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社会责任文献检索报告
LEGAL RESEARCH PATHFINDER (Bibliographie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马俊彦
【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文献检索
【全文】
Introduction:文献检索的背景、路径以及目的
1.文献检索报告的背景
当下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公司资本家嗜利的本性使得公司财富的积累伴随着环境污染、地区贫困、劳资冲突、消费者欺诈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公司,是有担当的经济体”正在国内学界日益形成共识,然而关于公司社会责任(CSR)的讨论却出现了两种不好的进路:一种是将其“大词化”,扩张其语义外延;另一种是将其内涵狭义地限缩为“公司的慈善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现当代国内学界关于CSR的讨论其实早在上世纪的美国就有了答案。通说认为,20世纪20年代Oliver Sheldon在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一书中最早提出了该概念,尔后经历了30年代“Berle-Dodd”的哈佛论战以及60年代管理学派以及新自由经济学派公司角色之争,直至80年代Freeman在批判Friedman的“委托关系”理论和自由契约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
在长达数周围绕“公司社会责任”的文献检索练习中,学生发现,全面精确的中外文文献检索是一次复杂而艰辛的尝试,尽管学生有着面对数据库和浩繁资料的辛勤和细致,尽管由于语言的限制学生仅对英美法上以及我国法上的相关制度、理论与案例作一研究(且主要是美国法上的),挂一漏万仍不可避免,尤其是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哲学等诸多学科所共同面临的课题。
经过几周来的练习,学生愈来愈体会到文献检索作为一种现代信息获取的高效快捷途径和实用方法对于课程学习以及科研实务的重要性。当我们埋怨文献资料稀缺时,其实它们触手可得,只是需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检索方式,并深入了解数据库内容的结构和编排。从一个自利的角度看,文献检索的深度和广度可以弥补学生学术天赋的愚钝,从而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和规范性。
2.文献检索报告的路径选择
法律资料文献检索的课题来源于学生在梁上上教授指导下的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关于社会责任期待点的动态模型假说。该论文的核心在于探究公司社会责任的内容及其流变,综合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生命周期理论、福利经济学、公司伦理学、公司生态学、法律经济学等多种分析方法,旨在构建社会责任的动态模型假说以及社会责任的临界点(y点期待)公式。
当将“关于社会责任期待点的动态模型假说”之构想初步确立为毕业论文的题目时,学生有一种惶恐的心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生发现:无论是法学规范分析还是经济学分析方法,都仅仅是社会责任问题研究冰山之一角。若是想让学生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关于社会责任期待点的动态模型真正为大家所接受,除了经受住实践案例的检验,还要加入诸如社会学、管理学、伦理学乃至哲学等多学科的因素考量。如此大规模的交叉学科研究,学生自愧力不能及。也许是机缘的巧合,梁老师推荐学生选修的罗伟老师的法律文献检索课程,在毕业论文写作最艰苦的这段时光,带来了智识上的灵光和方法上的革新。研究与写作,因系统的文献检索而逐渐明晰起来。
按照罗伟老师关于法律文献检索路径选择的纲要,学生在文献检索的路径选择结构中同样包括了中外文的一次资源(Primary Sources)以及二次资源(Secondary Sources)。所不同的是,学生并没有按照罗伟老师在区分中外法律资源的基础上进而区分一次二次资源的路径架构方法,虽然老师的结构很有道理,可以清楚地向读者展示基于不同的数据库而做出的中外文资料检索路径选择,譬如基于北大法宝而做出的中文法律资料检索,基于Westlaw而做出的英文法律资料检索,基于Beck-online而做出的德文法律资料检索等等。学生试图采用先按照一次资源和二次资源来架构文献资料的基本结构,进而按照国别进行路径选择,详细展开检索。理由有二:
其一、更加贴近论文写作和理论研究。与文献检索的研究方式不同的是,论文写作的资料研究在关注资料规范性的同时,更加注重的是“说了什么”而不是“怎么说”(规范格式)的问题,即更加注重文献资料的内容与实质。做出上述结构安排实质上经历了一次对于中外文资料的分析与比较的梳理过程,从而使得资料重点更加突出,检索结果更加实用。
其二、在一次二次资源的内容上,往往存在着一个中外文法律资料的交叉引用问题(且往往是中国学者借鉴引用外国学者的论述)。上述结构安排有利于突出重点,减少叙述上的重复与赘余(尤指交叉引用的部分)。此外,在中外文资料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学生还发现,一些知名学者在引用外文资料上同样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现象,譬如不加引注、错误引注、前后不一致等问题。上述结构安排也有利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增强论文的规范性和引用上的精确度,避免“以讹传讹”的现象发生。
此外,参照罗伟老师旨在提炼检索语言的5W分析法,学生对检索内容做如下安排:
1.1 WHO: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对象。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到利益相关者理论等方面的检索,检索词诸如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级利害关系人团体(Primary Stakeholder Groups)、二级利害关系人团体(Secondary Stakeholder Groups)、股东(Shareholder)、供应商(Supplier)、消费者(Customer)、雇员(Employee)、社区(Community)、管理者(Manager)、政府(Government)、其他利益团体(NGO & NPO)等等。
1.2 WHAT:什么是社会责任?公司社会责任的内容有哪些?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到中外文相关文献的检索,检索词诸如公司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公司权力(Corporate Power)、公司管理者信托(Corporate Manager Trustee)等等。
1.3 WHEN:公司在什么阶段应承担社会责任?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到公司生命周期理论等方面的检索,检索词诸如公司生命周期(Corporate Life Cycle)(Enterprise Life Cycle)、导入期(Thanks period)、成长期( Permanent period)、成熟期(Maturity period)、衰退期(Recession)、自由企业体制(Free Enterprise System)等等。
1.4 WHERE:公司在什么范围应承担社会责任?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到公司生态学、公司伦理学以及社区责任等方面的检索,检索词诸如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商业伦理(Business Ethics)、组织生态学(Organizational Ecology)、综合性社会契约(Integrative Social Contracts)、当地社区(Local Community)等等。
1.5 WHY:为什么公司应承担社会责任?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到相关的法条、理论依据等方面的检索,检索词诸如公司的社会回应(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veness)、CSR的一次资源检索、利他主义原则(Philanthropy Principle)、信托原则(Trusteeship Principle)、越权原则和能力外行为理论(Ultra Vires Doctrine)、直接获利原则(Direct Corporate Benefit Doctrine)、经营判断法则(Business Judgement Rule)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