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国知识产权法典》的规定来看,未注册商标中仅《巴黎公约》第六条之二意义上的驰名商标构成在先权利,可以对抗抢注。一般的未注册商标甚至“著名商标”都不能构成阻止他人注册的在先权利。但如果注册申请时欺骗了第三人的权利,或者违反了法定或约定的义务,则认为对该商标享有权利者可以向法院要求所有权。此项规定类似我国关于注册不当的规定,只不过比我们的规定更具体、更明确一些。
法国是实行注册原则比较彻底的国家之一,其法律传统的特点是追求一种形式合理性,讲究整齐划一,不太重视个别公平。对于因坚持申请在先原则而可能给使用在先者造成的实际损失,在法国人看来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英美法系的传统特点在于恰恰非常重视个别公平,他们反对绝对的形式主义,认为不能为了追求一种形式的完美而损害个别公平,并力图把社会的普遍正义与个别公平有机地结合起来。
追求形式上整齐划一的好处在于可以使一项法律制度具有较高的效率,但往往要以牺牲个别公平为代价。反之亦然。这就是说,效率与公平是一对此消彼长、既对立又统一的范畴。具体就商标确权制度而言,注册原则是富有效率的,但有损于公平;而使用原则以讲求公平见长,但缺乏效率。
效率与公平是任何时代的法律都必须予以权衡的价值取向,只不过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略有侧重而已。“注册原则”虽然能较好地满足人们对于效率的追求,但相对于“使用原则”而言缺乏公平,反之,“使用原则”能更好满足人们对于公平的期望,但相对于“注册原则”而言又缺乏效率。因此,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要想在效率与公平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就必须在“使用原则”与“注册原则”之间找到一个巧妙的结合点。
实际上,现在已经极少有国家实行绝对的使用原则或注册原则了,大多数国家和有关的商标公约都在力图使两种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美国被认为是实行使用原则的典型国家,其1946年的
商标法规定,在美国已使用在先而未放弃的商标,可以对抗他人将与该商标相同或近似且可能引起混淆、讹误或欺骗的标志抢先申请注册(第
二条)。但该
商标法又同时规定:商标注册人如果从注册之日起已连续五年在商业上使用该商标于其商品或服务上,并仍在继续使用,他对该商标的使用权即属无可争议(第
十五条)。这是对使用原则的一种合理限制,说明美国在商标确权方面采取的基本策略是:“以使用原则为主,以注册原则为必要补充”。
另一方面,实行绝对注册原则的国家也正在日益减少。例如,德国原本实行注册原则,21 1994年,德国对
商标法进行了全面修订,新
商标法将商标权分成两种:一是形式商标权,二是实质商标权。形式商标权系指由注册而取得之权利,亦即提出商标注册之申请后,由专利局审查其是否符合商标之构成,以及其是否有绝对不得注册事由,审查通过后专利局即将申请案公告,若三个月内无人提出异议,则即为商标之注册。实质商标权则不须经注册,只要一定之表征在特定交易范围内被当成是某项商标或服务之标记,而能与他人提提供之商品或服务相区别,即受到
商标法之保护,亦即此种权利系基于该表征因被使用,在交易上取得一定之价值与作用而受到保护。如果两种权利发生冲突,原则上以权利之发生时间先后作为判断谁应享有权利之标准。22 这一改变表明,德国商标法律界对商标确权机制的认识有了重大变化,因此在设计商标确权制度时采取了“以注册原则和使用原则有机结合”的方式,努力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寻求一个完美的结合点。
我国在坚持了16年注册主义以后,在重新修订《
商标法》时将面临多种选择:一是继续采用法国模式,坚持注册原则,并在此基础之上作进一步的完善;二是改用美国模式,以使用原则为主、以注册原则作为必要补充;三是《发展中国家商标、商号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示范法》中规定的模式,以注册原则为主,适当兼顾使用原则,意大利采取的模式与此类似;四是借用德国模式,把注册原则和使用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法国模式转而改用美国模式,变化太大,不仅制度上难以设计,而且观念上也不易被人接受。继续采用法国模式,不会触及原则性问题,但将难以满足近年来人们在“商标抢注”大讨论中激发出来的公平感。《示范法》模式、意大利模式和德国模式则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满足这种公平感,因为它们都对注册原则作出了一定的限制。
《示范法》第六条第(一)款第(2)项规定:“与第三者在该国用于相同或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的早已使用的尚未注册的商标相似,以致容易对公众引起误解的商标,而且申请人知道或者不可能不知道这种使用情况的”,不能进行有效注册。第(二)款又规定,在决定商标是否应予以承认时,可以考虑前款所提到的第三者的同意。这就是说,如果第三者同意,尚可以注册或使用,否则即不能注册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