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权力运行的脱节与中国政治信任的现状分析

  

  在信息的透明性方面,我们发现:民众渴望能够得到更公正、更公开的信息。尽管民众明白,政府并不会公布所有信息,但是民众仍然希望自己的知情权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如表10所示,我们发现民众对政府垄断信息,拒绝向民众公布信息的赞同度在均值上表现逐渐减少,而标准差则逐渐扩大。这意味着,民众对这种行为的不满逐渐增加,并且以意见的集中度逐渐提高。民众渴望政府能够公开信息,增强信息的透明度。
  


  

  在政府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这个问题上实际上也反映了“权力运行的中断”现象。在对政府信息真实性的测量中,我们发现,民众会更加关心与自己生活更加密切的信息,而自己所经历的事情给自己所带来的感受并不会被官方媒体的舆论宣传所扭曲,“假的终究是假的,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民众的需求、偏好以及反馈性情感虽然无法通过有效途径得到充分的了解以及应对,但是,外界的舆论却也无法扭曲这种真实的反思。对于政府信息的透明性,在一个权力运行出现断层的社会中,民众由于处于一种被动消极的地位,他们并不能给权力当局带来更多的反馈,即便克服来在体制内、外的压力,向上层进行反馈,上层的博弈法则与此也存在诸多的矛盾与冲突。民众被封闭与体制内的独享信息之外,政府的诸多信息对于底层民众而言存在着太大的排他性。我们将符合这种情况的底层民众称之为“理性的被知道者”。


  

  (五)官员印象与“公仆的背叛”


  

  通过对官员个人的道德、能力以及官场氛围的测量,我们得到这个表11的结果:89%的受调查者对官员不满意,9.4%的民众对官员处于“弱度满意”状态,1.3%的受调查者对官员处于“中度满意”状态,只有0.3%的民众对官员具有强度满意的印象。这是一个惊人的数据,这就是“人民的公仆”在底层民众心目中所留下的印象。
  


  

  具体分析造成这种糟糕印象的因素,我们需要分析民众对各项问题的答案。我们发现受调查者对前五道题的赞同度的均值呈递减趋势,标准差则递增。而这五个问题则是对官员个人的道德层次和能力水平进行的测量,并且这几个说法对官员自身的要求逐渐严格,也就是说官员的道德和能力并不能随着民众对其要求强度的增加而提高,相反民众期望他们的公平、正义、清廉等基本品质,官员都无法充分达到民众对他们的预期。在这些方面,社会底层民众几乎是一致认为,官员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但是令我们感到惊讶的是,后面三道题的均值得分明显小于前面五道题的得分,而后面三道题则是对官场整体氛围的测量。测量结果发现,民众对官场整体风气的满意度甚至都小于对个体官员的道德和能力期望。这表明造成民众对官员糟糕印象的原因虽然在直观上是由官员自身的道德层次和能力水平决定的,但是更深刻的原因在于官场风气不正,使民众深恶痛绝。见表12:
  
  


  

  民众对官员糟糕的印象也反映了“权力运行的中断”这一现象。正是由于官员在民众间糟糕的印象以及恶劣的影响,使得底层民众在心理上产生了对官员的厌恶与畏惧。若非迫不得以,他们绝不通过与官员的互动来反映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而官员作为基本上不受底层民众控制和制约的权力享有者,通常不会主动到基层去了解情况,帮民众解决与自己切身相关的问题。这种畸形的官民互动模式严重加重了现实权力运行过程中的中断现象:权力的享有者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公权力的责任与伦理,忘却了民众的利益和需求,公权力在不受监督与制约的情况下成为个体谋求私利的工具。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公仆的背叛”。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