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概念是公民居住权研究的基础性问题,也是研究开始的前提。我国关于住宅概念研究的一个特殊性在于,传统和现代的居住权利混杂在一起。西方经过长期的发展,对传统的居住类权利,如住宅不受侵犯、住宅所有权,已经有了充分的研究,也已经形成了共识。因而,西方学者的目光多数放在了住房权也就是适足住房权上。而我国因为历史的原因,在传统居住权利还未得到解决的基础上就面临了当代社会的新问题。新旧权利混杂在一起,增加现象的复杂性,也提出了理论上的迫切要求。
宪法中的住宅是个极富魅力的概念。它从通识中的住宅概念出发,又远超出了我们一般所认为的住宅形态。它变化多端,根据不同的需要添加上相应的外延。但是无论其外在形态如何变化,其基本精神是明确不变的,即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保护。
【作者简介】
廖丹,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
【注释】卢卫:《解读人居—中国城市住宅发展的理论思考》,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闫凤英:《居住行为理论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年版,第58-59页。
参见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城镇居民住宅资产、家庭财产与消费支出研究》,引自http://www.chinazfwg.org/yjbg/html/?346.html,2010/5/9
[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1页。
[日]石井紫郎:《财产与法——从中世纪到现代》,载《基本法学(3)——财产》,岩波书店1985年版,第4页。
尹田:《法国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页。
[美]路易斯·亨金:《宪政与权利》,强世功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54页。
Entick v.Carrington and Three Other King’s Messengers,reported at length in 19 How.St.Tr.1029.
Boyd v.United States,116 U.S.616,6 S.Ct.524(1886).
王秀哲:《隐私权的
宪法保护》,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Katz v.United States,389 U.S.347,88 S.Ct.507(1967).
参见张春霞:《限制与保护:刑事诉讼中的隐私权》,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Katz v.United States,389 U.S.347,88 S.Ct.507(1967).
[日]阿部照哉、池田政章、初宿正典、户松秀典编:《
宪法》下册,周宗宪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2页。
[英]克莱尔·奥维、罗宾·怀特:《欧洲人权法原则与判例(第三版),何志鹏、孙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7-308页。
[奥地利]曼弗雷德·诺瓦克:《民权公约评注—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毕小青、孙世彦主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01页。
林来梵:《卧室里的
宪法权利》,载《法学家》2003年第3期。
王宏哲:《住房权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40页。
[法]哈特穆雷·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
参见金俭:《中国住宅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