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紧急避险中无辜第三人的容忍义务及其限度

【作者简介】

王钢,单位为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外国与国际刑法研究所。


【注释】参见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页177以下。
Vgl. Renzikowski, Notstand und Notwehr, 1994, S. 179.
虽然不能简单地认为康德所主张的是消极自由观(参见邓晓芒:“康德和黑格尔的自由观比较”,《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页21-24),但是其法哲学对于自由意志的界分还是更多地体现着消极自由的主旨(vgl. Kühnbach, Solidarit tspflichten Unbeteiligter, 2007, S. 31)。
参见(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页45以下。
同上注,页41。
同上注,页39以下。
Vgl. Kant, Die Metaphysik der Sitten, Zweiter Teil(Tugendlehre), 2. Aufl., 1803, S. 4.
Vgl. Wildt, ARSP 83(1997), 159 (162 ff.). 另参见Kühnbach, 见前注,页23以下。
Vgl. Morgenstern, Unterlassene Hilfeleistung, 1997, S. 60.
康德,见前注,页47。
See Ghanayim, Excused Necessity in Western Legal Philosophy, Canadian Journal of Law and Jurisprudence, Vol. 19, No. 1 (January 2006), p. 41.
Vgl. Fichte, Grundlage des Naturrechts nach Principien der Wissenschaftslehre, Zweiter Teil (Angewandtes Naturrecht), 1797, S. 85 ff.
参见王效文:“刑法中阻却违法紧急避难的哲学基础”,《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第26期,2008年9月,页187脚注
Vgl. Janka, Der strafrechtliche Notstand, 1878, S. 89 f.
例如丁银舟、郑鹤瑜:“期待可能性理论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法商研究》1997年第4期,页56、59以下;刘为波:“紧急避险限度条件的追问”,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判解》(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页352、356以下。
参见刘明祥:“论紧急避险的性质”,《法学研究》1997年第4期,页99以下。但是持这种见解的学者却又同时认为,对紧急避险不能进行正当防卫(参见刘明祥:“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相区别的几个特殊问题”,《法学评论》1998年第1期,页55以下)。这种立场有违反规范的统一性,不恰当地排除了对民事违法行为进行正当防卫的可能。
王政勋:《正当行为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页235。
Vgl. Beling, Der Gerichtssaal 91 (1925), 348 (364 f.).
参见陈兴良:“期待可能性的体系性地位”,《中国法学》2008年第5期,页96。
张明楷:“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梳理”,《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页74。
Vgl. Bassenge, in: Palandt, BGB, 69. Aufl., 2010, § 904 Rn. 4.
参见陈璇:“对紧急避险正当化根据的再思考”,载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第12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页183以下;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页996。
参见张新宝、宋志红:“论《侵权责任法》中的补偿”,《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页37。
例如杨立新:《侵权行为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页187。
Vgl. Sauer, Grundlagen des Strafrechts, 1921, S. 236.
参见Janka,见前注,页90。
Vgl. Henkel, Der Notstand nach gegenw rtigem und künftigem Recht, 1932, S. 37.
参见黎宏:“紧急避险法律性质研究”,《清华法学》2007年第1期,页39。
Vgl. Kühl, FS-Lenckner, 1998, S. 143 (148).
See Mill, Utilitarianism, 1867, p. 16.
Vgl. H ffe, in: Einführung in die utilitaristische Ethik, 4. Aufl., 2008, S. 9 ff.
Vgl. Meiβner, Die Interessenabw gungsformel in der Vorschrift über den rechtfertigenden Notstand (§34 StGB), 1990, S. 108.
参见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页34。
参见(美)阿米?斯特基斯:“古典自由主义的兴起、中衰与复兴”,载(美)拉奇恩?萨丽等著:《哈耶克与古典自由主义》,秋风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页20以下。
参见徐大建:《功利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译者序,页17。
See Bentha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 volume 1, 1828, pp. 9, 51-52.
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页781。
陈兴良:《刑法哲学(修订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119。
参见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页189;黎宏,见前注,页43。
黎宏,见前注,页45。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1971, p. 27.
王效文,见前注,页181。
Bentham,见前注,页4。
Vgl. Hruschka, Strafrecht nach logisch-analytischer Methode, 2. Aufl., 1988, S. 112. 即使在功利主义视角下肯定个人仍然具有自己的利益,对其价值的判断也只能依据社会整体利益标准进行。参见Meiβner,见前注,页108以下。
Re. Merkel, Zaung ste, in: Vom unm glichen Zustand des Strafrechts, 1995, S. 171 .
Kühnbach,见前注,页50。
Vgl. Küper, JuS 1987, 81 (87).
黎宏,见前注,页45。
Renzikowski,见前注,页39、241; Gallas, ZStW 80 (1968), 1 (27); Grebing, GA 1979, 81 (93)。
Kühnbach,见前注,页50以下。
Re. Merkel,见前注,页187。
Vgl. Zaczvk, Das Unrecht der versuchten Tat, 1989, S. 165.
张明楷,见前注,页636。
Re. Merkel,见前注,页179。
Vgl. Bayertz, Begriff und Problem der Solidarit t, in: Solidarit t: Begriff und Problem, 1998, S. 11; Dallinger, Die Solidarit t der modernen Gesellschaft, 2009, S. 21 ff.
Vgl. Volkmann, Solidarit t-Programm und Prinzip der Vetfassung, 1998, S. 3 ff.; Ruland, NJW 2002, 3518.
Vgl. Pawlik, Der rechtfertigende Notstand, 2002, S. 57.
Vgl. Kühl, FS-Hirsch, 1999, S. 259 (266).
Vgl. Baumgarten, Notstand und Notwehr, 1911, S. 62 ff.
Vgl. Heinitz, Das Problem der materiellen Rechtswidrigkeit, 1926, S. 37 f.
Vgl. Günther, in: SK StGB, 7. Aufl., 2000, § 34 Rn. 1, 11; Neumann, in: NK StGB, Band 1, 3. Aufl., 2010, § 34 Rn. 9; Jakobs,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2. Aufl., 1991, 11. Abschn. Rn. 3.
谢雄伟:“紧急避险本质的新界定”,《学术界》2007年第5期,页192。
RaMs,见前注,页516以下。
Volkmann,见前注,页25。
Rawls,见前注,页105。
Re. Merkel,见前注,页184以下。
Kühnbach,见前注,页66。
参见姚大志:“罗尔斯正义原则的问题和矛盾”,《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9期,页36。
Rawls,见前注,页3。
Vgl. Habermas, Gerechtigkeit und Solidarit t, in: Zur Bestimmung der Moral, 1986, S. 291 (310 f.).
Kühl,见前注,页275。
参见高鸿钧:“走向交往理性的政治哲学和法学理论(下)”,《政法论坛》2008年第6期,页68以下。
Kühnbach,见前注,页70以下。
同上注,页71。
Habermas,见前注,页314。
参见(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页128-130。
Vgl. Küper, JZ 2005, 105 (111).
Vgl. Bockelmann, Hegels Notstandslehre, 1935, S. 22.
Vgl. Hegel, 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 mit Hegels eigenh ndigen Randbemerkungen in seinem Handexemplar der Rechtsphilosophie, 1995, S. 394.
Pawlik,见前注,页85-89。
参见储昭华:“法权的逻辑基础与实质”,《哲学研究》2007年第7期,页76。
Vgl. Hegel, Philosophie des Rechts: Die Vorlesung von 1819/20 in einer Nachschrift, 1983, S. 96, 100.
Pawlik,见前注,页88。
Vgl. Schild, Hegels Lehre vom Notrecht, in: Die Rechtsphilosophie des deutschen Idealismus, 1989, S. 146 (158 f.).
黑格尔,见前注,页132、136;Pawlik,见前注,页95;王效文,见前注,页188。
Pawlik,见前注,页95以下。
同上注,页150、160以下。
同上注,页96以下。
同上注,页105-112、122以下。
本文此处只是意在一般性地界定合法紧急避险的限度,所以并未考虑具体个案中对法益造成危害的风险程度。此外,出于论述的简便,这里还忽略了当事人承受风险的义务等可能影响社会连带义务范围的具体因素。
Pawlik,见前注,页160以下、163。
Vgl. Jakobs, Kommentar: Rechtfertigung und Entschuldigung bei Befreiung aus besonderen Notlagen (Notwehr, Notstand, Pflichtenkollision), in: Rechtfertigung und Entschuldigung, Band Ⅳ, 1995, S. 143 (166).
Gallas,见前注,页25。
Vgl. K hler,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1997, S. 290.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