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后现代主义对人格权理论研究的启示及其引发的思考

后现代主义对人格权理论研究的启示及其引发的思考


马俊驹


【全文】
  

  后现代主义是一场思想运动,也是一种时代哲学,它既是对现代哲学的反思,也是对后工业社会的回应。后现代主义学说众态纷呈,表现形态扑朔迷离,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它作为当代一股文化思潮和思维方式,必将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后现代主义并不是突然出现的,也没有一下子展露它的全貌。19世纪,哲学界出现了两个独立的声音,一是丹麦学者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Kierkegaard)对黑格尔体系的批判和他的“主体性理论”,二是德国学者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解构主义和生命哲学,后来演变为20世纪的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萨特(J-P.Sartre),他从“意识的绝对自由”出发,断定个人自我先验地或天然地就是绝对的自由的,因而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就成为不可避免。他的名言是“存在先于本质”。这些思想逐渐显现后现代主义的前兆。之后,经过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马丁·海德格尔(Matin Heidegger)、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等一批学者的思想发展和转变,后现代主义思潮得以兴起。


  

  下面,我们列举几位后现代思想的代表人物:法国学者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是一位结构主义者,他否认人的主体性,反对传统的人道主义[1],主张文化的多元论和文化的差异化,还有他对权力功能的历史分析,对权力产生真理、产生知识的揭示,这在当时可谓是惊世之论;法裔阿尔及利亚学者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解构主义,也称后结构主义,所谓解构旨在“解析”或“剖析”某一特定的命题,以发现命题当中的矛盾因素,是一种从内部分析问题的方法论,并非“建构”或“拆毁”任何类型的客观真理,他所批判的对象是无条件的、非相对的或无对立者的真理;德国学者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认为,人的基本特征在于他是世界中的存在。人并非从自我的孤立中通过窗户来看外部世界,他本身就在门外。人在世界之中,因为他完全处于存在之中。存在本身意味着置于自身之外,超越自身。我的存在并不是某种发生在我的皮肤之中的东西,而是延伸于一个场或者领域,即其所关注的世界。德国学者海德格尔把这个存在的场称为“此在”(Dasein);[2]还有一位美国学者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他是一位新实用主义者,其思想属于一种不可知论。他对布鲁门贝格(Blumenberg)、尼采、弗洛伊德和戴维森的观点进行总结时,说过一句名言:“我们应该向前迈进一步,不再崇拜任何东西,不再把任何东西视为具有准神性(quasi-divinity),我们应该把所有东西——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良知、我们的群体一都视为时间和机缘的产物。”[3]他以“解释学的实践家”的面目出现,倡导开放、平等的“对话”和沟通,鼓励人们去思考、去感受、去创造,倡导对世界的关爱,克服现代人对世界态度的冷漠。显然,这些思想对于社会的进步、人性的理解具有哲学价值。


  

  就正面评价而言,这些学者善于从现有的理论和体系中发现矛盾,从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文化因素去分析事物的真实性,反对仅从某一绝对的毋容置疑的基点出发就武断做结论的基础主义,运用大量的事实揭露了强权对真理的裹读和对知识的伪造,强调群体对个人影响的重要意义。在他们看来,并不存在什么普遍一般的永恒不变的人性和人的本质。在方法论上,他们拒斥简单化地看事物。在对唯心主义抽象的人的本质展开批判这一点上,他们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殊途同归。但是,我们也认为,在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还必须将那些传统启蒙中有活力的遗产与当代文明结合起来,而不是批判一切,放弃一切。就目前而言,后现代主义的许多观点我们还无法接受,它往往还只是对传统理论的否弃,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去建构和创新,所以对它的任何形式的批判和讨论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没有理由去漠视它、低毁它。实际上,后现代主义的那些富有生命力的思想已经伴随着我们进人21世纪。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