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十六大报告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始终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立足于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一切工作都要致力于为广大人民谋利益。发扬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又一显著特点。发扬民主必须同加强法制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
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做到:一要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二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三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在“我国的国家制度”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意义以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了解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十)关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同台湾同胞一道,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坚决反对台湾分裂势力。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同时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在“我国的国家制度”教学中,要补充上述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主张和原则。
(十一)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党的建设
十六大修改后的党章,将党的性质进一步表述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样表述党的性质,切合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有利于拓展党的工作的覆盖面,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全党同志更加深刻地认识和落实党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六大报告对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四个一定要”的总要求。“四个一定要”即: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我国的政党制度”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党的性质的新表述以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要求。
(十二)关于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政策
十六大报告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