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土壤污染修复途径。积极推动全市历史遗留土壤污染问题的解决;加快解决区域性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问题,建立适合市情的土壤修复综合技术路线;以竹山文峪河流域、郧西黄龙山矿区、及其它无主矿区、尾矿库治理、库底清理为重点,开展典型类型污染土壤修复试点。
4、强化生态保护,维护系统稳定。
持续开展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在“一江、两库”所在区域,以稳定水质、保障水量为基础,强化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稳定水生生态系统。“三山”所在区域,武当山、青龙山在保护文化、自然遗产的基础上,强化景区景观生态建设;赛武当、沧浪山、堵河源等自然保护区,肩负生物多样性补给重要功能,重点是稳定生态系统,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对所有的网络系统,强化绿化隔离建设、景观生态建设、生物廊道建设,保障廊道畅通、发挥生态功能。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建立管理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到2015年,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主要生态功能得到改善,生物多性得到保障,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加强自然保护区提档升级建设。提高自然保护区管护能力,完善保护设施,提升主体功能。到2015年,力争50%的自然保护区能够提档升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比例不低于85%、省级不低于80%,实现保护级别、保护能力、主体功能全面提升。
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外来有害物种防治,强化对转基因生物体和环保用微生物利用的监管。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保护,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保障具有秦巴山区、汉江流域特色的地域物种稳定。
强化资源开发的环境监管。充分发挥生态功能区划的引导作用,有序带动矿山等自然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开发等。建立生态监察体系,全面落实企业生态保护与恢复的责任机制,规范开发建设和日常运营活动。着重加强水电等资源开发以及公路、铁路、天然气管道、河库工程、土地整理、山地整理建设的生态环境监管和绿色廊道建设。
(四)全面防范环境风险,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1、建立环境风险防范机制,健全“全防全控”体系。
开展全市环境风险源调查摸底。对全市饮用水水源地、“一江、两库”、市城区及各县市重点区域的环境风险源进行综合调查和评估,确定环境风险高发区域,建立重点监控企业名录;针对不同风险区域的风险源建立动态数据库,实现全市范围内环境基础信息、风险防范及应急的信息化管理,做到防控有序。
实行风险全过程管理。将环境风险纳入全市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等环境管理体系;做到环境风险防范设施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将限期治理、竣工验收等各项管理制度延伸至环境风险管理的全过程。
建立风险防范与应急体系。逐级分解全市各风险区域的风险责任,提出相应防范措施,构建市域范围内的风险防范体系;依托国家、省环境风险应急体系,重点建好市、县两级应急指挥平台,形成政府、主管部门、企业联动的响应机制;在市城区、丹江口市率先建立环境应急物资库,强化环境应急处理能力建设,与各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形成联动机制。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企业突发事件与应急处理制度,特征污染物监测报告制度;全过程监控危险化学物品等高环境风险物资的存储、运输、使用;高风险企业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或搬迁,不具备整改条件的,坚决予以关停。
明确政府责任,逐步建立损害赔偿机制。将有效防范和应对重大环境风险事件纳入各级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在全市逐步推行环境污染问责、保险制度;促进环境污染责任追究和赔偿工作纳入法制化程序。
2、综合提升监管水平,保障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加强放射源的安全监管。严格《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审核换发工作,重点加强对辐照装置、工业探伤放射源和Ⅲ类以上放射源的安全监管。确保放射源应用单位辐射安全许可证持证率达到100%,辐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
强化电磁辐射设施环境保护工作。健全和规范各级电磁设备设施,逐步建立电磁辐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对变电站、广电、雷达设备、移动通讯基站等电磁辐射的监管,确保电磁辐射平均水平不超过国家限值。
健全核与辐射管理体系。加强核与辐射环境监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全市辐射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辐射事故应急管理,提高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能力。
研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竹山、竹溪、郧西等存在放射性伴生矿地区,开展伴生矿辐射本底调查和重点伴生放射性污染源污染防治专题研究、区域饮用水水源地放射性安全本底调查以及重点矿区土壤放射性背景水平调查等。完善放射性废物管理制度,着手研究历史遗留伴生放射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逐步解决伴生放射性污染问题。
3、加强工业固废、危废处置,降低环境风险。
强化危险废物污染源环境监管。以危险废物产生较大、具有急性毒性、二次反应性、易燃易爆性、腐蚀性等特性危险废物的产生单位为重点,加强风险监管,从源头杜绝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处理处置。开展物流领域危险废物监管,促进危废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规范化运营。逐步建立全市性危险废物管理考核制度。进一步规范各类物理化学实验室危险废物等非工业源危险废物的管理。在保证全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正常运行的同时,建设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到2015年,全市乡镇以上所有危险废物基本实现安全处置,农村等偏远地区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置,环境安全风险基本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