,整体塑造“通化医药”品牌,建成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医药名城”。依托长白山药用资源和生物技术优势,着力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产品。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提取、纯化和制剂技术,开发新的中药剂型,支持中药产品二次开发,加速中药饮片技术改造,实现饮片生产规范化。围绕生物技术制药和生物制品制药,加快开发和引进基因重组技术、单细胞融合技术、酶工程和现代生物发酵技术,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和生物中药。加强医药商贸服务平台建设,强化长白山医药物流园区服务功能,积极发展企业电子商务。进一步推广中药材GAP种植标准,大力发展具有明显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中药材。到2015年,医药产业增加值达到380亿元,年均增长25.3%;培育年产值超亿元企业30户,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10户。
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发展粮食加工、畜禽屠宰、坚果加工、食用酒精、白酒、葡萄酒六大主导板块,振兴传统品牌,积极创建新品牌,整体打造通化“绿色食品基地”。推进具有品牌优势的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以振兴通化葡萄酒品牌为重点,以葡萄酒基地建设为基础,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标,加快推进企业整合,打造“三个产业带、两个种植园区、一条葡萄酒生产工业旅游观光带”。积极培育“通化”、“通天红”、“雪兰山”等知名品牌。做大做强以通葡股份为龙头的葡萄酒生产骨干企业群。“十二五”末,葡萄酒产量达到3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推进梅河口、辉南、柳河、通化县、集安绿优米和梅河坚果基地建设,支持康华、卓越、正方等畜禽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将阜康建成全国最大的优级食用酒精生产基地。到2015年,食品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29.5%。
能源产业。按照调整结构、多元发展、保障供给、节能优先的思路,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煤炭勘探力度,整合现有煤炭资源,稳定地产煤供应量,加强域外煤炭通道建设,保证煤炭供给。加快建设大型油页岩开采、炼油、发电、建材生产等配套齐全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尽快使油页岩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快推进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丰富的秸秆和林木质弃物等资源,不断提高沼气、秸秆发电、枝丫材发电等生物质能在能源供给和使用中的比重。积极开发水电,加快推进鸭绿江中朝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构建坚强智能电网,继续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到2015年,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44万千瓦,发电量达到56亿千瓦时,太阳能集热器的利用率达到15%,农村使用沼气率达到6%;能源工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27%。
机械制造产业。立足现有基础,提高技术装备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培育一批竞争力较强的骨干企业,促进整个产业向集约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建设以通化经济开发区为主,东昌区、二道江区、集安市、通化县、辉南县工业集中区为辅的石油钻采及通用机械制造产业基地;依托辉南县、柳河县“围车”企业,以工业开发区为平台,打造“围车”机械制造产业基地。重点培育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20户重点企业,集中力量发展石油钻采等六大领域。到2015年,机械制造产业增加值达到17亿元,年均增长24.3%。
建材产业。巩固发展传统建材,大力发展新型建材。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重点建设好新型干法(特种)水泥熟料等传统建材生产基地。充分利用非金属矿产资源和工业废渣,大力发展节材、节水、节能、节地、利废的新型建材产品。依托通钢、吉化、四平联化,开发新型建筑板材、高分子防水材料、新型塑料管材型材、中高档涂料、隔热保温等新型建筑材料以及装饰装修材料。努力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大力发展非金属矿物新材料,对玄武岩、石墨、火山渣等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开发和利用。到2015年,建材产业增加值达到18亿元,年均增长20.8%。
化工产业。推进化工产品由中间产品向终端产品的转型,积极发展煤化工、化肥、精细化工,实现产品加工精深化、原料来源多元化、产业发展延伸化。采用洁净煤气化和能源梯级利用技术,扩大合成氨、尿素生产规模,打造通化化工、梅河阜康两个化肥生产基地。加快煤焦油、粗苯化工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较为完整的煤化工产业链。围绕助剂、添加剂、催化剂,巩固提升农药等精细化工产品质量。到2015年,化工产业增加值达到18.3亿元,年均增长24.6%。
信息产业。紧紧围绕信息服务业、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信息化建设四大领域,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壮大产业规模,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努力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施“数字通化公共信息平台”和“无线数字城市”建设,完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大信息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以医疗电子、汽车电子和电力电子为特色的龙头电子产品加工业和制造业群体。加快发展软件产业,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研发和对外加工等综合能力的软件产业体系。到2015年,信息产业增加值达到25亿元,年均增长15.1%。
第四节 推进八大特色工业园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