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人民政府印发汕尾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通知
(汕府〔2010〕6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汕尾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环保局反映。
汕尾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七日
汕尾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8-2020年)
前言
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环境保护摆上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则明确提出“两带、三区”发展战略,在发展空间上划分为“珠三角城市群、粤东粤西沿海经济带、粤北山区”,汕尾市属于粤东沿海经济带,新一轮的产业发展定位为汕尾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汕尾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抢抓新机遇,推进新跨越,共建新汕尾,努力打造活力汕尾、人文汕尾、和谐汕尾、清新汕尾”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强化工业主体地位,贯彻落实“三基地,三经济带”战略方针,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除了面临资金、用地等方面的制约外,更突出的瓶颈问题之一就是环境约束问题。随着汕尾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珠三角产业向山区转移加速,区域环境保护压力也持续增加,迫切需要编制《汕尾市环境保护规划》,全面把握汕尾市环境现状,优化环境功能分区,明确区域环境承载力(或环境容量)及其空间分布,引导经济社会合理布局,发展低碳经济,以适应新时期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汕尾经济,统筹安排落实汕尾市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
为了适应汕尾市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落实省人大和省环保局的有关决议,保障汕尾市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决定开展《汕尾市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作为2008年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通过加强环境规划和有序保护,改善全市环境质量,优化资源配置,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提升各地生态文明水平。将汕尾市建设成为区域性综合服务功能较强的现代化港口城市,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良和具有侨乡特色的园林滨海城市、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目录
一、现状与挑战
(一)区域发展现状
(二)环保基础和存在的问题
1. 环保基础
2. 存在问题
(三)未来形势与压力
1. 经济社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环境压力加大
2. 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持续增长,节能减排任务较重
3. 环保投入和环境监管能力有待于加强
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规划时限
(四)规划目标
1. 总体目标
2. 阶段目标
三、生态与环境保护战略任务
(一)分区控制,优化产业布局
1.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优化与调整
2. 三区控制和管理
(二)环境引导,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1. 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分析
2. 传统产业的生态化及主导生态产业
3.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三)注重落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1. 生态保护与建设
2.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3. 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恢复
4. 海洋环境保护
5. 大气环境污染防治
6.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
7. 声环境污染防治
8. 核与辐射污染防治
9. 生态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四、重点工程建设
(一)重点工程及投资预算
(二)可达性分析
1. 技术可达性分析
2. 经济可达性分析
3. 政策可达性分析
五、保障体系
(一)组织保障
1. 成立规划实施指导小组,保证规划的有序实施
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环境保护规划的认识
3. 严格执法,确保环境保护规划实施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二)政策与机制保障
1. 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
2. 建立目标责任制,理顺管理体制
3. 加强环境法制,严格责任追究
(三)资金支撑
1. 拓宽融资渠道
2. 积极公共财政支持
3.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市场化
4. 加强环境资金的监管
(四)科技支撑
(五)规划的回顾评价与修订
一、现状与挑战
汕尾市地处粤东沿海,地势北高南低,南濒南海的红海湾和碣石湾;北接河源市,与紫金县相连;东邻揭阳市,同惠来县交界;西靠惠州市,跟惠东县接壤。具体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4°54′至116°13′24",北纬22°37′40"至23°38′35"之间。全市辖汕尾市区、海丰县、陆丰市、陆河县、红海湾开发区、华侨管理区等3区、2县、1市,陆域总面积5271km2,占全省总面积2.98%;大陆沿海岸线长455.2km(不含岛岸线),全市沿海200m等深线内属该市所辖,海洋国土面积2.39万km2,占全省海洋国土面积的14%。另外,水陆交通便利,广汕公路横贯境内,市区距广州市316.5公里、汕头市207公里、深圳市224公里;海运四通八达,往返快捷,汕尾港距香港仅81里,往广州、汕头、厦门港也十分方便,成为粤西与粤东、香港与内地之间经济联系的重要纽带。
(一)区域发展现状
汕尾市紧紧围绕“抢抓新机遇,推进新跨越,共建新汕尾,努力打造活力汕尾、人文汕尾、和谐汕尾、清新汕尾”的奋斗目标,贯彻落实“三基地,三经济带”战略方针,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快速增长,2007年,完成生产总值295.43亿元,比2006年增长17.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43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29.91亿元,增长22.9%,第三产业增加值104.09亿元,增长16.7%,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省地级市以上排第6位。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逐渐优化,由2006年的22.6 ∶ 42.5 ∶ 34.9调整为20.8 ∶ 44.0 ∶ 35.2。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加大,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三产稳定发展,一些新兴服务业发展较快,运输、邮电业和批发贸易、旅游、餐饮业、住房消费等发展势头较好。
近年来汕尾市建设了不少重点工业项目,云集了国内外知名企业。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向整个珠三角地区产业辐射。工业逐步走上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路子。20年以来,汕尾的工业从小作坊走出来,一步步向现代企业靠近,发展成一批实力雄厚的高科技企业,并形成一个个产业基地。目前,全市形成了以电子、家俱、饮料、服装、制鞋、化工、工艺等多种行业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
(二)环保基础和存在的问题
1. 环保基础
“十五”期间,汕尾市环保工作以改善生态和环境质量,保障人群身体健康为核心,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强化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健全法制,加强部门自身能力建设,依法管理环境;加强综合协调和分类管理,促进建立生态工业体系,提高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积极参与地区间的环境保护合作,全面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努力实现工业污染控制
积极推行总量控制制度,努力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认真实施污染物削减计划,加大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监管力度,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控制在省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之内。同时,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不断完善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发放管理制度,努力控制新污染。
(2)政府环保目标任期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
“十五”时期,汕尾市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开展“绿化、美化、净化”建设,治理城市的“脏、乱、差”。包括取缔噪声和尾气扰民严重的载客机动三轮车,整治重点河、湖,创建烟尘控制区和噪声达标区等,努力改善城市的环境,有力推动了政府环保目标任期责任制的落实。
(3)环保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提升
从2005开始,将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地方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等重点环保工程项目纳入考核;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印发了《汕尾市治污保洁工程实施方案》,把重点项目的建设任务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各职能部门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扎实开展工作。目前,全市21个工程项目中有17个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市区生活污水处理厂首期主体工程已完成70%,奎山河综合整治工程已全面完成,大伯坑垃圾填埋场无害化改造工程进展顺利;陆河县螺河综合整治工程一标段工程已完成;海丰县垃圾处理焚烧厂土建工程基本完成;东河、螺河、龙津河、榕江陆河段、公平水库和品清湖为重点的水污染治理计划的落实及在建工程的进度已全面推进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