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直接证据”真的存在吗?

  

  由上可见,以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方式不同为标准,区分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思路注定是失败的。理论上并不存在可以“直接”“单独”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直接证据。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区分必须另辟蹊径。正是基于此种原因,美国学者韦格摩(Wigmore)在一百多年前就抛弃了传统的对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划分方法,取而代之的是言词证据(Testimony Evidence)与情况证据(Circumstanttial Evidence)的分类。[37]韦格摩认为,言词证据是指一切以语言形式提供给法庭的证据。与言词证据相对应的应当是情况证据,是指言词证据以外的其他所有的证据,主要指实物证据(Real Evidence)。由此可见,言词证据与情况证据的区别主要在于存在形式不同,而非证明方法不同,这种分类简单、明晰,同时回避了传统理论面临的难题。在此基础上,韦格摩进一步指出,言词证据与情况证据通常交织在一起,难分彼此。比如,在一起凶杀案发生以后,警察在犯罪嫌疑人的衣服上找到了被害人的血迹。事后,警察出庭陈述发现血迹时的情况,则该证言属于言词证据,而血迹则属于情况证据。但是,大多数情况证据是不可能成为推理的前提的。因为韦格摩认为,只有命题才能够成为推理的前提或依据,所以,情况证据只有通过人的语言加以解释后,其与案件的关联性才能得以显示,也才能成为推理的前提。[38]当代亦有学者提出,与间接证据(Circumstantial Evidence)相对应的概念应为证人证言(Testimony),而直接证据(Direct Evidence)则应当与传闻证据(Hearsay Evidence)相对应。[39]此外,另一个有趣的现象也值得注意。作为对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研究进行得比较深入的国家,美国在立法上并没有使用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概念,而是基本采用了韦格摩的思路与方法,从证据的形式而非证据与待证事实的关系人手对证据进行分类。上述现象似乎暗示我们,传统理论对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区分不仅是不成功的,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实践的发展,区分的意义也日益受到挑战。因为多数学者认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并无优劣之分,所有优先采纳直接证据或间接证据的规则都是没有道理的。[40]


【作者简介】
纪格非,单位为中国政法大学。
【注释】樊崇义主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页227。
何家弘、刘品新:《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页136。
孙彩虹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页114-115。
Bentham, Rational of Judicial Evidence,(Vol. Vi)Works of Jeremy Bentham,by Thoemmes Press 1995,p. 10.
Nancy Pennington&Reid Hastie, A Cognitive Theory of Juror Decision Making:The Story Model, 13 Cardozo Law Review(1991),p. 519.
David A. Schum, Evidence and Inference for the Intelligence Analyst, (vol. I),by University Press of A merica(1987),p. 65.
参见(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页167。
白绿铉译:《日本新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页93。
参见(日)新堂幸司:《新民事诉讼法》,林剑锋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页388。
同上注,页375。
参见陈兴良:“从归因到归责:客观归责理论研究”,《法学研究》2006年第2期。
参见姜伟:《罪过形式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页34-36。
拉伦茨,见前注,页166以下。
(德)魏德士:《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页295以下。
参见傅郁林:“建立判例制度的两个基础性问题”,《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页225。
Terence Anderson, David Schum&William Twining, Analysis of Evid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pp. 60,62.
Collin Tapper, Cross&Tapper on Evidence, Butterworths,2004, p. 31.
Lay Ray Patterson, The Types of Evidence: An Analysis,19 Vanderbilt Law Review(1965),1.
Binder& Bergman, Fact Investigation, by West Publishing Co. 1984,pp. 79,80.
Irene Merker Rosenberg,Yale L. Rosenberg, Perhaps What Ye Say Is Based Only on Conjecture:?Circumstantial Evidence Then and Now, 31 Houston Law Review(1995),p. 1371.
Bentham, Rational of Judicial Evidence,(Vol. V1I) Works of Jeremy Bentham,Thoemmes Press 1995,pp. 3,4.
Lay Ray Patterson, supra note
David A. Schum, supra note
W. A. Wilson, The Logic of Corroboration, 76 Scottish Law Review(1960),p. 101.
参见(美)约翰· W.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汤维建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页362。
参见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页142一143 。
John Henry Wigmore,A Treatise on the System of Judicial Evidence in Trails at Common Law(vol. j),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04,pp. 239 , 246.
Douglas Walton, Witness Testimony Evid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pp. 67,80.
Douglas Walton, Legal Argumentation and Evidenc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2,p. 49.
Douglas Walton, Argumentation on Methods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pringer, 2005,pp.157,158.
Kevin John Heller,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Circumstantial Evidence, 105 Michigan Law Review(2006),p. 241.
Terence Anderson, David Schum&William Twining, supra note,pp. 145-159。
参见(美)南希·彭宁顿,里德·黑斯蒂:《陪审员裁决的故事模型》,载(美)里德·黑斯蒂主编:《陪审员的内心世界》,刘威、李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页233 - 262 。
郑永流:《法律方法阶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页86 -90。
Greenstein, Deterrming Facts:The Myth of Direct Evidence,45 Houston Law Review(2009),p. 1814.
Loftus, Eyewitness Testimony, Taylor,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Law of Evidence,Butterworths, 1980,pp. 22.25.
John Henry Wigmore, supra note,pp.223-227。
John Henry Wigmore, supra note, pp.1-10。
Adrian Keane, The Modern Law of Evidence, Butterworths, 1987,P. 8.
Ian Dennis.The Low of Evidence,Sweet&Maxwell, 2007.p.7.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