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校哲学基础知识、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法律基础知识四门必修课的教学必须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
一、哲学基础知识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理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标志着我们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开了一个新局面。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表明了党实现了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这样,党便获得了面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的强大理论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我们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在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在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教学中,要充实上述教学内容,贯穿教学的始终,通过有关原理的讲解,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理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伟大精神力量。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与时俱进要求我们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的特点,认真研究、探索并解决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充分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体现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不断认识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执政党建设的规律,从而为我们的一切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要求我们富于创造精神,勇于和善于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开拓进取。
十六大报告把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道作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认识上的深化和实践上的进步,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的肯定和发展,也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坚持与时俱进,最根本的是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教条,它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过实践认识真理的道路。不断地进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富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根本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