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说,知识资源的稀缺,需要通过知识界、学术界和政策咨询机构的改革与积累等途径解决,它最终体现在知识界能够提供多少“最有用的知识”。财政能力的提高需要时间,需要靠发展来满足,“僧多粥少”的局面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变的。组织资源的充足,需要体制和制度上的改革,需要一套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需要改变官场和社会行动中的原有的“潜规则”,以高度透明和可预测的行为准则支配人们的行为,需要一支有职业忠诚精神和良好管理水平的官员队伍和相关人力资源。这可能也是短期内人们最难乐观的。
第三、在法律改革与社会治理之间寻求平衡的政策思路,要求一种更为理想的改革环境,而中国社会转型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却是非理想化的。比如,国际压力的普遍存在,国内制度缺失或扭曲下的人们要求改革的呼声,以及中国实现赶超发展目标本身的时间性要求,都使得一种从容宽松的改革环境难以存在。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加快改革,不得不在社会资源支持相对不足的条件下启动改革,不得不在难以处理好制度改革与社会治理的关系的情况下进行改革。
总之,法律改革与社会治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往往由于各自性质的不同而显出复杂性。法律改革首先是制度层面的东西,是主观决策和知识设计的产物,往往又是知识精英与决策集团的“合意”产物,而社会治理却是生活层面的,现实性的,直接受制于物质生活的过程。法律改革的设计往往具有现实的超越性。这种超越性既可能适当合理地超越社会现实,并对社会生活起到引导作用,也可能因过度脱离社会现实而归于失败。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后发现代化国家如何驾驭社会转型的复杂性问题,已经成了现代化理论研究的重要焦点之一。如果说,早期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特别如英国等)给后人留下了的印象,是自发演进与苦难,那么在后发现代化国家中,由于社会转型开始成为一种自觉追求的政策目标,由于人为设计改革的因素增多,改革设计与实施效果的背离就成了一种普遍性的国际现象。在中国前30年的改革中,许多当时看来是相对成熟的改革治理方案,在事后看来,却经常是不成熟的和缺乏智慧的。当前,中国仍处于社会转型的艰难时刻,如何建构和谐的法律秩序,如何驾驭社会转型进程的复杂性,如何在治理资源不足和改革压力增大的条件下确定合理的的行动方案,需要的是实践的智慧。
【注释】 (1) 库兹涅茨曲线经常被简称为“倒U曲线”,但两者之间仍有区别。库兹涅茨曲线一般即指工业化进程中的分配差距曲线,而“倒U曲线”则广泛运用于许多问题及领域。比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指工业化进程中环境先随经济发展而恶化,又随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而得到治理下降。再比如,人们发现学习动机(求胜动机)与成绩之间也存在一种“倒U型曲线”的关系,即过弱与过强的动机都对学习效果有不利影响,这就是叶克斯——多德森(yerkers-dodsou)定律,也叫心理学上的“倒U曲线理论”。 (2)Kuznets, S.(1955),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45。No.1,March. 转引自陈宗胜、周云波:《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 http://ces.nankai.edu.cn/ziliao/chenzongsheng/income%20and%20dist/1.doc (3) 对库兹涅茨曲线的争议及对中国当前社会状况的适用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存在。这里有两种情况,一个情况是,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是否是普遍性的。有些经济学家赞同这一理论,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在他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中,得出了与库兹涅茨一致的看法。但也有一些经济学家在研究分析中发现了许多倒U 假说的反例。最典型的例子是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过程。在工业化初期,它们的收入不平等程度都有所改进而不是恶化,其中台湾地区的情况特别突出。从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的经济迅速增长,人均GD P从1964年的500美元上升到1974年的1000多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6.6%,而收入不平等现象却在不断改善,基尼系数从1953年的0.57下降到1972年的0.29。参见丁任重,陈志舟,顾文军:《“倒U假说”与我国转型期收入差距》,《经济学家》2003年第6期。库兹涅茨曲线“失录”的另一种情况是,在拉美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由于社会结构性矛盾迟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在长达一个多世纪里的时间里,社会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状况长期处于高位,甚至出现更加恶化的局面。 另一个问题是,在当前的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发现,由于知识经济的出现,西方某些国家开始进入一种新的“倒U曲线”状态,即知识经济把已经趋于平均化的社会收入差距重新拉大了。比如,日、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后期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也没有象“倒U假说”所说的那样逐渐缩小,相反却出现了扩大趋势。参见纪玉山:《库兹涅茨倒U 理论质疑》,《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3期。 (4)江时学:《拉美化”是个伪命题》,《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8月13日 。张红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平抑机制: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增长与政府行为选择》,光明网。 (5)陈磊、贾葭:《中国公安在犯罪高峰下负重前行》,《瞭望东方周刊》2005年3月24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3/24/content_2738488.htm)。 (6)袁铁成:《中国正进入风险社会 应对风险机制不健全》,《中国青年报》2004年7月20日。 (7)2004年上半年,国内较权威的《瞭望》新闻周刊、《中国青年报》和《半月谈》等新闻媒体均对中国即将进入风险社会的问题做了分析报道。 (8)许雨青(编辑):《国家发改委预测中国十大风险 就业问题排在第一》,《法制晚报》2004年9月1日。 (9)褚婷婷:《有关人士指出中国已跨入收入不平等国家行列》,中国新闻网,2002-05-13 (10)爱玲(编辑):《社会学家解读“和谐社会”》,《金陵瞭望》2004年11月23日(http://www.njnews.cn/m/ca558486.htm)。 (11)马轶群(编辑):《“和谐社会”成社会共识别 我国走进后GDP时代》,市场报,2005年3月9日,转自新华网。 (12)刘长城:《经济发展与犯罪峰值关联性初探》,中国经济快讯周刊 2001年 第四十七期。 (13)杯翔:《中国当代犯罪与控制战略研究》,《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14)于建嵘:《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冲突--对当代工农维权抗争活动的观察和分析》,来源:三农中国网 (15)于建嵘:《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冲突--对当代工农维权抗争活动的观察和分析》,来源:三农中国网(www.snzg.cn)。 (16)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各类执法机关经费严重不足。人们注意到,在上世纪90年代,许多地区的公安机关都存在警察自己收钱(罚款)养活自己的情况。公安部人事训练局一位副局长在做客新华网时,面对网友“又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的提问,曾经很坦率地说:“现在基本上是没有‘草’,公安机关的经费特别紧张,特别是到中西部以后(地区),没有保障。”一位公安部官员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举了湖北赤壁市例子,该市的财政收入一年实际是1.7亿元人民币,而该市的公务员为2万多人,一人一年的工资需要1万,光是财政工资,赤壁每年便会出现3000万的资金缺口,基本上谈不上公安建设。面对经费缺乏,“自办警务”便成了中国特色。财政带来的缺口只能由罚款来补充,当地第一罚款大户是交警,一年罚款800万。据说,该地区的情况到了2004年初步有了改善。陈磊、贾葭:《中国公安在犯罪高峰下负重前行》,《瞭望东方周刊》2005年3月24日。 (17) 《京华时报》相关文章,转自:http://www.zjol.com.cn。 (18)杨眉(记者):《我国行政成本全世界最高 国家主席带头压缩》,《财经时报》 2003年06月08日。 (19) 北方网:http://economy.enorth.com.cn/system/2001/03/13/000019712.shtml。 (20)仪式化冲突或仪式化格斗,原是社会生物学里的一个术语。原意是表达生物个体间的冲突,并不都是殊死搏斗性的,而经常是借助恐吓的姿态、声音、表情等非格斗的手段进行,并以此确定相互间的胜负。参见(德)克劳斯•伊梅尔曼:《行为学导论》中译本,马祖礼等译,南开大学出版社,第160页。本文借用此术语,是表达立法阶段的利益冲突,特别是在立法机关内部进行的利益表达冲突,是以法定手段进行的,如投票,发表不同意见等等。 (21) 在正面具体回答中国“为什么会出现有法律无秩序”问题之前,之所以有必要讨论法律制度与法律秩序的区别这样一个看似一般化的法学背景知识问题,是因为在目前国内的法学教科书中依然看不到类似的理论常识,相比之下,目前的法学理论好象更重视制度规则层面的内容,而非视秩序和法律生活层面的内容。 (22) 这方面的批评,以苏力为代表。参见苏力:《变法,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外法学》1995年第5期。 (23)在国际上,卫生和教育资源的分配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资源分配的公正状况的两个重要指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在191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医疗资源分配公正指数排在第188位,是世界上公共卫生资源分配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全国仅占30%人口的城市却拥有80%的卫生资源。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特别是一些穷乡僻壤的偏辟地区,缺医少药等问题仍相当突出。参见:潘捷军《从科学发展观看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新华网浙江频道,2004-04-22 15:32:53。教育资源的分配情况也大致如此,参见张远昌:《中国教育的真实状况》,以及《外交部评论托马舍夫斯基对中国教育政策的批评》(新闻稿),http://home.donews.com/donews/author/1/17351/,中新网,2003年09月23日 1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