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佛山市委、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

  主要举措: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站在佛山支柱产业核心技术创新前沿、勇于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具有宏观战略思维,能够组织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科技管理型专家;精通国际经济贸易运作规则,能够参与国际高科技竞争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各级政府的科技和产业发展计划,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作为重要的立项和考核指标。在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3+9”重点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等领域,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建设工程,加大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人才梯队的培养力度。建立高端人才库,引进和储备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高端科技人才,重点是国家级专家、留学归国博士、“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力争用五年的时间,使佛山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佛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鼓励领军人才打破所有制和身份限制,聘用“柔性流动”人员和科技兼职人员,自主组建团队,充分发挥他们的领衔作用,在人员配备、设备配备、经费使用等方面给予充分的自主权。鼓励有实力的创新人才团队申请国家和省市的重大科技计划,市、区科技经费给予配套支持。要进一步破除论资排辈现象,加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注重发现具有潜质的青年人才,把他们推向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的主战场,结合实施重大专项、承担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或国际科学技术前沿科研任务,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努力形成多个优秀青年技术专家群体。建立和完善科技带头人,特别是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选拔培训机制、拓宽培训渠道,逐步建立团体推荐、企业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科技带头人遴选制度。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科技带头人到国外研究机构、高校、企业进修深造。创新人才评审机制,促进高层次人才队伍成长。
  4.高技能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造就一支数量充足、技艺精湛、结构合理、爱岗敬业,适应佛山新型工业化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15年,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4.9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为15%。到2020年,技能人才总量达到78.3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为28%。
  主要举措:以增强从业人员职业技能为重点,采取本地学校教育培养、外地学校订单式采购、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办学、企业岗位培训、行业练兵比武、以师带徒、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重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3+9”重点产业基地和十五个重点产业等紧缺专业和技能含量较高的职业中,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为此,重点是大力推动旨在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商品的七大体系建设:建立基本完善、配套、畅通的政策制度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具有培训、认证、评价、使用、交流、保障等功能的职业能力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建立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研发体系;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档次培训网络体系;建立和健全能力为本、绩效考核为基础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信息发布与动态管理体系。要充分发挥佛山高职院、技工学校和各类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基础性作用,发挥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生力军的作用;引导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制定参加技能培训人员的薪酬制度和激励办法,对参加培训人员给予时间安排、经费补助和奖励。财政要加大对技能人才培养引导资金的投入,鼓励运用金融、税收以及社会捐助等手段支持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实施紧缺人才培养政府购买制度,对政府购买高技能人才培训成果补贴。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绩效考核制度。出台佛山市大师、名师工作室成果考核制度。对大师、名师工作室进行跟踪考核,对在传授技艺、开发项目、技术交流等方面成果突出的进行表彰,给予资金上的扶持。开展民间艺术如剪纸、工艺美术、武术等赋有佛山传统文化的从业人员的职称评审。
  5.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围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队伍。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5.96万人。到2020年达到8.07万人,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每个社区主要特色产业至少有2-3名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带头人。
  主要举措:构建市、区、镇(街)三级联动,农科教相结合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利用多种培训资源,特别是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各级教育(职业)培训机构、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科普组织的作用,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大力开发和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由人社管理部门负责及指导,力争实现每年千名农村人才技术职业培训、千名农村实用人才学历教育和1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定向和引导性培训。改进和完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评选管理工作,由人社管理部门牵头,每2年评选出一批能够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骨干农村实用人才。鼓励专业技术人才以多种形式到乡村基层服务,建立卫生、教育等专业技术人员到镇(街)工作一年的制度。通过国家补贴政策,职称与职级相挂钩,鼓励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参与职称评审,从而提高农村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6.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6533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8214人。
  主要举措:构建由组织部门综合协调,人社、民政、教育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司法、卫生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密切配合的社会人才工作格局。积极探索街道、社区落实“党管人才”方针的方式方法,整合全市政府机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街道、社区人才服务站(所)。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推进社区管理和服务。加大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力度,选送一批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培训学习,提高社会工作人才综合素质。建立社区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将人才工作列入专职党群工作者职责进行考核。制定完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公益性社会团体和民办社会服务机构,拓展社会工作人才施展才能的空间和舞台。
  四、体制机制创新
  (一)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1.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
  目标要求: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社部门强化职能,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主要任务:重点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提供服务的工作,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为一切有志成才之士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建立人才工作的领导体制。坚持和实现党管人才,必须按照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创新人才工作的运行机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创新人才工作的方式方法,整合工作力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基础性作用,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导向的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机制。拓展人事人才服务领域,打造服务平台。建立人才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度。要把人才工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将人才工作情况作为领导干部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
  2.改进人才管理方式。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