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积极开展艾滋病疫情监测检测工作。监狱、劳教系统近年来配合地方卫生防疫部门对40余万罪犯和劳教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累计发现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者5252人。6个省市的监狱局、劳教局建立了自己的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对监所内艾滋病流行情况进行监测和检测。
(五)对高危人员进行行为干预。对罪犯、劳教人员中的涉毒、吸毒和性乱人员进行安全性行为和减少吸毒危害的预防教育。少数监所试点性地开展了同伴教育和对高危人员的行为干预。一些省市的戒毒劳教所重点对吸毒劳教人员进行心理和行为矫治。四川、广东的监狱局、劳教局积极探索对监所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管理办法。
二、对已采取应对措施的效果评价
(一)总体评价。监狱、劳教系统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基本抓住了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各项措施取得了初步效果。目前尚未发现有艾滋病在监所内大面积传播的现象,未发生因艾滋病严重影响监所正常监管秩序和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的情况。
(二)效果。
1.部分省市通过对干警的培训,使干警实现了两个转变:即由谈“艾”色变到能够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由不知如何保护自己到能够正确认识普遍防护原则。
2.监狱、劳教所利用高危人员集中的有利条件,与社会资源相结合,对罪犯、劳教人员进行普及性宣传教育,深受罪犯劳教人员的欢迎。通过教育增强了罪犯、劳教人员善待自己,关爱他人的意识,一些地方罪犯、劳教人员共用牙刷、剃须刀和混穿内衣现象明显减少。
3.监狱、劳教所艾滋病防治能力有所提高,一些监所的卫生机构增加了相关设备,培训了部分专业医务人员,少数地区的监管机构能够为高危人员提供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能够提供一定咨询和保健服务,监所医疗专业技术水平有所提高。
三、需要改进的方面
(一)监所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有待加强。一些监狱、劳教所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仍存在不足,没有成为日常性的宣传教育,只是在世界艾滋病日等特定的日期集中进行宣传教育,也未列入罪犯、劳教人员出、入监所教育。
(二)建立和完善监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相关政策和制度。监狱、劳教所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管理问题是监所执行工作中的新问题,目前尚缺乏有效和可操作的制度、办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
(三)监所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加强与地方卫生防疫部门的联系和协作,争取支持和帮助,积极参与地方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掌握本地疫情和流行趋势。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配合,共同做好对罪犯、劳教人员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管理的衔接工作。
(四)开展国内监所艾滋病传播状况的应用性研究。国内目前对监所内性行为、监所内艾滋病的传播等领域的研究还是空白,开展和加强对这些领域的研究,为监所内艾滋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尽快建立艾滋病防治职业风险保障机制。监狱、劳教所在对医务人员和干警加大培训工作力度的同时,也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建立艾滋病防治职业风险保障机制,以保障医务人员和干警的健康和安全。
第三部分 规划制定
一、指导原则
(一)司法部艾滋病防治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必须贯彻落实《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
传染病防治法》等国家有关艾滋病防治的法律、法规。
(二)监所艾滋病防治工作应体现监狱和劳动教养工作的基本方针,应与戒毒、其他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相结合;既注重监所内的预防与控制,也注重监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效果。
(三)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在控制上以预防为主,在预防上以教育为主,在实施上以经常为主,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加强应用性研究,探索有效的监所内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方法。
二、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