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民国时期的“法学权威”——一个知识社会学的微观分析


10 见兰博尔(Wilfrid Rumble)《导论》(‘Introduction’, in John Austin, The Province of Jurisprudence Determined (Wilfrid Rumble e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pp. vii, xx-xxii, xxxiii。

11 见鲍那尔《狄骥的著作及其学说》(同注1引书,第113页)。

12 见施塔姆勒《现代法学之根本趋势》(张季忻译,陈灵海堪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8-89页。

13 The Progress of Continental Law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y various author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4 见方孝岳《序》(方孝岳编译、陶孟和校《大陆近代法律思想小史》上编、下编,曾尔恕、陈敬刚勘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80页)。

15 丘汉平:《丘汉平法学文集》,洪佳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0页。

16 张季忻:《译者序》,同注12引书,第3页。

17 见氏著《序言》和《导论》(‘preface’ and ‘introduction’),同注13引书。

18 何世祯:《近代法律哲学之派别和趋势》,同注1引书,第46页。

19 参见氏著《〈拿破仑法典〉及其影响》(同注1引书,第145页)。

20 见同注14引书,第9、80页。

21 同注15引书,第283-284页。

22 同注14引书,第79页。

23 后者例子,参阅陈任生《从个人法到社会法——法律哲学的新动向》(《东方杂志》第30卷第5号,1933年)、丁元普《法学思潮之展望》(《法轨》第1卷第2期,1934年)、黄右昌《现代法律的分类之我见》(《中华法学杂志》第2卷第8期,1931年)等论文提到的西方法学人物及其理论。

24 例子,见霍迈斯(Hendrik Hommes)《法哲学史的主要趋势》(Major Trends in the History of Legal Philosophy. Oxford: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 1979),pp. 185-208。

25 同注16引书,第3页。

26 同注12引书,第138、150-151页。

27 吴经熊:《序言》(‘Preface’, in John C.H. Wu (ed.), Juridical Essays and Studies. Shanghai: Commercial Press, Limited, 1928),p. xi。

28 见吴经熊《超越东西方》(周伟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09页。

29 霍姆斯对吴的回应,见氏著《致吴博士》(Justice Holmes to Doctor Wu: an intimate correspondence, 1921-1932. New York: Central Book Co., 1947)。庞德对吴的回应,见同注28引书,第139页以下。卡多佐曾表达了对吴经熊观念的赞赏,见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董炯、彭冰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第26-27页。施塔姆勒的回应参见下文及氏著《论法哲学的问题与方法》‘On the Question and Method of Juristic Philosophy’, in John C.H. Wu (ed.), Juridical Essays and Studies),pp. 245-259。

30 同注12引书,第152页。

31 端木恺:《中国新分析派法学简述》,同注1引书,第232页。

32 《译书汇编发行之趣意》,《译书汇编》第2年第1期,1902年。

33 朱显祯:《德国历史法学派之学说及其批判》,何勤华、李秀清编《民国法学论文精萃·基础法律篇》,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585页。

34 马军:《“西文汉学旧籍”简介(二)》,《史林》2001年第3期,第110页。

35 同注28引书,第115页。

36 见孙渠《续中国新分析派法学简述》(同注1引书,第252页)。

37 同注31。

38 见何世祯《近代法律哲学之派别和趋势》(同注1引书,第41页以下)。

39 同注31引文。

40 见丘汉平《舒丹木拉法律哲学述要》(同注15引书,第170页)。

41 见同注28引书,第138页。

42 张君劢:《法律的基本概念·序》,同注33引书,第28页。

43 见氏著《法律的三度论》(‘The Three Dimensions of Law’),同注27引书,pp. 4-5。

44 蔡枢衡:《中国法学与及法学教育》,许章润主编《清华法学》(第四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45 例如,卡多佐曾表达了希望自己的观点和吴经熊的观点是一致的,并且以此为荣,见同注29引书,第26页。

46 见丁元普文(同注23引文)、陈启修《护法及弄法之法理学的意义》,同注33引书,第231页。

47 以上资料见霍夫里齐(Michael Hoeflich)《萨维尼及英美信徒》(‘Savigny and his Anglo-American Disciple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37 (1989)),pp. 19-28。

48 见詹姆斯(Henry James)《W·W·斯托里及其朋友》(William Wetmore Story and His Friends: from letters, diaries, and recollections. London: W. Blackwood and Sons, 1903),pp. 215-216。

49 见同注47引书,p. 24。

50 奥斯丁(John Austin):《法理学讲演录》(Lectures on Jurisprudence (edited and revised by Robert Campbell), 5th ed.. London: J. Murray, 1885, vol. 2),pp. 666-667。

51 转引自雷曼(Mathias Reimann)《历史学派反对法典编纂》(‘The Historical School Against Codification: Savigny, Carter and the Defeat of the New York Civil Cod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37 (1989)),p. 103。

52 见凯格尔(Gerhard Kegel)《斯托里和萨维尼》(‘Story and Savigny’.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37 (1989)),pp. 40-43。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