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印发局属单位“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3、数据分析中心和共享平台。
  利用园科所研究人员集中,专业齐全,资料丰富等优势,积极开展数据分析整理等方面的研究,努力创建园林植物数据库、有害生物数据库、水生植被数据库、珍稀濒危植物数据库、园林植物基因数据库和城市绿地土壤数据库等,争取成为局相关数据的分析中心,使数据发挥应有的作用。实验数据分析中心与本部基本建设相配套,需添置仪器设备约200万元。
  4、绿化林业新优树种种质资源与种苗体系建设
  在制定专项规划立项的基础上,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建设,形成与上海绿化林业发展相配套的“绿化林业新优树种种质资源与种苗体系”。并以本所邬桥、老港、青松和本部为核心,新建、扩建和完善配套“引种和繁殖培育综合基地”建设项目。预计需基本建设和相关配套投入约2000万元。园科所将现有四大基地进行了明确的功能定位,具体如下:
  (1)所本部定位为科研成品成熟示范展示基地
  (2)青松基地定位为土壤介质植物营养监测深化研究基地
  (3)邬桥基地定位为木本花卉综合中试开发基地
  (4)老港基地定位为特殊困难立地绿化造林研究基地
  5、各类建设费用总计。
  各类基本建设和实验室及平台的建立,投入约需1.14亿元。
  三、保障措施
  (一)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十二五”时期,要围绕行业发展要求和园科所规划,切实转变人才工作观念,创新人才工作方法,按需引才,挖掘潜力,由引才向引智转变,由重数量向重素质转变,做好人才资源开发;创新用人机制,创新保障激励机制,优化人才环境,改善人才服务,坚持不惟学历、不惟资历、不惟身份,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标准;创造条件,用事业留人,搞好各类人才的选拔、推优、轮岗、输送、所内外流动;推进党校培养、院校深造、学术交流、岗位培训、挂职锻炼、“名师带教”、“结对子”等各种有效方式,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技能实用能力。努力造就一支具有高素质、真本领,能研究、会应用的管理、专业、技能人才队伍。
  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水平的提高。大胆使用青年人才,通过给课题、压任务、抓调研、送培训、对接转化应用与实践锻炼提高青年人才的思想素质、政治觉悟、科研水平、管理能力。关心青年人才的思想、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积极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各类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和创业环境。
  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通过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争上岗,不断深化制度改革,努力实现聘用制度的正常化、规范化。“十二五”期间,力争使正高级人员增加到8个,副高级增加到20个。
  (二)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综合实力
  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分配奖励激励机制、资金使用办法和固定与生物资产管理;改进科研管理方式,完善课题、科技成果转化、论文专利等管理办法;广泛开展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大与国内其他城市园林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交流合作力度;继续探索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合作开展研究的模式,建立仪器共享平台。提高本所研究能力和水平,提升本所实力与地位,扩大综合影响力。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十二五”发展规划(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是承担着行业绿化(林业)应用技术研究、应用技术指导与管理、技术推广与普及于一体的应用技术密集型单位,是绿化(林业)行业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的一支生力军。为更好地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及时研究和应用推广行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加快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特制定《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期间,指导站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本市“四个中心”建设目标,以上海绿化实现“四个转变”和召开“世博会”为契机,以技术集成创新为依托,不断夯实绿化行业发展基础;以构建技术推广服务平台为载体,不断推进上海绿化技术进步;以提高绿化质量为抓手,不断探索绿化长效管理的有效机制。站“五个应用技术中心”建设也初具雏形,为事业后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一)主要成就
  1、强化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十一五”期间,《菌根菌的引种》、《透气砖在古树名木上的应用探索》、《梳理剂在防治古白皮松流胶上的应用》、《古树的防腐补洞技术》、《防雷设施在上海古银杏上的应用》、《无损检测技术在古树名木上的应用推广》等多项研究成果得到积极应用推广。针对生境较为复杂的古树,如涉及房产开发、绿地建设等项目的古树,以示范点建设和实施保护技措项目等方式多角度对古树进行大力保护,十一五期间完成23处示范点建设和68处技措项目。制定了《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养护技术规程》(试行),并对全市古树专管员及网员(150余人)进行了培训推广。完成了GIS信息系统古树名木信息核查和全市1500余株古树名木、古树后续资源的测绘定位工作,为古树网格化管理奠定了基础。以“白玉兰杯”古树名木保护考核为抓手,以古树专管员网络为载体,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提高古树保护水平。
  2、以 “世博会”举办为契机,不断提升绿化管理水平
  围绕上海绿化“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绿化景观优化工作要求,指导站从落实人员和相关条件入手,全力推进了迎世博代甲方各项工作的运行和落实。推进绿地整治和景观优化工作,筛选季相、景观和谐的植物群落组合20组以上,创建了市级“春景秋色”示范点42处,组织创建了优美绿地景点39处、绿化景观道路25条,开展高架桥荫绿地试点近20处,筛选了适合上海城市特点的重点扩大应用的落叶阔叶树种30种,城市绿地景观持续得到改善。推进了迎世博600天应急储备项目的招投标、现场监管和配送工作,项目涉及新优特色乔灌木、开花灌木、草花、地被、垂直绿化等8个苗木储备、肥料、药剂、机械等方面,尤其是超常规管理的苗木质量监管工作,为上海世博会期间绿化景观优化和美化夯实了基础。启动了迎世博以来的绿化景观巡督查工作,完善了信息反馈、整改提升等工作推进机制,通过市区两级联动监管力度的加大,逐步减少了绿地失管失养现象,不断提升了本市绿化管理质量和水平。开展了世博保障应急演练和应急队伍建设,强化了世博绿化保障工作。
  针对城市绿化高效和科学管理的要求,以规范管理为抓手,绿化养护标准贯标试点57处,推广应用高空作业车、液压施肥机、扶正器等园林机械,推广应用树桩、盖板,完成对行道树修剪、剥芽、扶正、施肥等日常养护工作,不断完善街道绿地养护管理日常考核工作,探索绿化管理长效机制。以创建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园林式小区为推进群众绿化的主要抓手,积极开展立体绿化的技术推广工作。十一五期间,共指导创建花园单位299家;园林式小区98家。
  3、有害生物预警防控能力不断提升
  以适时动态监测和有效防控为目标,结合世博会生态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实施动态监测、技术推广、管理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在原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体系工作基础上,与局信息中心联合开发了“上海市绿化病虫害专业网格化监测管理系统”,实现了有害生物监测体系与城市专业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实现了数据的即时无线传输、监测点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后台分析管理等功能,为实施有害生物有效和长效管理奠定了基础。建立市级监测点60余个,区级监测点150余个,每年对20余种重点有害生物进行监测,收集分析数据30000余组,年编发预警体系信息20余期。加强世博期间悬铃木白粉病、悬铃木方翅网蝽以及煤污病等重要病虫害整治工作,确定了“监测预警无盲点、应急除治全覆盖,重点区域无为害、主要病虫不成灾”的工作目标,起到了良好的整治效果。通过课题研究、专项推广及技术引进,新的植保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高效低毒药剂、植物源药剂、生物制剂得到认可并广泛应用,灯诱、性诱应用面逐步上升。
  4、持续推进绿化行业技术培训与教育
  根据世博会各项培训和教育服务要求,通过举办世博知识、行业文明、实用技术、绿化规程等各类培训,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其中,开展世博知识、行业文明培训,举办367期,培训21872人;迎世博实用技术培训共举办8期,培训436人,内容涉及园艺技术、新优植物养护、园林机具应用等方面;开展绿化规程培训5期,培训290人,涉及绿化植物废弃物处理技术规范、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修编)、城市绿化设计规范、屋顶绿化技术规范等内容;做好绿化上岗工培训举办46期,培训2009人,开展培训的区县主要有青浦、奉贤、金山、闵行、静安、长宁、辰山植物园等单位;开展局延伸等日常培训共6类48项培训,培养19292人次。研究行业特点,剖析工作内容,不断规划和开发行业职业新工种。
  5、科技集成与应用能力不断增强
  “十一五”期间,指导站在局领导下,随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以服务行业、推进技术进步为目标,在行业应用技术研究、新技术新材料(实用)技术推广、标准化技术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不仅提升了科技集成能力,更加快了技术成果的应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项,市绿化局科技创新推广奖1项。
  技术集成研究以推进节约型绿化建设为核心,以提升行业技术水平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攻关和推广工作,边研究边实践,涌现了一批涉及生态、绿化营建、新优植物、养护、植保、古树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如《上海市古树名木生长评价及保护模式研究》、《绿地景观水体治理技术集成及其示范研究》、《节约化技术在城郊一体化生态建设中的应用》等。
  积极参与绿化行业标准的制定。五年来,承担了《行道树养护技术规程》(试行)、《上海绿化植物保护技术规程》(试行)、《屋顶绿化技术规范》(DB31/T493-2010)、《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养护技术规程》(试行)、《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技术规程》、《上海市绿荫停车场建设指导手册》、《上海园林绿化标准体系》、《绿墙技术指导手册》等10项标准、规程或技术手册的编制或修编工作。完成了《上海绿化养护作业机械化实施策略研究报告》、《上海绿化林业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体系建设研究》、《黄浦江主要流域植被调查及对策研究》、《推进上海节约型绿化林业研究思路与对策研究》、《上海园林绿化标准体系》(分为8个分体系)以及绿地网格化管理运行等行业标准化和咨询决策类课题研究工作,为行业发展献计献策,使技术集成研究成为了提升技术水平、优化绿化管理和为行业提供决策咨询支持的有效途径。
  加大技术推广与应用,提升绿地的景观及其综合效益。在深化行业难点应用技术研究的前提下,通过公共绿地、群众绿化、古树名木保护、植保等市级四大技术网络、“上海绿化技术与教育网”、《绿化技术与管理》和培训等平台,以组织绿化讲座、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突出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推广了11个涉及河水利用、废弃物处置、绿荫停车场、太阳能、生态铺装、植物配置、有害生物防治、土壤改良、水体治理、古树保护等实用技术。继续开展绿荫停车场生态效益评价、园林节水关键技术、节约型绿地生长要素及植物群落功能提升研究,推进了示范点建设。从节能、节水以及立体绿化等多方面推进节约型绿化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结合世博景观优化,继续推进“春景秋色”示范工程,提高新优植物品种的运用技术。建立景观道路、优美景点和“春景秋色”示范点数据库。以标准化工作推动绿化整治工作,如制定行道树盖板、立柱及固定架的标准,促进管理的规范化。
  开展学术研讨,搭建技术交流平台。组织了绿化局与法国多姆省工商会专业林业教育培训中心共同举办的“营造未来绿色城市主题交流研讨会”和“中法城市树木养护修剪演示与交流”活动,为国际技术交流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2008年起牵头组建了“长三角地区园林绿化养护技术与管理研讨会暨长三角协作网”,经过两年的交流与活动,不断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绿化部门间的技术交流。
  6、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单位管理效益和水平
  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2007年,加强职能部门建设,组建了“科技与信息管理科”,增强了信息化工作的人员配备,从组织上保证了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不断推进。强化制度建设,从网络用途、网络用户、网络设备和资源、网络的使用和运维、网络安全等方面,结合局规范化要求,修订了网络管理规定;制订了“3S”信息系统相关管理办法;建立了上报信息月度综合统计制度,并将统计结果作为季度目标考核工作的依据。加强网络设施建设,完成了园林职校的网络设施与电化教室的建设,更新站本部的网络设施,完成了局域网改造,注重网络建设适应管理模式变化的需求,单位内部流转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据局信息化和世博保障要求,完成内外网合并、视频会议系统建立和网路技术升级管理,完成“上海绿化技术与教育网”网站改版,结合业务需要完成了“植保信息管理系统”和“上海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治对策管理系统”等系统开发,配合局信息中心推动BizShare信息发布系统、OA系统、GIS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在本单位的应用,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人才结构更趋合理。“十一五”期间,我站共引进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共计9名,其中,硕士以上学历7名,拥有中级职称的5名。截至目前,我站拥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27名,高级职称9名。通过调整优化,人才队伍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基本合理。高层次、高技能及各类急需人才不足的状况明显改善,形成梯次合理、新老衔接、基本满足站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加快人才培养和岗位锻炼,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几年中,先后选派了8名人员参加风景园林、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教育,形成了良好的职后学习氛围;先后提拔了4名青年同志担任中层领导职务,优化了单位管理队伍的结构。人才培养取得明显成效,人人争做贡献、人人奋发成才的学习型单位初步形成,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新的提高,人才的全面发展提高到了新水平。
  (二)存在问题
  1、技术集成与推广能力还有待提高
  技术集成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尚需拓展,研究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技术集成研究还缺乏相应的绩效机制,技术集成研究的基础设施设备还很薄弱;新技术推广缺乏鼓励机制;技术推广交流面尚需进一步扩大;各种实用技术、课题成果转化为培训模块力度不够。
  2、破解行业管理难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绿化行业管理“重建轻养”现象依然存在,养护管理的人财物投入尚不足;绿化考核和巡查后的整改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社会绿地管理相对较弱仍需加大管理力度;涉及周边开发建设的古树保护难度较大;相关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
  3、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完善
  相关人才的实际需求与人才储备还存在差距,随着后世博城市管理要求的提高,站仍需加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力度,如学科领军人才、技术推广人才、技术集成研究人才、高技能人才、行政管理人才以及复合型技术与管理人才等。
  二、“十二五”发展形势分析
  “十二五”是我国落实节约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转型时期,也是上海依托世博会平台加快实现“四个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同时更是绿化行业推进“四个注重”和深化“四个转变”,加快推进绿化行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指导站如何适应城市管理和行业发展的需求,机遇与挑战并存。
  积极把握发展机遇。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动力的市十二五发展规划,为绿化行业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明确了新时期发展新理念;上海郊区新一轮发展为绿化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新机遇;发挥世博后续效应,为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正确认识挑战与困难。上海城市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对绿化的生态、景观、服务、人文等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行业管理推进机制尚需进一步优化;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推广应用尚需强化;技术领军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等需要加快培养。
  三、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低碳节约、生态节能为理念,注重科技创新,围绕“四个注重”即注重城乡一体绿化建设和管理、注重网络化和立体化发展方向、注重资源性和节约型绿化模式、注重法制化和规范化工作标准,提升绿化生态质量,拓展绿地综合功能,深入推进绿化发展“四个转变”的总体目标,探索行业管理长效机制,努力形成技术特色体系,不断提升行业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总体目标
  根据局十二五发展总体目标要求,我站十二五发展目标是:围绕“四个注重”和“四个转变”发展目标,以构建绿化行业技术人才高地为切入点,不断完善“五个中心”运行机制,夯实绿化行业发展基础,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升绿化技术综合竞争力和绿化行业管理水平,努力将站建设成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绿(林)地养护、行道树养护、古树保护、植物保护和技术培训推广于一体的新型绿化应用技术密集型单位。
  四、主要任务
  (一)强化管理,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
  根据局行业管理要求,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加强建设期上海古树名木保护的思路和措施,落实改善古树名木的基础设施、标牌标识、土壤营养等技术措施,提高保护的规范化水平;通过实施技术改造和示范点建设,进一步强化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力度;完善古树相关法规、规程及规范;开发、建设古树名木保护信息化管理系统并推广应用。“十二五”期间力争创建示范点15处、实施古树复壮技措100处、对所有濒危古树和100株衰弱古树实施抢救,并取得一定效果;创新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机制,实现本市古树名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绿地(行道树)结构,提升绿地质量和综合服务功能
  因地制宜地对植物配置不合理、群落不稳定、种植密度过高的绿地进行改造和调整,改良土壤理化结构,保持植物的生长势。启动中心城区林荫道建设工程,优化行道树品种结构,探索林荫道创建的养护措施,实现行道树道路林荫、资源循环、技术标准的目标,积极探索行道树、绿地“精准施肥”工作,不断提高行道树管理水平。发挥绿(林)地生态、景观、服务等综合功能,探索新农村建设中城乡一体化绿化建设相关技术,提高新优植物品种的运用技术。积极开展立体绿化技术研究,形成本市立体绿化技术与推广关键集成技术体系。
  优化绿化资源管理,建立公共绿地管理数据库,实施绿地分类分级管理。修订和推广养护管理标准和技术规程,落实检查考核和巡督查制度,落实绿化长效管理机制。改变养护作业方式,提高园林机械使用率和效率。构筑防台体系,完善绿化防风抢险体系。
  (三)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绿化有害生物防控水平
  继续推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理念,实现药剂减量化,加大对高效低毒化学药剂、生物制剂的筛选应用及推广。至十二五期末,基本杜绝使用高毒化学药剂,逐步提升无公害制剂的使用,使专业绿化单位无公害制剂使用量达70%以上。加强天敌防控的研究与应用,在林带、大型公园等生态条件较好的区域对食叶性害虫、蛀干性害虫等重点有害生物,加大对其优势天敌的筛选、人工扩繁等技术的研究,至十二五期末,基本实现在本市较为广泛的应用3~4种优势天敌,使生物防治技术得到初步应用。
  完善全市绿化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网络,优化监测点网络化布局,运用PDA等信息技术及时预警、有效监测、远程诊断、快速反应,确保成灾性、突发性、检疫性有害生物得到及时控制,至“十二五”期末,达到100个监测点。
  采取内部研究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新技术、新材料推广应用,加大天敌、生物制剂、高效低毒药剂的技术集成与推广,加大性信息素、灯光诱杀等新材料的应用力度。
  在监测预警的基础上,对检疫性、危险性及大面积发生的重大有害实行联防联治机制,初步建立联防联治协调小组、建立有效的技术及物资储备机制,增强应对重点有害生物及突发情况的反应能力。
  (四)统筹兼顾,确保绿化行业技能培训扎实推进
  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一线劳动生产者为主,落实职业培训政策,创新职业培训体制,创造和建立有利于职业发展的环境,整体有序推进行业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工作机制。
  围绕使园林职校成为提高局系统人才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和高技能人才的培训中心的目标,加大行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做好工种开发及教材编写,重点完成观赏动物饲养工、植保工、上树工、草坪工、盆景工、育苗工、假山工、种子种苗检验工、果树工等绿化行业内9工种职业标准制定、培训教材与鉴定方案的开发并开展培训,同时开展竞赛工种、行业内专项能力竞赛以及专项技术比武等途径拓展技能培训。做好社会化工种培训,重点开展《绿化工》各等级培训,完成《绿化工》(初、中、高级)教材修编,完善并启动行业内《绿化工》(一级/高级技能)培训。开展游艺机特种设备培训与考核,重点开展大型游乐设施初训与复训所需教材的编写,开发游艺机鉴定考核人机模拟。完善岗位、技能、特种设备等各类培训师资及考评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管理人员的教务管理素质与水平,完善教师管理办法,至十二五期末,教学管理人员争取达11~13人。加强各类培训、实训与鉴定考核基地的建设及硬件设备的投入,加强对教学视频的配置,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率。加强技师协会绿化分会工作,建立各工种技能研究小组,培养培训各工种高技能带头人。
  (五)以节约型绿化建设为核心,提升技术集成创新能力
  大力推进节约型绿化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推广适生植物和乡土植物,研究推广低维护植物群落,推进示范点建设,降低绿地建设与养护投入;转变植物引种目标和方式,开展高观赏型、环境修复型、健康保健型和特殊生境适应型植物的筛选和推广,满足提高绿地质量和功能需求;完善绿荫停车场技术规范和实施措施,推进绿荫停车场建设;继续推广绿地雨水收集、绿化废弃物处置、环保型生态铺装、太阳能等实用技术,推进节约型绿化的新技术应用。重点开展现有成熟理论和技术的组装集成,通过购置快速检测、便携式的相关仪器和设备,提升绿地养护指标快速检测能力和绿地景观质量的评价。
  积极参与绿化行业标准的制定,促进管理的规范化。参与《上海园林绿化标准体系》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和推广养护管理标准和技术规程;补充、完善古树名木相关法规、规程及规范;完善屋顶绿化技术规范,等等。开展咨询决策类课题研究工作,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
  采用技术引进与集成研究相结合等方式,通过古树、植保、公绿、群绿四大市级技术网络和“上海绿化技术与教育网”、《绿化技术与管理》杂志和培训等平台,加大技术集成推广。进一步扩大技术交流,完善长三角技术交流合作网络体系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深化人才队伍建设,夯实科学发展的组织基础
  抓好领导班子、党员队伍、干部队伍等三支主要队伍建设,通过培训、轮岗、岗位锻炼、引进等多种途径培养人才,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培育积极向上、爱岗敬业的人文氛围,注重绩效,建立人才激励和科技创新机制。
  (二)加强宣传,不断提高技术推广力度
  通过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形式,促进推进技术转化和推广,不断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加强宣传,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完善“上海市绿化教育与技术网”功能建设,其中包括植保、古树、行道树、公共绿地等各专业数据库开发、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开发、技术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等;继续开展政务信息化工作,提高内外网网络运行和资源共享效率。
  (三)强化以人为本服务意识,全面推进管理服务上新台阶
  强化以人为本服务意识,加强管理服务,不断提高管理效益;以目标考核为抓手,不断推进绩效管理建设;加强制度集成创新,推进制度规范化建设;加强党建工作和单位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六、十二五项目库
  根据“十二五”期间主要任务,形成工作推进项目库。主要如下:

序号

项目名称

序号

项目名称

1

绿地、行道树建设及养管技术

4

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防控

1.1

绿地结构优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功能提升示范工程

4.1

重点有害生物快速诊断

1.2

林荫道建设关键技术与示范工程

4.2

有害生物预警监测体系建设与管理

1.3

城乡一体化建设植物筛选与绿化技术

4.3

重点有害生物防控

1.4

绿化新优植物选育与配置技术

4.4

无公害技术推广应用

1.5

优良花境花坛材料选择与应用

5

绿化行业技能培训

1.6

绿化养护机械化工程

5.1

培训工种开发

1.7

公共绿地、行道树及绿地养管巡督查、监测评估

5.2

行业各类技术培训

2

节约型园林、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5.3

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点建设

2.1

立体绿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立体绿化建设示范工程

6

绿化信息化、标准化、网格化以及相关管理

2.2

绿荫停车场建设技术与示范工程

6.1

“上海市绿化教育与技术网”功能完善建设

2.3

绿化枯枝落叶循环利用示范工程

6.2

绿化技术宣传、推广交流

2.4

绿地土壤修复和营养技术

6.3

绿化技术规程、标准体系完善

3

古树名木保护技术

6.4

绿化管理动态数据平台建设

3.1

古树名木保护技措项目(含建设、复壮、抢救)

6.5

各类专业技术考核

3.2

古树名木保护示范点创建项目

6.6

绿化防台防汛抢险工作

3.3

古树名木保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建设

 

 

3.4

电子标识在古树名木上的应用推广

 

 

3.5

古树名木土壤检测及修复项目

 

 



上海市绿化林业工程管理事务站(上海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园林绿化分中心)“十二五”规划
市绿化林业工程管理事务站(上海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园林绿化分中心)

  上海市绿化林业工程管理事务站,于2009年由上海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站更名而来,与上海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园林绿化分中心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是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对本市园林绿化,以及林业工程建设市场进行事务性管理的事业单位,主要承担本市园林绿化和林业工程项目综合受理、招投标管理、安全和质量监督,以及园林绿化企业的资质动态管理和外省市园林绿化企业的进沪备案、电子诚信手册登记等事务性工作。在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的领导、各业务部门、各有关方面的关心、支持下,“十一五”期间,我站对本市的绿化、林业建设工程进行了较为有效和稳定的管理,促进了市场总体发展水平和工程质量的提高,推进了园林绿化企业的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住房和建设部与本市的有关规定,围绕绿化林业建设市场的特点,在综合受理、招投标、安全质量,以及市场主体行为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规范有序的运作,使工程项目进场交易量有所增加,由2005年的30.87亿元增加至2009年的43.09亿元,其中200万元以上的招投标项目在2009年达到了29.3亿元(见附表一),不仅在绿化林业工程项目下降的趋势下,使进场交易的业务量占市场的比例有所提高,还大大减少了绿化林业工程不进入市场进行幕后交易的不规范情况,促进了绿化林业建设市场的健康发展。
  “十一五”期间,对4538个总造价144.04亿元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进行了安全质量监督,其中仅2009年,受理监督了763个项目,总造价达29.67亿元(见附表二),保证了本市重点工程项目、实事工程项目、世博配套项目的绿化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十一五”期间,加强了园林绿化施工企业的资质动态监管,对取得相关资质的企业进行了服务和监管。根据建设部出台的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的新标准,配合主管部门对全市园林绿化企业重新审核确定其企业资质,取消了41家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据统计至2009年底,具有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的施工单位已达337家,其中一级企业24家、二级企业112家、三级企业201家。“十一五”期间,还处罚了几十起各类违规行为,开展了两次区县园林绿化市场专项检查和整治,使市场主体行为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保证了对园林绿化市场的有效监管。
  同时,在“十一五”期间,为了更好地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活动,扩大了招投标活动的评标场所,增添了部分设备,并通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增补了部分评标专家,扭转了一部分老专家由于年龄或身体关系退出评标队伍,专家数量不能满足招投标评标工作需要的情况,加强了专家队伍的动态管理,得到了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好评,稳定了专家队伍,保证了今后评标活动的需要,使招投标工作能够得以顺利开展。
  此外,还在2007至2008年期间,承担了由住房和建设部委托上海市起草的《园林绿化建设市场管理办法》(代拟稿),得到了建设部的认可,在2009年单位职责调整前,还对本市游艺机和游乐设施进行了不间断的管理,并在重大节日期间对全市公园的游艺机和游乐设施进行了规范的抽查,保证了重大节日游人的游园安全。
  总之,在“十一五”期间,工程管理站按照其职责,对绿化林业的建设市场和绿化林业工程项目实施了稳定的和较为规范的管理,在本市建设工程大市场的管理中,属于较好的一部分,得到了市有关领导和业务部门的肯定。但在“十一五”期间还有一定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
  (一)绿化林业建设工程项目的场内交易离改名后工程管理站的职责和上级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特别是林业的建设工程,由于不少项目不能满足目前园林绿化工程的一般程序和法律、法规规定,因此,一些林业工程项目难于进场交易,要扩大其管理的覆盖面,还需要用创新的方法给予解决。
  (二)绿化林业工程的安全质量监督方式和手段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进,需要按市场发展的情况,进一步调整或制(修)订安全质量监督方面的有关规定,提高安全质量监督的有效性。
  (三)综合受理服务水平需要在信息化、标准化管理等方面下功夫,以不断提高综合受理的服务水平。
  (四)对本市和进沪的园林绿化企业缺乏动态管理的相关机制和手段,特别是对外省市进沪的园林绿化企业,以及大量的小型园林绿化企业的管理覆盖率低,需要进一步加强抽查和执法,并逐步建立和健全企业的诚信体系,进一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促进绿化林业建设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发展趋势预测
  “十二五”期间,是上海市绿化林业工程建设市场管理的关键转型期。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扩大,市民对生态建设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大部制管理方式的确立和廉洁型、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不断深入,本市绿化林业工程建设市场管理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绿化林业工程建设有形市场将进一步规范有序,渣土、景观灯光、广告有形市场市场逐步建立。随着绿化林业建设的不断发展,渣土、景观灯光、广告管理进一步规范,园林绿化工程和林业工程将不断融合,作为绿化林业工程建设和市容有形市场的管理部门,未来五年,在规范参与绿化林业工程建设有形市场活动各方的行为,规范渣土、景观灯光、广告活动参与单位经营行为,促进有形市场交易活动公开透明、规范有序方面将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二)绿化林业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质量监督的要求和效能将进一步提高。在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监督过程中,报监项目将实行分类分级、差别化管理,既要管好重点项目,又要兼顾一般项目,逐步实施对市重大工程、局重点工程的全覆盖监管。
  (三)绿化林业工程建设窗口受理服务工作将更加高效、便捷。在受理服务工作中,将更多的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从功能、信息方面完善现有的受理平台和界面,有效提高受理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四)对城市园林绿化企业的管理力度将进一步加强。近年来,随着绿化林业建设市场的迅速发展,本市园林绿化企业到外地、外地园林绿化企业到本市参与市场竞争的频率越来越高,管理越来越复杂。对诚信管理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企业经营行为的管理,还须不断深入探索。
  三、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结合绿化林业建设市场发展的实际和管理现状,抓住政府职能转变的机遇,转变观念,努力创新,严格依法行政,实行规范服务和主动服务,不断完善绿化林业工程建设市场管理体制,构建科学、长效管理的有效机制,初步建立一个既能适应本市建设市场的管理要求,又具有绿化林业建设相统一的和上海特点的绿化林业建设有形市场和管理方式,逐步推行渣土、景观灯光、广告招投标工作。促进城市生态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
  四、原则和目标
  根据“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十二五”规划的原则必须坚持如下几点:
  (一)坚持“依法行政”和“科学高效”的管理。即既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严格依法管理,又要以开拓创新为主线,通过公开透明的操作,使绿化林业建设市场的管理更上一个台阶,做到更加科学高效、规范有序,树立政府和自身的良好形象。
  (二)坚持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的方针。即既要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采取远近结合、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方式,对各项规划内容分年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又要按时间节点进行考核,确保计划的实施。
  (三)坚持集中力量和突出重点的方法。即既要抓住绿化林业建设市场管理的主要瓶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又要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群策群力,突破重点,提高规划实施的效能。
  “十二五”期间,绿化林业建设市场管理工作,要初步实现绿化林业建设市场的规模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相统一,建设规范有序的市场管理机制,并逐步提高绿化林业建设工程项目和对市场主体的管理水平、管理手段,为建立持续、平稳、健康、统一的绿化林业建设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十二五”期间,必须达到的具体目标为:
  一是进一步规范招投标管理,使招投标中的各个环节得到进一步的细化和加强,实现对已受理公开的招投标项目100%的网上报名,进一步探索渣土、景观灯光、广告招投标工作,建立具有行业特点的招投标平台,使市容绿化林业所有项目均纳入招投标范畴;
  二是着力加强绿化林业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监督,推进受监项目的全覆盖管理和竣工备案工作,逐步实现对市重大工程和重点工程100%的监督;
  三是努力提高窗口受理服务,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建设和提高服务质量,使窗口的服务满意率和一次性办结率均达到90%;
  四是大力组织和推行园林绿化企业和个人的诚信管理,对本市和外省市进沪施工企业的经营行为实施动态监管,遏制企业和个人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绿化林业建设市场的健康发展。
  五、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本市绿化林业建设市场、渣土、景观灯光、广告招投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适时把握市场发展的动态和行业发展情况,根据需要,逐步建立统一和规范的绿化市容行业有形市场,加强绿化林业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质量管理,提高综合受理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市场发展的需要。
  (一)进一步规范招投标管理
  规范招投标管理的核心是对招投标活动监管和提高市场交易活动的公开透明,规范招投标和工程承发包行为,促进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为此:一要全面落实招投标网上报名工作。为方便办事相对人,提高办事效率,节约成本,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加大力度全面推行招投标网上报名和材料验证工作;二要建立健全招投标工作人员的操作手册,强化过程监督,进一步提高信息的公开透明度。在实际工作中,招投标工作人员必须对招投标活动的各项信息及时、准确的在信息工作平台上进行记录,使整个活动过程处于实时、动态的监管中,并使上级主管部门、单位领导能够随时了解招投标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监管;三要完善评标办法,增加评标量化指标,减少评标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完善后评估办法,减少专家在评标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使评标过程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四要切实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有效监管,规范中介行为。通过后评估等方法,对代理公司进行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对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代理公司,可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实现规范执业行为的目的。五要加强对评标专家的管理,制定评标专家日常考评制度,规范专家的评标行为,对考评结果进行公示,并及时上报市专家库。
  (二)着力加强绿化林业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监督
  加强绿化林业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监督,首要是要努力贯彻质量第一要建立群防群治制度,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和质量观,用十分负责的精神和安全是根本、质量是第一的要求,严格检查各项目参与单位建立健全安全质量监督体系、人员和经费,共同把好质量安全关;第二要明确监督重点。在绿化林业工程类型多样、工程规模差异大,而管理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绿化林业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的重点是逐步做到对市重大工程、局重点工程的全覆盖管理,加强和注重绿化林业工程项目内的土建项目的监督检查。第三要落实监督职责。建立监督人员对工程的监管档案,认真实行监督工程复验制度和工程竣工备案制度。第四要加大违规行为的通报和查处力度。发现建设各方有违反工程安全质量法规行为的,一经查实要及时进行通报,对屡教不改的要移送有关部门处理。第五要充分利用监测仪器和监测数据来鉴定工程质量,减少凭个人感觉来确定工程的好坏。第六要适当充实和调整安监、质监人员,经常组织安监和质监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第七要建设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区县绿化林业管理人员和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安全质量实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以提高绿化林业队伍整体素质。
  (三)努力提高窗口受理服务水平
  窗口受理服务是企业与管理监督单位直接接触的场所,涉及政府和单位形象,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是重要环节,所以首先要建立窗口受理服务首问责任制和受理事项办事结果网上公开制度。并通过唯一的项目名称或编码标识,方便查询该项目的受理状况和办结程度。其次要转变服务模式。让服务对象“少跑一趟路,少跨一道门槛”,将现有的“多门式”受理向“一门式”受理转变,实行“一口受理,内部流转,网上传输,协调办理”的服务模式,既简化了办事程序、方便了服务对象,又增强了透明度。再次要通过岗位轮换,使窗口受理员做到一专多能,提高受理人员的多岗位的综合受理能力。解决目前窗口容易出现受理工作量不均衡、造成服务相对人排队等候的情况,以提高工作效率,为服务对象节省时间。同时要改善受理大厅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实现“一门式、一体化、一网通”的工作要求,以场所、行为、流程、业务的四个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场所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功能,以行为标准化建设强化服务意识,以流程标准提升服务效能,以业务标准改进服务质量。着力改善窗口服务质量,完善窗口服务设施。最后要建立施工企业经营行为动态管理机制。通过跟踪企业的日常经营行为,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并定期组织各方面人员对企业日常经营行为进行测评,及时向社会公布,规范企业行为,保证市场的健康发展。
  六、具体项目与投资估算
  根据“十二五”期间的目标和任务,绿化林业工程管理事务站的业务范围将进一步拓展,任务较为繁重,极需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为保证规划实现,在“十二五”期间,其经常事业费须在2010年预算的基础上,每年递增10-15%,并给予保证。另在“十二五”期间,需财政专项拨款1774万元(见附表四),及时解决目前软硬件上的薄弱环节。
  七、保障措施
  (一)努力转变观念,确保职能的正确实现
  以前,绿化林业工程管理事务站主要着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自去年更名后,其业务范围在“十二五”期间,要根据实际情况,转变观念,扩大管理范围,通过创新,用多种办法、多种渠道,逐步将林业工程项目纳入日常业务管理范围,并要创造条件,逐步将林业、渣土、景观灯光、广告招投标纳入行业管理范围,努力使林业建设市场统一融合于本市大的建设市场之中,创造性地组织管理好绿化、林业、市容、环卫市场和市场主体,促进本市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加快“四个率先”和“四个中心”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制度和标准建设,确保规划目标实现
  为了确保规划目标和各项主要任务的完成,“十二五”期间,应针对目前制度上的空缺,加强调查研究,根据管理工作的发展情况,以及绿化林业工程管理事务站的管理范围,经局批准,适时制订和分别推出《林业工程招标投标办法》、《林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绿化林业工程项目受理服务规范》、《绿化林业企业动态管理办法》、《外省市进沪园林绿化企业进沪管理办法》,同时协助市容环卫部门出台《渣土运输单位招投标办法》、《景观灯光招投标办法》、《广告招投标办法》等和有关动态管理的标准规范,确保各项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的完成,为初步形成统一运作的绿化市容市场平台打下较好的基础。
  (三)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学习型组织
  要从树立团队、服务、秉公办事、权责和知识“五大理念”入手,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凝聚队伍的整体合力,提升服务发展和市场监管能力,激发干部职工履行职责的积极性,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积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管理队伍。同时,组织人事部门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每年制订干部职工培训计划,加强业务知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文件和会议精神的学习,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
  (四)切实加强领导,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上海市绿化林业工程管理事务站“十二五”规划,是推进全市绿化林业工程和渣土、景观灯光、广告招投标建设管理健康有序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规划,是指导全市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管理的基本指针。各部门和工作人员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维护规划的指导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强领导,科学部署,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把规划的各项任务贯穿于实际工作之中,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从组织和制度上切实保证把规划任务落到实处,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五)加强社会宣传和公众参与
  “十二五”期间,要根据行业特点,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大力宣传上海市绿化林业建设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工作动态,尤其是要加大宣传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方面的信息。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关注绿化林业建设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完善投诉监督制度,加强社会监督体系建设,形成投诉监督、舆论监督与自我监督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
  此外,在“十二五”期间,要针对园林绿化企业规模小、人员少、操作不够规范的特点,加强法律、法规和工程管理等方面专业人员的培训,使各市场主体的从业人员通过培训配合做好各项管理所需的工作,以加强市场主体和政府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全站的工作人员,也应强化科技知识的学习和熟悉市场、企业的发展,不断跟踪科学技术和市场、企业的发展,并以此支撑和适应全站管理工作的发展和提高。
  综上所述,上海市绿化林业工程管理事务站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的任务是繁重的,同时又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对全站每个工作人员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需要以聚精会神和积极开拓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规划目标的实现还是能够达到的。

  附表一  2005-2009年招投标交易受理情况汇总表

年份

受理项目(个)

合同(中标)价(亿元)

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合计

其中200万元以上项目

合计

其中200万元以上项目

合计

其中200万元以上项目

2005

805

311

30.87

20.19

2414.61

1495.84

2006

843

325

30.91

20.65

2928.31

1729.11

2007

744

270

30.22

19.62

2292.86

1225.73

2008

693

299

27.99

19.62

1994.09

1135.17

2009

702

347

43.09

29.30

2519.26

1412.10



  附表二 2005-2009年园林绿化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汇总表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受理项目(个)

971

1066

913

825

763

工程造价(亿元)

29.07

28.14

30.33

26.83

29.67

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2421.47

2579.07

2187.20

2136.12

2256.45



  附表三 2005-2009年绿化林业施工合同登记备案情况汇总表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受理项目(个)

1187

1375

1076

1000

801

工程造价(亿元)

30.04

30.89

30.60

32.41

31.61

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2633.89

2898.68

2335.72

2289.16

2555.64



  附表四  “十二五”规划投资估算表

项目名称

规模

总投资

(万元)

分年投资(万元)

资金来源

备注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

受理场所标准化建设

 

75

25

15

15

10

10

财政专项

办公家具(含电脑设备)5套

2

市场管理信息化建设

 

50

15

15

10

5

5

财政专项

 

3

受理大厅改造

 

150

100

50

 

 

 

财政专项

电子监控设备1套

4

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制订和修编

 

30

10

5

5

5

5

财政专项

 

5

林业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15

10

5

 

 

 

财政专项

 

6

综合受理规范

 

10

5

5

 

 

 

财政专项

 

7

企业动态管理

 

25

5

5

5

5

5

财政专项

 

8

培训基地建设

 

1284

1180

104

 

 

 

财政专项

 

9

数字化工地建设

 

90

50

10

10

10

10

财政专项

 

10

渣土运输企业招投标管理办法

 

15

10

5

 

 

 

财政专项

 

11

灯光广告招投标管理办法

 

30

15

15

 

 

 

财政专项

 

 

合计

 

1774

1425

234

45

35

35

 

 



  上海市林业总站“十二五”规划(市林业总站)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文明进步,林业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十二五”是上海加快推进本市林业发展,全面加强林业管理的关键时期。在这五年里,上海林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作为承担全市林业行业管理、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职能的重要机构,上海市林业总站必须不断加强工作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工作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上海林业发展的需要。
  一、“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期间,上海市林业总站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局提出的“稳定总量、动态平衡、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工作要求,稳步推进行业管理、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着力加强工作体系建设、技术服务能力建设、自身队伍建设、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和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森林资源培育管理、林木种苗引育、经济果林技术推广、花卉育种与质检、单位内部管理、以及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要成绩
  1、管理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市建立了由7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13个市级中心测报点和50个区县级监测点组成的三级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建立了专业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应急队伍,林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体系初步建立;在完善市、区(县)、乡(镇)林业三级林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基础上,牵头成立了葡萄、桃、梨、柑橘和小水果等5个市级专业果树研究所;建立了182个共近18000人的林业养护社,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基本达到全覆盖;启动了森林生态功能定位观测工作。
  2、技术服务成效进一步提高。通过加强测报点业务指导、建立周巡视制度、发布病虫信息、开展防治技术培训等工作,测报准确率达到83.6%,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6%,无成灾发生,林业有害生物得到有效防控,巩固了林业发展成果,维护了城市生物安全。通过开展果品评比展示、果树“双增双减”、果树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等一系列工作,促进了果品质量提高,稳步推进了标准化生产,果树生产区域特色初步形成,品牌化经营取得成效,林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通过开展护林员职业技能培训、制定养护技术规程、建立林地抚育示范点等工作,大幅提高了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中幼林抚育工作稳步推进,林地养护质量得到逐步提高。
  3、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聚焦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治、森林培育、经济果林标准化生产等重点领域组织科研攻关,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40项,取得科技成果20余项,专利3项,其中《植物新品种“培忠杉”(东方杉)的研究与开发应用》课题成果,获200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上海生态林木重大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成果,分别获得200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2009年度国家林业梁希奖二等奖。先后收集引进国内外新优林木品种600多个,东方杉等一批优良林木品种在本市造林绿化中推广应用。完成了上海辰山植物园华东区系植物引种工作。成功选育出地被香石竹新品种‘四季红’和‘春之歌’,并获植物新品种权。研究制定果树、花卉、生态公益林等技术标准14项,其中地方标准6项,行业标准8项。编制了《上海林业标准体系》,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为推进林业标准化奠定基础。
  4、内部机构设置进一步完善。根据全市绿林体制整合的需要,不断夯实林业有害生物测报检疫、经济果林技术推广、森林资源管理等机构和队伍,调整充实了种苗管理人员,加强了人事管理、党建和精神文明等工作力量。经过五年时间的整合,机构被市编办批准为全额事业单位,编制80名;形成内设机构10个,分别为综合办公室、组织人事科、计划财务科、科技教育科、测报检疫科、资源建管科、果树管理科、林木种苗科、花卉质检科、产业办公室,相应的工作职能也不断强化,有力地促进了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保障了各项中心工作顺利开展。
  5、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向年轻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科技队伍得到加强。“十一五”期间外部引进人才12名,内部提拔中层以上行政干部10名,晋升技术职称31个。75名现职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59人,占职工总数的79%,其中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职称14人、中级职称23人、初级职称18人,中级以上职称占55%;现职人员中,研究生学历12人,大学本科学历38人,大专学历18人,大专以上学历占91%;青年科技人员数占科技人员总数的42%;2名科技人员经过实践锻炼和组织培养,被授予局学科带头人,1名科技人员被授予上海市领军人物。
  6、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深化。按照局党组的总体部署,积极推进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实施“三重一大”领导班子议事决策管理办法,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了集中性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推进了班子的作风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创新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单位凝聚力和向心力。2010年,市林业总站连续第六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同时,在局党组和相关职能处室的指导下,结合单位规范内部管理的工作要求,推行以职代会为核心的民主管理制度和厂务公开;不断强化干部、人事、工资、财务、资产、行政、科技项目、安全保卫等管理工作,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五年内共制定完善推行各项内部管理制度20多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系建设与快速发展的林业事业还不适应。一是有害生物监测预防技术和监测设备不够齐全,林业植物检疫队伍人员少,技术装备落后,检疫除害设施缺乏,专业应急防治队伍和设备还相对薄弱;二是森林生态定位监测体系尚未形成,监测网点缺乏,高新技术手段应用尚未全面普及,缺乏对森林生态长期、动态、持续的监测和研究,城市森林建设管理缺乏理论体系支撑;三是林木种苗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对林木种苗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监管薄弱,林木品种和林木良种审定机构尚未建立;四是林业质量检测体系检测手段相对落后,检测内容比较单一,服务领域不够广泛,检测结果缺乏行业约束力和社会公共影响力;五是林业技术标准数量少,林业生态建设标准种类不全,对林业标准化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六是市与区林业技术队伍专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乡镇技术力量薄弱,缺乏村级一线技术人员,服务手段落后,服务与需求有脱节现象。
  2、自身建设与快速发展的林业事业还不适应。一是科室设置与人员安排不够科学合理,部门职能尚需进一步清理和加强,人才的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二是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步子不大,绩效挂勾尚处起步阶段,工资的激励作用还未充分发挥;三是内部管理规章制度需要不断完善,制度的执行力有待增强;四是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要进一步激发和调动。
  3、基础保障与快速发展的林业事业还不适应。现有的交通工具和装备还不能满足检疫执法、资源监管和技术服务的需要;办公大楼配套的电子会议、安保监控、空调、门禁、电梯、供电、供水等系统逐渐超过使用稳定期,需要进行维修保养和更新换代;网络服务器硬件设备已无法满足实际数据处理和传输要求,市站和区县站尚未建立安全的行之有效的信息传输和共享网络结构,信息资源利用仍处在较低的水平;花卉质量检测、种子土肥检测、果品质量检测、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等试验设备配置不完整,存放地点分散、场地不足、利用率不高,部分设备需要淘汰更新。
  4、科技创新与快速发展的林业事业还不适应。上海林业建设前几年呈跨越式发展态势,林地面积快速增加,但林业科技相对滞后于林业建设步伐。近自然林营建技术、健康森林经营技术、森林生态功能监测与评价技术,中幼林抚育改造技术、林地多功能经营技术等,都是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十二五”形势分析
  “十二五”期间,本市林业工作的重心将逐步由建设转入管理,林业总站发展既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又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一)发展机遇
  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国现代林业科学发展明确了基调,同时确立了林业在国家建设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赋予了林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中新的更加突出的历史使命。加快林业的改革和发展,拓展林业的内涵和外延,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已经成为上海林业建设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2008年12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推进林业健康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沪委发﹝2008)18号),是上海建国以来第一次以市委名义颁发的林业建设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为今后一个时期本市林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上海城乡一体化建设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郊区成为绿化林业建设的主战场,将为林业工作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事业单位改革“三定”完成后,林业总站的职能定位更加清晰、组织机构更加完善、人员编制更加精确、经费来源更有保障,队伍稳定,人心思齐,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潜力和创新动力。
  (二)面临挑战
  “十二五”期间“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林业工作方针,及“优化布局、提升功能,强化管理、稳步发展”的工作要求,使森林经营成为今后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站人才队伍中森林经营人才比较缺乏,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难度。
  上海林地以中幼林居多,目前普遍存在林分密度高、树种单一、林木长势较差等问题,林地质量亟待提高。中幼林抚育面临极其繁重的任务,迫切需要配套技术支撑。
  发展多功能林业的过程中,亟需科技人员研究解决郊野公园建设技术、林地复合经营技术等,为提升林地生态服务功能及林业产业功能提供支撑。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林业健康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认真总结建站30年和上海林业发展30年成功经验,坚持“科技兴林”战略,实行行业管理和技术服务两手抓,着力加强工作体系建设、基础保障能力建设、机构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市局提出的林业发展思路,准确把握林业发展阶段特征,立足科学发展,把握机遇,团结协作,迎难而上,全力推进新一轮上海林业事业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夯实基础。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工作对象的基本情况;完善林业标准体系,推动林业标准化管理;抓好队伍和装备能力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2、强化管理。加强内部管理和行业管理,把建章立制贯穿于各项工作,坚持不懈地把制度落实作为促进各项工作的主要措施,使管理有办法,工作有标准,考核有依据,功过有奖惩。
  3、改进方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工作中凝聚人心,增强服务意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讲求实效。
  4、提升水平。立足科技,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技术参谋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依靠科技,推动行业进步,思考行业未来。
  四、规划目标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