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广泛开展社区教育。整合现有教育资源,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逐步完善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村(居)民学校四级社区教育网络。到2015年,建成徐州市社区大学,县(市)区依托职教中心建成社区培训学院,镇(街道)普遍建有社区教育中心,行政村(居委会)设立办学点。新建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2个、省级4个,省级社区教育中心20个,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5个。实施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和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十二五”期间,开展各级各类社区教育培训500万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万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50万人次。
(十八)加快发展老年教育。以老年社会组织为纽带,形成以各级老年大学为骨干、社区教育机构为依托、远程网络教育为重要形式的老年教育体系。到2015年,每个县(市)区建有1所老年大学,每个镇(街道)依托老年活动场所设立1所老年学校,每个行政村(居委会)设立教学辅导站,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学习环境。
(十九)打造“学在徐州”教育培训品牌。创新发展理念,通过政策扶持、规范管理等措施,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教育培训机构,培育具有明显竞争力、吸引力的优质教育培训团队,把徐州建设成门类多、质量优、信誉好的教育培训市场,成为淮海经济区教育培训的首选之地。到2015年,引进国际一线教育培训品牌机构5家,国内一线教育培训品牌机构10家,培育壮大地方教育培训品牌20家,年培训量达15万人次,其中周边城市人群达15%以上。
(二十)开发建设终身教育资源。加强政府统筹,逐步开放共享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教育、文化、科技、体育等资源,积极推进终身学习的公共服务体系及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扩大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免费开放范围,拓展其教育服务功能。中小学和大中专院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设施面向社会拓展服务功能,组织师生参与社区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数字传媒、广播电视等技术积极发展数字化远程教育,建立市、县(市、区)综合性学习网站,形成覆盖城乡的网络学习服务平台。
第六章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十一)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以课程建设、活动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为载体,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切实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时代精神教育和基础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职业学校要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改进德育方法,注重实践体验,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推进“学生成长导师制、伙伴制”,打造一批以先进典型、精品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德育品牌,形成高品位、高质量、科学规范、个性鲜明的徐州德育工作新格局。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健康第一,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加强体教结合,开展体育特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创建活动,努力形成分布科学、衔接有序、渠道畅通、特色鲜明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确保我市在2014年第十八届省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加强美育工作,丰富学校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重视学生实践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十二)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足开齐课程,重视地方课程开设和校本课程开发,形成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相互配合的课程体系。推进初中综合课程和高中选修课程建设,拓展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建成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学科课程资源和学习资源库。职业教育课程要注重造就具有创业创新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提高职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夯实“教学五认真”。加强教育科研,开展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推行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和高中阶段拔尖学生培养机制,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