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争点论”探赜

“争点论”探赜


舒国滢


【摘要】“争点论”是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修辞学家赫玛戈拉斯系统论述的一种修辞学理论。为了对“个案”或“确定的问题”的实际解决,赫玛戈拉斯提出了四个所谓的“逻辑问题”,即:事实争点(或推测性争点);定义争点;性质争点;程序争点(或转移争点)。与这四种争点并列的是所谓“法律问题”,它们包括:条文的字面含义与(立法)意义或意图的争议;法律冲突;“(法律或文件表述)歧义”的争议;“基于类比推理”的争议,等等。赫玛戈拉斯身后直到公元2世纪,除了西塞罗、昆体良等人介绍他的“争点论”之外,还有学者提出了与他的学说不同的争点论,另有学者沿着他的思想继续拓进,使他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对此做出贡献最大的,也最为后世所知的,是公元2世纪的希腊修辞学家、“第二波智者派”的代表人物赫摩根尼斯。他系统地论述了对后世影响较大的13争点体系,其理论在中世纪被奉为修辞学上的最重要的权威。
【关键词】争点;赫玛戈拉斯;逻辑问题;修辞学;裁判点
【全文】
  

  一、作为修辞学理论的“争点论”之渊源


  

  “争点”和“争点论” 当代修辞学家们大多认为,“争点论”(die Statuslehre,Stasis-theory)是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修辞学家赫玛戈拉斯(Hermagoras)系统论述的一种修辞学理论。该理论旨在根据所涉及的每一个争点结构而将修辞问题(特别是实际的法庭辩题)加以归类,这种归类令实践的修辞者感兴趣,因为它可以帮助修辞者辨别相应的论辩策略,比如,适合于事实问题(被告人是否从事了所指控的行为?)的论证型式(patterns of argument)在评价性论辩中(被告人是否有理由从事那个行为?)可能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问题争点。


  

  “争点”一词来自希腊文στáσι?(stasis),拉丁文写作status或constitutio,汉语学者有的将它译为“争议点”,也有学者将它译作“争端”或“争论点”。这里,词根sta来自动词stare,意思是“站立”。stasis或status本意是指拳击手攻击对手时“站立的位置”,后来可能被转用来指演说者针对对手所采取的站位。这最早表现在古代的司法(法庭)辩论当中。在司法(法庭)辩论中,特别是在刑事诉讼中,控辩的双方必须首先要找到司法辩论的着眼点(起点),这就是στáσι? (stasis)或status,也就是“争论的起点”或者“辩论者双方对立的观点所引起的停顿之处”,可简称为“争点”(德语为strittige Punkten,英语译作Issue)。不过,应当指出,“争点”不完全等于(法官的)“裁判(要)点”(κρινóμενον,krinomenon)。此为后话,参见下文有关“赫玛戈拉斯的争点学说”的论述。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