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举证时限制度的冷思考

  

  当前,为了解决我国民事审判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境,以法院为主体而进行的所谓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仍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其间,我国法院尝试了多种措施,有的已为《若干规定》等司法解释所确定。加强当事人举证责任,弱化法院依职权收集证据就是其中之一。然而,目前中国普通公民的法律素质、经济条件,公共资讯的开放程度,司法资源的分布不均匀性,决定着当事人直接收集《若干规定》所要求的证据的诉讼成本要远远大于法院直接收集的成本,甚至当事人根本不可能收集到。这种几乎没有环境和制度保障的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强化,会使民事诉讼的判决基础有严重背离案件真实的危险。当大家还未从突然增大的举证责任中适用过来时,如果再附加严格的举证时限制度,去解决并不严重的所谓当事人拖延诉讼问题,只能使我们的民事审判完全建立在“竞技论”基础上,这种近乎必须“下快棋”式的诉讼,效率方面倒是立竿见影,但其与公正审判、正当程序间的关系,尤其与“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司法原则间的关系,值得仔细研究。


【作者简介】
田平安,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马登科,单位为西南政法大学。 
【注释】

R.A.Posnet.An Economic Approachto Legal Procedure and JudicialA dministra tion.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1973.399-451.
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32-36.
陈桂明.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2.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
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226.
沈达明.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下册).北京:中信出版社,1991.170.
龚刃韧.现代日本司法透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149.
日本最高裁判所(1999年12月8日).二十一世纪司法制度的思考——裁判所关于司法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NBL,2000,(1):58.转引自:潘剑锋,杨素娟.日本司法制度改革之评价.中外法学,2000,(6):78.
中村英郎.新民事诉讼法讲义.陈刚,林剑锋,郭美松,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0.
周刘金,虞恒龄.民事举证时限立法再探讨.政治与法律,2002,(2):91.
三月章.日本民事诉讼法.汪一凡,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179.
三月章.日本民事诉讼法.汪一凡,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179.
常怡.比较民事诉讼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97.
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25-26.
有的国家(如法国)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原告申请撤诉需要经被告同意,一旦当事人同意撤诉,法院不得干预。我国并未引入该制度。
陈瑞珙.法律程序价值观.中外法学,1997,(6):47-51.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79-85.
马丁.P.戈尔丁.法律哲学.齐海滨,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240.
陈桂明,张锋.民事举证时限制度初探.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8,(3):84.
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43-44.
按照《若干规定》,举证时限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也可以由法院指定。但在我国“一年官司十年仇”的国情影响下,诉讼的强烈心理对抗性决定了绝大多数民事案件的举证时限只能由法院指定。
张卫平.举证时限制度若干问题探讨.人民司法,2003(3):41.
汤维建.两大法系民事诉讼制度比较研究——以美、德为中心.陈光中,江伟.诉讼法论丛(第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427.
谢怀,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典(译者前言).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3.
姜世明.论民事诉讼法失权规定之缓和与逃避.万国法律(台),2000,(10).
姜世明.论民事诉讼法失权规定之缓和与逃避.万国法律(台),2000,(10).
白绿铉,译.日本新民事诉讼法(译者的话).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14.
松井秀树,新堂幸司.日本的新民事诉讼法.转引自:陈光中,江伟.诉讼法论丛(第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529.
杰弗里.C.哈泽德,米歇尔.塔鲁伊.美国民事诉讼法导论.张茂,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25-126.
F.W.Maitland.The Forms of Actionat CommonLaw(Cam2bridge.1948.2.转引自:徐昕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译本导言).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6.
RoscoePound.The Causes of Popular Dissatis faction with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8Baylor Law Review(1956).转引自.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译本导言).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6.
杰弗里.C.哈泽德,米歇尔.塔鲁伊.美国民事诉讼法导论.张茂,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18.
杰弗里.C.哈泽德,米歇尔.塔鲁伊.美国民事诉讼法导论.张茂,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20-129.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