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金融总部。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做优做强现有金融总部,提升金融总体实力。加快推动法人金融机构在全国的网络布局,提升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筹设新的法人机构,推动设立金融租赁、财务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填补我市金融机构领域的空白。探索组建金融控股集团,壮大地方金融实力。
第二阶段目标:
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稳固,在东北亚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主要金融指标年递增15%,占东北地区比重达到25%,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
实现措施:
加快推进金融功能区建设,重点核心功能区基本建成,集聚和辐射效应显现。
激发金融体系内在活力,推动法人机构做优做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直接投资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着力发展期货市场、资金市场、债券市场、保险市场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建设现代金融市场体系。
实施金融人才战略,引进高端金融人才,加强金融人才培养,建设金融人才培育基地,加快推进金融中心人才建设。
六、加快现代产业聚集区建设,带动城市快速发展
发挥产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培育重点新兴产业,积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产业聚集区,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
1.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的目标和实现路径
第一阶段目标:
以服务业聚集区建设为载体,加快集聚高端现代服务业,基本形成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格局。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8%,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70%,服务业就业占全市从业人员的56%,建设东北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
实现措施:
--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依托于“三个中心”,以集聚区建设为重点,着力发展港航物流、金融保险、文化创意、软件信息、科技服务和商务会展业。以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为核心,建设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依托高新园区动漫走廊,建设东北地区最大的动漫产业基地。完善商务会展设施,打造区域性国际商务会展中心。加快建设好大连金石文化旅游区,并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区。
专栏9:服务业聚集区建设重点(略)
--优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重点构筑与服务民生相配套的现代商贸服务六大体系。建设和完善大连国际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旅顺农副产品国际物流中心、北方粮食交易市场等20个大型专业商品交易市场,提升青泥洼桥、长春路、西安路等商业中心服务功能,建设一批新兴商业区。继续开展放心菜店和“早餐”工程,推进“千村百镇”市场建设。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打造东北亚著名旅游目的地和中国北方旅游集散地。
第二阶段目标:
提升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水平。服务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和国际化发展。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争取达到53%,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78%;服务业就业占全市从业人员的65%,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发展新格局。
实现措施:
依托服务业聚集区,加快建设一批产业规模大、研发能力强、骨干企业集中、产业链和配套服务业体系完善的现代服务业集群。
继续强化“三个中心”建设,拓展文化创意、医疗保健、节能服务等新兴服务领域,培育新的发展热点。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促进商业、旅游、教育等传统服务业向网络化和现代化发展。实施创造力产业发展示范工程,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
推动外向型经济由产品贸易向服务贸易升级。鼓励外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大力发展软件、金融、物流、医疗和人力资源等领域服务外包业务,促进服务业国际化发展。
2.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建设的目标和实现路径
第一阶段目标:
依托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点产业园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继续保持石化、装备制造、船舶工业和电子信息等四大支柱产业快速发展态势,推动四大支柱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着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型工业体系。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16个重点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4000亿元。
实现措施:
--重点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依托重点产业园区和重大优势项目,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聚、资源共享和整体优化,着力培育石化、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船舶与海洋工程、软件与服务外包、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新能源及装备8个产值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培育和壮大服装纺织、新材料、精品钢材、节能环保与资源再生、电力设备器材、生物医药、新型建材、轴承8个产值规模在200-500亿元的产业集群。
--增强支柱产业的竞争优势。以大幅提升产业能级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重点推进石化、装备制造、船舶工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等支柱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绿色化和低碳化方向发展。石化产业,要以建设长兴岛石化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提高石化产业聚集度,全面提升石化产品深加工的比重,形成炼油化工一体化产业链,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重点加强在高档数控机床、风力发电设备、核电产品、高端机车和城市轨道车辆、高端轴承、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研发和制造能力,打造世界级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船舶制造业,要依托大连船舶重工、STX、大连中远造船和大连中远船务四大龙头企业,重点打造长兴岛、旅顺、三十里堡和大连湾4个船舶及配套产业集群,提升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设备的设计、制造及集成能力,打造世界级造船和海洋工程产业基地。信息制造业,依托英特尔芯片项目,拓展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光电子和半导体光伏、半导体设备等产业,建设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专栏10:重点工业项目(略)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花园口新材料产业基地、瓦房店新能源产业基地、旅顺轨道交通装备研制基地、金州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甘井子海洋工程基地、高新园区软件基地、辽宁红沿河核电循环经济区,重点发展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医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
--积极发展绿色产业。重点培育旅顺绿色经济区、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长山群岛旅游避暑度假区以及海洋生态经济区等新绿色产业园区,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推动装备制造、石化、船舶、电子信息制造等传统产业绿色发展。
第二阶段目标: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0亿元;石化、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软件与服务外包、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6个产业集群的产值均达2000亿元以上;新能源及装备、服装纺织、新材料、节能环保与资源再生、船舶与海洋工程、5个产业集群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
实现措施:
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的绿色产业,限制和淘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产业,引导企业加快升级步伐。
推动产业高端发展。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重化工业向高、精、专方向发展,推动制造业向高端、绿色发展。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发展和壮大现有产业集群。着力培养一批新兴龙头企业,打造新兴的产业集群。
3.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的目标和实现路径
第一阶段目标: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生态保障能力大幅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得到全面发展。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2.4万元,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农业标准化生产率达到80%,无公害农产品覆盖率达98%,科技贡献率达到64%。
实现措施:
--重点发展特色农业。以综合农业园区、特色休闲园区、优势产业基地和现代海洋牧场等农业发展聚集区为载体,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实施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供给保障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进“八大农业”产业功能融合发展,持续加大设施农业扶持力度,扩大生产面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快龙头企业聚集发展,做大做强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增加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规范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不断完善利用联结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做大做强农业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素质。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增加农产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