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目标:
基本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进一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建立比较完善的失地、失海农民保障机制。
实现措施:
--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城乡统筹、协调一致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统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标准、财政补贴标准和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逐步实现城镇职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完善城市规划区内失地、失海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小城镇户籍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范围。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继续完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努力做到应保尽保。
--完善统筹城乡的救助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物价上涨与提高困难群众生活补贴的联动机制。完善城乡低保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的补助政策,力争参保(合)率达100%。调整城乡医疗救助政策,继续做好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在救助封顶线内,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医疗费用救助比例提高到70%以上。
--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福利制度。实施城乡一体的养老机构新建及运营补贴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建立养老机构。加快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发展,逐步提高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和入住养老机构服务补贴标准,保证城乡困难老年人服务水平。建立城乡一体的孤儿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实现孤儿养育标准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增长。
专栏4:神会保障事业项目(略)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以公租房、廉租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规范保障房分配和运营管理,健全退出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
第二阶段目标:
健全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实现保障对象全域化、保障方式多样化,切实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实现措施:
完善城乡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城乡养老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和福利制度。
加强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以农民工为重点不断完善养老、医疗保险等跨地区转移接续和城乡衔接办法,做好流动人口的住房保障和社会救助等工作。
加大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整合城乡基层服务资源,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保经办管理服务运行体系,推行社保业务规范化、标准化。
4.公共文化体育均等化的目标及实现路径
第一阶段目标:
构建网络健全、结构合理、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区域和群体间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便利化。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全市支柱产业。初步形成统一开放、繁荣健康、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体系。面向大众的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体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实现措施:
--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市、区(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每个区(市、县)建设一所市民健身中心。各区(市、县)新建或改造一个剧场,文化馆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
--加强历史文化区街保护。以提升生存品质、文化内涵和城市魅力为规划准则,稳妥推进旧城区改造和老城镇扩建,注重加大对百年老街、历史名镇、文物古迹、工业遗产的保护力度,严禁乱拆乱建,传承历史风貌。
--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重点建设创意产业、影视产业、动漫游戏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四大集聚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00亿元以上。加强城乡文化市场建设,提升文化消费比重。
专栏5:文化体育项目(略)
--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重点建设区(市县)、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健身活动中心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体系,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达到0.5平方米以上。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打造城市社区“十分钟体育生活圈”。
第二阶段目标:
深入推进覆盖城乡的、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均等化、便利化。文化、体育事业整体水平和产业发展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实现措施:
加强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益;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人才、资金、技术)保障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系。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提高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
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市支柱产业。提高产业支撑和市场供给能力,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
强化全民健身网络建设,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和群众体育竞赛体系。创新公共体育服务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体育服务制度。
5.就业保障均等化的目标及实现路径
第一阶段目标: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创业带动就业机制不断健全,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8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实现措施:
--完善政府主导的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的社会责任体系。以全域城市化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在布局产业和重大项目时充分考虑就业和人力资源配置,建立政府投资、公共项目建设与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有效增加就业岗位供给。
--实行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政策体系。健全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政策体系。制定失地、失海人员转移就业计划和措施。大力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城乡劳动者就业能力。支持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在资金、税收等方面支持有创业意愿的人群创业。
--建设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平台。健全公共服务制度,统筹城乡就业管理,重点建好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实现就业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保障劳动者公平就业。
第二阶段目标:
就业渠道通畅,城乡一体的就业机制进一步健全,劳动者均能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3%左右,失业半年以上者得到有效的就业援助。劳动者的就业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实现措施: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将扩大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
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人才服务体系,健全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机制和监管体系,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完善就业保障。推进失业保险、社会救助与促进就业工作有机结合,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保障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
6. 公共交通服务网络一体化的目标及实施路径
第一阶段目标:
稳步拓展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逐步实现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城区和郊区范围内的全覆盖。全面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主城区万人拥有公交车24标台,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45%。
实现措施: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交通投入机制。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大政府对公共交通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公交基础设施、车辆更新等配套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公共交通服务设施差距,推进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享受同等待遇。
--建设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网络。充分利用城市公交、城际客运和农村客运的各种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资源共享的公共交通服务网络。加大公共交通枢纽站、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快速公交网络,建设3条快速公交系统(BRT)线路。沿黄海岸线在主城区、开发区、旅顺口区之间开辟三条海上公交线路。对全市县域内483条农村客运线路逐步实行公交化改造,建立中心城市与各城市组团、各中心乡镇、行政村之间的城乡一体化公交客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