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2. 发挥互联网、移动电视、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积极作用。研究开发网络科普的新技术和新形式。开发一批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科普游戏软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开设科普专栏,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建设科技专栏,培育和扶植若干有较强吸引力的品牌科普网站和虚拟博物馆、科技馆,促进网站之间开展科技传播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网络科学传播水平。
  3. 提升大众传媒的科学传播质量。加强科学传播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大众传媒从业者的科学素质与科技传播能力。组建科普宣传专家库,推动科技社团与媒体的交流互动,定期举办科学家与媒体交流活动,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科技报道质量。
  (四) 强化若干重点领域科普工作
  1. 人口与健康科普工作。结合我国人口健康状况和疾病防控要求,推进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的科普宣传,努力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层和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重大公共卫生等领域开展科普工作。充分利用现代新传媒手段,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科普活动,促进医学科技资源科普化。在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普日、世界人口日、世界卫生日等重要纪念日和活动中,加强食品安全、转基因食品、心理健康、流行病预防和职业性疾病防控、戒烟禁毒、性病预防等方面的科普专题活动。
  2. 环境与气候变化科普工作。创建类型多样、布局合理、适应不同人群的环保科普教育基地。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新媒体、报纸、科普教育基地等,普及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等基本知识,营造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等良好社会风气。
  3. 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科普工作。针对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因地制宜,组织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做好地震、气象、火灾、洪灾、台风等灾害预警等方面科普工作,使社会公众了解预警信号、防御指南等气象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常识。
  (五) 组织若干重大科普示范活动
  1. 组织好科技活动周等重大科普活动。组织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社会团体和企业广大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惠民服务活动,积极参加科技活动周、全民健康科技行动等群众性科技活动;开展“科普日”、“院士专家西部行”、“院士专家科普巡讲”、“科技列车西部行”、“科学使者校园行”。各地要结合民族传统节日、国际纪念日、安全生产月和防灾减灾日等,组织开展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主题科普活动。
  2. 围绕重大科学事件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性科普活动。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工作,提高公众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知水平和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对涉及公众健康和安全的工程项目,建立面向公众的科学听证制度,扩大公众对重大科技决策的知情权和参与能力。
  3. 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推进“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针对农民对科技的需求,创新科普服务方式,提高科普服务水平,广泛开展科技特派员、科技入户、科技110、科技专家和致富能手下乡、“三农”网络书屋等农村科普活动。充分利用科普活动站(室)、科普宣传栏、科普大篷车与流动科技馆等多种科普教育形式,以普及知识、更新观念和传授技能为重点,加强对农村基层,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农民群众的科普服务能力。扩大科普大篷车服务范围,促进展品展项更新,增强为基层群众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农村职业学校、成人教育机构、中小学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场所建立青少年科技创新操作室。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