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诸多有利条件。一是我市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地域的特殊性和环境的敏感性,决定了全市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国家系列政策叠加扶持,为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二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省级战略,打造国家级生态文明综合改革试验区,环境保护工作进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三是全面实施“一城两带”战略,建设汽车之城、山水之城、和谐之城、生态之城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有利于优化发展布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防止生态破坏,环境保护在引领发展、优化发展、服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四是《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修订)》(以下简称《丹江规划(2011-2015年)》)的实施,为我市进一步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全面加强水源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来了重大机遇。五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环保能力、全面加强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与此同时,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也面临着新的更大的挑战。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与环境容量有限的矛盾、经济转型升级不快与污染减排刚性任务的矛盾、改善环境质量相对滞后与公众对环境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的矛盾、环境监管能力不足与环保任务日益繁重的矛盾将更加突出。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一是高标准带来的高要求。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在即,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压力不断增大。丹江口库区生活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排放的标准提高,城区内源河流难以按功能区达标,整治难度加大;二是硬指标带来的大压力。“十二五”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增加至4项,十堰要奋力推进跨越式发展,经济要保持增长,能源消耗要增加,在持续削减存量的同时,还要不断消化增量,污染减排任务更加艰巨;三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落后,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普遍存在,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亟待加强;四是环境保护历史欠账较多。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不够,雨污不分流,达标运行率偏低。城市机动车尾气、油烟、噪声、扬尘、垃圾处理等污染问题不断凸现,工业危险废物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环保部门自身能力建设严重不足,与国家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差距很大。五是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的门槛提高,需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攻坚。
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打造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服务“一城两带”绿色发展为目标,以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为着力点,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抓手,以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构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安全屏障,为推进十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
(二)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环境优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合理配置资源环境要素,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
以人为本,环保惠民。坚持以人为本,将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等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切实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
因地制宜,分区指导。坚持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考虑资源环境禀赋,分区域实行有差别的环境经济政策。
预防为主,全防全控。坚持源头预防,从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过程落实环境保护要求,有效控制环境污染。
政府主导,合力推进。强化政府责任,落实企业环境责任,鼓励全社会参与,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形成政府、企业、公众相互合作、共同行动的环境保护新格局。
(三)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得到保障,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主要指标是: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比2010年分别减少8.3%(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减少5.1%)、10.5%(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减少9.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10年分别减少8.3%、4.5%。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地表河流省控断面Ⅲ类水质达标率100%,汉江、丹江口水库、黄龙滩水库及全市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全面达标,内源河流消除黑臭;保障城乡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基本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市城区及各县市城区空气质量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超过310天;生态环境指数保持优良。
--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加强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体系建设;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有效遏制因违法排污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
--环境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全面达标,基本实现镇管理、县监测、市应急的环境管理格局;各县(市)及部分重点乡镇建设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专栏一:十堰市“十二五”环境保护指标(略)
三、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