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法律信息 | 法律新闻 | 案例 | 精品文章 | 刑事法律 | 民事法律 | 经济法律 | 行政法律 | 诉讼法律 | 合  同 | 案例精选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法律常识 | 司考题库 | 
法律图书 | 诉讼指南 | 常用法规 | 法律实务 | 法律释义 | 法律问答 | 法规解读 | 裁判文书 | 宪法类 | 民商法类 | 行政法类 | 经济法类 | 刑法类 | 社会法类 | 案例趋势 |     
法国不动产公示制度 (上)

  (三)相对效力原则
  相对效力是法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系由法国1955年1月4日法令所明文规定(这一法令对不动产登记制度作了具体、精细的规定)。所谓“相对效力”(effet relatif)原则,是指仅在权利人丧失权利时,权利的受让人方可对该新的权利进行公告。例如,A将其房屋所有权转让给B时,如要求对该转让行为(即B所取得的房屋所有权)进行公告,则A原所享有的该房屋的所有权必须已经进行过公告。亦即在相继公告的一系列法律行为之间,不允许存在任何中断,任何利害关系人均得请求审核权利转移的链条。毫无疑问,在当事人准备从权利人处受让权利时(如欲购买他人的不动产时),这一原则可以为之提供某种保障。但是,由于法国法上不动产公告的目的在于对行为或权利的“宣告”,而非如德国法那样系对权利的“确认”,因此,登记员并不审核有关法律行为的适当性,其所作不动产公告并不意味着可以以之推定权利的真实性,故这一保障被认为仅具纯粹形式上的意义。
  基于相对效力原则,对于提交公证的法律行为,法律要求其必须包括受让的权利在转让前所作公告时的具体资料(日期,卷宗、编号等)。登记员应检查两项文件之一致性。违反此原则的后果是登录申请的拒绝或登录程序的废止。[22]
  
  在不动产公示过程中,相对效力原则的运用使这一过程变得比较简单:受理人(通常是公证人)得以两种方式将有关证书提交抵押权登记机关予以公告:一种是证书的副本(或判决的副本),另一种是抵押登录申请的明细表并附以设定抵押权的法律行为(证书)或判决(涉及法定抵押权者除外)。前述证书应根据法国民法典第2148条的规定向登记员提交。如登录申请未被拒绝,登记员应将之列入登录申请登记薄,然后程序依法律规定继续进行。
  根据法国民法典第2196条的规定,[23]任何利害关系人均得通过不动产卡片副本或节录在登记机关了解被公告的行为,其仅只向有管辖权的机关提交申请即可,对其申请的格式,法律有具体规定。应申请人的请求,不动产卡片的副本或节录应在10日内向其交付。在有错误或疏漏的情形,副本或节录的的瑕疵不影响公示行为的对抗力,但涉及抵押权的情形除外:根据法国民法典第2198条的规定,此种情形,登记员应当承担民事责任。[24]
  总之,相对效力原则是登记员用以拒绝登记的基本依据,同时,行为一经登记,即意味着该行为具有完全的对抗力。此外,这一原则还在实际上强制某些其自身必须对抗第三人的行为予以公告(如财产分割行为、当事人死亡后的证明书等)。
  不过,由于各种权利之取得方式的不同,前述相对效力原则也存在某些适用上的例外,亦即其权利转让的链条得依法被截断:依照1955年10月14日法令第35-1项的规定,当权利转让人的权利系直接根据法律的规定而取得时,相对效力原则被排除适用,其中包括根据取得时效、添附或虚有权与所有权的合并而取得权利等。在此种情形,权利转让人之权利原来应有的公告,实际上为该转让人单纯的声明(意思表示)所代替。(未完待续)
  
  
【注释】  但学者J.B.Grisoni在其《不动产公示及其效果在法国法和瑞士法上的概念》(th.Lausanne,Chablaz,1900;ch.la conclusion,p.257)中指出:“如果抛开其纯粹技术上的差异不谈,法国和瑞士有关不动产公示的立法是惊人的相似……实际上,法国1955年在立法上的改革并不应受到责难……当看到法律行为和权利在公示制度下发生‘弱肉强食’时,何人不会气馁?与这种令人生厌的说法相比较,瑞士民法典的教条主义、应予登记的权利之逻辑分类和数量因其简单明嘹而令人着迷。”该学者希望法国法:1.扩大登记之相对效力的使用范围以避免出现公示登记中所有权让与链条的并列;2.加强先期公告的作用,以使受让人更容易知晓情况;3.确定未予公证的不动产买卖行为无效。(cité par Malaurie )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




法律信息 | 法律新闻 | 案例 | 精品文章 | 刑事法律 | 民事法律 | 经济法律 | 行政法律 | 诉讼法律 | 合同 | 案例精选 | 法律文书 | 合同范本 | 法律常识 | 
法律图书 | 诉讼指南 | 常用法规 | 法律实务 | 法律释义 | 法律问答 | 法规解读 | 裁判文书 | 宪法类 | 民商法类 | 行政法类 | 经济法类 | 刑法类 | 社会法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