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通知

  在三个应急避难场所中编号为00002,用于地震紧急避难场所面积约为47000平方米,能疏散18800人。该广场分为东西两个广场,围着黑色的铁护栏。绿地间设有篮球场。东西两个广场,各建有厕所一处。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牌位于东广场内东北角。
  (三)兵工社区绿地
  在三个应急避难场所中编号为00003号。用于避难使用的场所面积是10000平方米,能疏散人口4000多人。即兵工社区内一进大门口的广场,被小区道路分成了两部分,东边是绿地,西边是硬化过的空场地。而绿地东边紧邻就是一家地产公司新建的高层建筑。至于水,小区门口的门房里只有自来水,绿地上有浇灌树木花草的水。如厕问题,西边篮球场后有厕所可以解决,但比较小。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牌在东边绿地里。
  现状分析三处避难场所得出: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广场、明德门社区广场作为固定避难场所,可进一步完善;兵工社区绿地可作为临时紧急避难场所。

第三章 总体规划

  一、规划范围
  西安市主城区(490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2009年-2020年
  三、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减灾法规定: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和区、县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根据震害预测结果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会同发展计划、经济、规划、财政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防震减灾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本地震避难场所规划纲要是防震减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条例规定:地震应急工作实行政府领导、统一管理和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
  (三)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要结合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建设,规划设置必需的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配备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
  (四)《陕西省防震减灾条例
  (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和建设的意见(陕政发〔2008〕50号 )
  (六)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
  总体规划提出:西安市是国家重点设防城市。要不断完善防震减灾和地质灾害减灾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以及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七)西安市防震减灾规划(2006年-2020年)
  按照:夯实防御基础,提高应急能力,增强减灾实效的方针,到2020年,西安市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防震减灾能力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八)西安市“十一五”、“十二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九)GB 21734-2008《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2008年5月7日发布,2008年12月1日实施。
  四、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平灾相结合”的方针,不断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为在灾害发生时能有效减轻灾害损失;进行避灾疏散;防灾应急预案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实现“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目标。
  (二)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切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利益为准绳,充分考虑市民居住环境和建筑情况,以及附近可用作避难场所用地的实际条件,努力为其创造必要的应急疏散场所。
  2.就近布局的原则
  规划坚持就近原则,尽可能在居住区、学校、大型公建等人群聚集的地区多安排应急避难场所用地(公园绿地、小绿地等),使市民可就近及时疏散,开发的同时并注重避难场所的控制。
  3.安全性原则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