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文化概念,其深层上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是人类对于解放的期望。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主张“他人的人道主义”和智性论,重新发掘人的潜能,继续解放人类的文化智性,人性由此被赋予了一种新的使命。现在,后现代主义者对社会展示出更广泛的关注焦点,诸如人权、女权、生态、污染、环保等人们所面临的生存困惑。应该说,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到来已成为人类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在我国,曾有一位资深的学者打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方:“对中国人来说,现代派就像一架迟到的班机,而后现代则像一架早到的班机,它们现在共同拥挤在中国这个大航空港里。”[4]不论是迟到的还是早到的,毕竟它已经来到了中国。当然,后现代主义和它之前所有的意识形态一样,也终将被新的主义(如有学者所称的后后现代主义)取而代之。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任何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不可能存在一个纯一的主义,往往各种意识形态是并存的,就如同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甚至还有前现代主义和后后现代主义并存一样,它们既共生而又此消彼长。就中国而言,不管人们如何理解后现代主义,“后现代”都不应是对现代人本主义的扬弃和否定,现代性的根本特征依然没有过时。[5]中国仍处在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
1.人本主义与法国的结构主义
西方现代主义概念的基本要素有这样两点最不能忽视:一是人类中心主义,强调征服自然的世界观;二是个人中心主义,强调个人尊严和自由的价值观。二者的区别在于:人类中心主义是就人类与宇宙自然的关系而言,个人中心主义是就个人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在哲学上,对人本主义的概念存在多种理解,其基本含义是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做万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本。所以,人本主义包含人类中心主义和个人中心主义,但“现代性”的个人中心主义对抗的是专权统治,向往的是个人解放和个人本能的解放,它与征服和统治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不能完全等同。当人类中心主义因能源和资源危机、生态和环境破坏而越来越多地遭到抨击和唾弃时,个人中心主义的存在基础并没有发生动摇。至今,现代主义的根本特征仍然是个人中心主义,它意味着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意识、个人独立、个人自由、个人价值得到充分的肯定,“平等”、“民主”、“自由”、“人权”等伦理要素和观念成为个人享有的天然的和不可剥夺的权利的内容。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思想界出现了一股很具声势的反人本主义思潮,其中法国的结构主义就是这一思潮的主要代表。
反人本主义现象的出现,不仅与西方思想界关于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主体与客体、“我思”与“存在”、主体哲学与系统理论等基础哲学问题的长期争论有关,而且与现实社会中尊崇自然、回归自然的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民间情绪有关。在与人本主义对立的理论观点中,结构主义可能是一支最为突出的流派。结构主义最初在法国流行,继后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结构主义作为分析文化与社会现象的研究方法,试图帮助人们从生活中的混乱的表象中,揭示出隐藏其中的完整结构,即一事物中各种元素之间的潜在关系。结构主义坚持科学和意识形态之间的“认识论断裂”,并作为科学主义的典型,否定人的主体性,反对人性自由、人性解放。从对结构主义最集中的观点加以分析,我们发现,结构主义思想家反人本主义的出发点在于:把人从“自然界的统治者”和“意义的唯一合法的指定者”的宝座上拉下来,“结构主义把人归并到自然之中去”,认为人类只是自然这个“结构”中的普通一分子,应与自然万物平等共存、和谐共处。[6]在大多数结构主义的主张中,并不反对现代人格平等、自由、尊严等伦理价值的存在。德国学者海德格尔是反对人本主义的,他谴责任何停留于人这个存在者而不回溯到存在本身的哲学为欠缺基础的哲学,但他不排除对人作为最具价值的存在者的尊重,只是将这种尊重的伦理观附着于其上的主体形而上学。可见,这些学者所反对和担忧的是人类中心主义给人类生存带来的“现代化世界的危机”,是那些颓化为享乐主义又导向虚无主义的极端个人主义者给世界带来的深重焦虑。应该说,后现代主义主要批判的是人类中心主义,其关注的中心已从人类自身移到自然万物,进而出现“宇宙中心主义”或“宇宙伦理”。在此意义上,这场由后现代主义特别是由结构主义引发的争议,并没有使现代人格的伦理价值受到低毁和限制,而其内容将会更加完善、更加丰富、更加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