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台湾对大陆和东盟国家投资研究——政府政策与厂商行为角度的二重分析

   一是邓宁(Dunning)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内含的区位要素。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主要说明了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方式选择,认为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及区位优势的时候才可以选择对外A接投资,若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及内部化优势则可选择许可贸易方式,若仅具备所有权优势则只能选择出[J方式。但在邓宁基本理论的框架下仍隐含着重要的区位思想,他的理论把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分为:
   第一,市场因素,主要为市场规模、市场增长、市场的格局及顾客的类型。
   第二,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壁垒及国外消费者对本国产品的心理距离等。
   第三,区位成本因素,主要包括原料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等。
   第四,投资环境,包括涉及外国投资的政策法规的优惠程度,关于外国直接投资政策的稳定性及金融货币的稳定性等。2000年,邓宁又在“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发表了“The Eclectic Paradigm as an Envelope for Economic and Business Theories Of MNEs’Activity”一文,对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及补充。
   二是以克拉维斯(Kravis)、弗里德曼(Friedman et al.)、凯夫斯(Caves)及部分北欧学者为代表的市场学派理论。该类理论十分强调市场的接近性、市场规模及增长潜力以及所谓的心理距离对跨国公司投资区位的影响,认为接近市场就意味着低的运输成本、低的信息搜寻成本,较大的市场规模和快速增长的市场潜力,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据Kravis等(1982)的研究,东道国劳动力成本对美国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出口有着负的影响,因而也影响其空间布局。Caves等人把试图把交易成本引入FDI的区位分析中,但由于概念过于抽象没有得到太有价值的东西。而北欧学者认为与实体距离对应的为心理距离(Psychic Distance),所谓心理距离是指“妨碍或干扰企业与市场之间信息流动的因素,包括语言、文化、政治体系、教育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等。心理距离的远近意味着企业克服障碍成本的高低,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一般遵循心理距离由近到远的原则。例如,瑞典的跨国公司总是把其周围的丹麦、挪威、芬兰作为海外经营的首选目标。
   三是以安哥多(Agodo)、贝尔德伯斯(Belderbos)、奥克荷姆(Oxelheil)以及中国学者鲁明泓等为代表的制度学派理论,该理论着重分析了东道国政治、经济、法律甚至转型体制对吸引FDI的影响。
   例如,Agodo(1978)发现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与地方政府发展规划创造出来的有组织的经济环境紧密相关;Belderbos(2003)研究了东道国反倾销政策对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影响,认为通过反倾销可以吸引更多的FDI,但一旦东道国取消了反倾销措施,直接投资中的成本因素又将上升。奥克荷姆等(2001)强调了金融制度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影响,认为股票、债券的发行上市制度将影响到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的公司的相关成本、资本收益等。鲁明泓(1999)则以114个国家和地区为样本,探讨了影响FDI的四大类制度因素,即国际经济安排、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政府廉洁程度,认为经济的开放度及对外资的欢迎态度最为重要。
   四是以波特(Poter)、斯密斯与佛罗里达(SmithFlorida)、埃利森与格兰泽(EllisonGlaeser)为代表的集聚经济理论。他们认为集聚经济是由于经济活动与相关生产设施的区域集中而形成的正外部性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产业的空间集聚不仅会带来产业的自然优势而且会带来技术溢出等外在优势,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波特认为一个区域之所以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有吸引力,就在于它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熟练的劳动力,具有好的区域形象及大量的产业集中等。
   一些学者通过具体的实证研究证实了集聚经济对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影响,而Luger等(1985)、Braunerhielm等(1996)对瑞典的海外FDI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种效应的重要性,且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特别明显。
  由以上区位选择的文献中可以看出,若国家与区域之市场愈大、厂商集中程度愈密集、交通愈便利、自由贸易程度愈高、有普及的基础建设、相同语系及投资国与地主国之贸易活动越频繁等因素,将会提高多国籍企业跨国投资之意愿。
  (二)台湾厂商对大陆和东南亚国家投资的区位选择考察
  戴育祥(2000)以1988~1997年台湾“经济部”投审会历年核准对外投资数据整合横断面(国别)及时间序列,利用Conditional Logit Model(CML)实证分析台商对外投资分四大区位的特性及其对外投资区位选择之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就系数符号符合预期且显著的数目来看,以北美洲的表现最好,其次为欧洲区域、东南亚国家,亚洲已开发或新兴工业化国家则不理想。至于劳动成本方面,低廉的工资对赴大陆、东南亚及欧洲投资的台商较有吸引力;在资金成本方面,除税收竞争的亚洲国家外,低税率是吸引台商前往投资的一大因素;在市场要素方面,庞大消费市场潜在的商机也是台商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基础建设的良窳仅影响台商对北美洲投资意愿;而群聚效果则是影响台商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要素之一,但对于至亚洲已开发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投资的台商而言,群聚负效果是他们望而却步的。
  1999年,台湾“经济部”对对外投资台湾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的主题即是“为何对外投资?”调查显示,1996年跟1998年所做的调查没有很大的差异,前三大主要原因是“利用当地廉价之劳工”(65%)、“当地市场发展潜力大”(50%)以及“国内经营环境恶化”(36%)。但是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而言,重要性除了第一点“廉价劳动力”外,其它原因却各不相同。小型企业中,只有42%的厂商把“当地市场潜力”当成对外投资的原因,但是大型企业有高达66%认为这是重要的因素。而“国内环境恶化”的问题上,小型企业有41%认为这是出走的原因,但只有29.8%的大企业这么认为,对他们而言,反而“有效利用公司资本”(31.3%)更为重要。
  表3:对外投资之原因(复选)
   小型企业 中型企业 大型企业 总平均
  样本家数 764 158 342 1264
  
  利用廉价劳力 67.8 62.0 60.8 65.2
  当地市场潜力 42.8 54.4 65.8 50.5
  国内经营环境恶化 40.9 31.0 29.8 36.7
  配合国外客户要求 31.4 29.8 27.8 30.2
  跟随台湾客户投资 25.0 18.4 16.7 21.9
  有效利用公司资本 12.4 17.1 31.3 18.1
  当地取得土地容易 15.7 15.8 20.8 17.1
  原料供应方便便宜 17.3 17.7 16.4 17.1
  资料来源:台湾“经济部”统计处(1999:3,表2.1.1)。
  1、以大陆为主要投资地的台商投资行为分析
  (1)市场发展潜力大。过去几年大陆的经济成长非常强劲,也带动大陆本土的消费能力迅速提升。2001年,大陆加入WTO以后,更进一步开放境内市场,因此,外资不可避免地被大陆广大的市场所吸引。
  (2)土地取得容易。台商以制造能力见长,台湾岛内缺乏大面积与廉价的土地,台商外移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大陆的工业开发区,大多数涵盖载一个大开发区架构下,例如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等,而以工业使用为主的高新产业开发区面积大都在500公顷以上,并且价格远远比台湾低,而且当地政府为了吸引台商投资往往给予很大地价优惠。当地政府借着规模经济与土地使用的互补、互利,形成复合式且具有吸引力的生产环境。十分有利于台商的经营。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