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锦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健全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全面实施基础教育强县(市)区建设计划,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继续实施本科师范类毕业生农村从教计划,开展优秀教师送教下乡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水平。
  丰富校外与课外科学教育活动。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学生“创新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依托各类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社区科普活动等形式,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提高家长的科学素质,发挥家庭在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创建平安校园等活动,营造具有科学氛围的校园文化。
  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健全中小学学校科学教育与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中小学教育辅助机构等场所相衔接的有效机制,探索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科普教育共建共享工作机制。拓展社区教育功能,发挥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基地作用。
  发挥媒体科普作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用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1.主要任务
  推广普及科学技术。面向农民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保护耕地、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生态家园,安全生产、应对突发事件,倡导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农民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增强农民依靠科技增收发展的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培养农民科技致富能力。通过提高农民掌握和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展生产、增产增收致富的能力,并将普及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训农民10万人。
  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学会和适应现代科学文明生活,力争培训农民5万人,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2.保障措施
  完善农村科学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技推广部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村科普学校)等农民科技培训主渠道的作用,围绕《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大力开展面向农民的科学教育活动,全面提升我市农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
  多渠道开展农民科技培训。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分类实施设施农业科技培训工程,农业科技进家庭工程、农村青年百千万科技致富工程、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科普惠农示范工程)等,大力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培养农民致富能手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结合地方产业结构调整,针对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围绕农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清洁能源、农机维修等领域,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创业培训,提升农民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深入开展农村科普活动。通过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社会科学普及周、省和全国科普日、科普之冬等活动,宣传科技致富、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反对封建迷信、反对邪教、远离“黄赌毒”等科普知识,进一步完善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服务长效机制,建立科技文化“常下乡、常在乡”的长效服务机制。
  加强农村科普示范体系建设。继续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科技入户工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乡村清洁工程等惠农工程。着力推动“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完善科普惠农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区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乡(镇)、村等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专家、农村科普带头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等专业组织作用,积极开展科技培训、项目推广和技术应用等服务活动。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