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防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进行办公室安全介绍,使员工了解办公室位置、周边区域信息和主要的安全风险等;
对员工进行监控系统、报警、门禁系统等物防设施使用培训;
采用适当的门禁管理程序;
严格钥匙管理;
严格控制前往管理层办公室和房间的出入口;
内外部的警报系统;
安装 CCTV(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监视办公区域;
准备好避难所;
设置备用的独立出入通道;
部署保安并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 。
(3) 通信
通信防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谨慎对待来自陌生人的“打错电话”或主动联系的电话(包括女性);
接电话时,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及其他社会安全敏感信息;
避免在电话中或公开场合谈论出行计划及其他社会安全敏感信息;
意识到与酒店来往的电报和传真内容将被陌生人获知;
出发前,通知目的地人员并届时与相关人员确认平安到达;
事先约定好恰当的暗语(在交谈或书信中用于指示是否处于胁迫状态);
使用可靠的方式确保公司知晓你的行程变化;
将自己的联系电话告知你所在部门的人员;
住所和办公室应张贴应急反应流程,为员工提供应急联络卡;
关于邮件、计算机等使用中的安全管理要求。
4.3.5 沟通交流
每个现场作业项目应保障和上级管理机构有至少两种不同的联络方式,现场作业的每个独立班组或单元都应至少有一种与基地或其他作业控制中心联络的方法,沟通方式应符合当地有关规定。
公司与员工应通过各种会议、隐患/威胁报告、“热线”、信息发布等沟通机制及时和有效地交流安全事务,员工要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各项社会安全管理活动,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了解安全风险管理的员工代表和管理人员任命;
参与制定和评审安全管理的政策与程序、项目安全管理计划等;
了解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安全威胁,及任何因安全造成的影响和变化;
了解并遵守安全管理的运行控制规定和人防、物防和技防的资源配置;
参加公司组织的有关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演练、专项检查和审核等;
按照公司有关安全事件报告与调查的要求,及时报告发现的潜在威胁和
各种安全事件,并积极参与突发事件的应对。公司应按照纠正措施和跟踪关闭的有关要求,指定负责人员记录和分析发现的问题,落实各项风险处置措施并及时反馈问题整改状态。在驻在国(地)作业时,公司应组织员工学习掌握当地宗教、文化和习俗,遵守驻在国(地)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宗教、文化和习俗,并通过资助或捐赠等灵活的社区援助项目,努力建立良好的社区关系,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确保在发生安全事件前后能得到当地政府、部落、社区的援助和相关信息。
4.3.6 境外人员危机应对
国别、地区、环境不同,员工个人面临的安全威胁也不同。良好的个人安全意识、低调的行为举止和恰当的应对将极大地帮助员工化解各种安全威胁。
(1) 个人安全意识
员工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安全意识,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熟悉并遵循项目安全管理规定;
对陌生人始终保持警觉;
避开易发生冲突的区域;
了解安全地点以应对突发状况,如朋友住所、酒店、大使馆、警察局;
了解当地安全信息如大选、游行、犯罪、暴乱等,了解当地新闻内容和媒体联系方式,但要尽量避免与媒体的接触,除非商业需要;
避免在公开场合谈论旅行等活动计划;
向可靠的当地居民和当地大使馆咨询安全建议;
避免在不熟悉的地方约见陌生人;
习惯性地锁好房门和挂好防盗链;
熟悉紧急逃生通道;
在他人进入房间前通过门上的窥视孔确认来访者;
避免向他人透露不必要的信息,确信让可靠的人知晓自己的行程;
不在公共场所翻阅地图;
妥善保管敏感信息和文件,如护照等;
在到港和离港时提高安全警惕;
夜间,不要在灯光昏暗的区域步行;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结伴出行,两辆车远比一辆车外出安全,必须步行外出时一定要结伴而行;
在受保护的区域内停放车辆,进入未安排人员看管或无保护措施的车辆前要进行搜查;
在行车途中要关好门窗;
尽量让车辆处于启动状态且靠近建筑物的入口,如果对所在环境不熟悉要事先让车直线行驶,在确信车辆已经到达并可以安全离开之前要留在安全地点。
(2) 员工行为要求
员工要行为低调,避免成为犯罪分子关注目标,如:
使用良好且不引人注意的行李箱,精美的行李箱易引起犯罪分子的注意;
小心标记好行李,写好姓名和当地住址,避免使用公司名称;
了解并遵守当地风俗习惯,行为举止、穿着打扮尽量入乡随俗,以免引人注意;
使用当地货币且持有小额零钱;
避免露出现金、昂贵的手表、首饰和其它表明是高级管理人员或外国人的物品并尽量减少现金的携带;
不要在街上暴露相机、现金或个人文件;
尽量使用当地主流车辆。
(3) 日常出行要求
公司员工日常出行要严格控制须知范围,经常变化并最大化减少规律性行程,例如:
使用不同车辆并且经常改变乘车地点;
经常不定时的变换路线或出口;
尽可能地在最后时刻预定好房间;
改去不同的餐馆就餐;
尽量考虑不同的着装;
不定期改变文娱活动时间等。
(4) 安全威胁应对
面对各种突发安全威胁,员工冷静恰当地应对将有助于当事人化险为夷。同时,不定期的实景模拟培训和演练也将有效提高员工应对各种复杂安全事件的自信心,从而大大降低伤亡几率。员工面对不同威胁时,可分类参考如下措施。
1) 抢劫盗窃
员工面对抢劫盗窃时可参考如下措施:
尽量满足对方要求,如金钱、首饰、手表等;
为了安全起见,没有十足把握,生命没有受到威胁之前不要试图反抗,要设法尽快脱身;
如果情况恶化,应采取让对方分身无暇的方法立即脱离现场,如将现金散落在地上;
直接进入避难所或安全地点;
在避难所或安全地点向警察局报告。
2) 车辆劫持
员工面对车辆劫持时可参考如下措施:
立即对形势进行判断,并决定停车还是迅速逃离;
在多数情况下,停车并且交出财物是明智的选择;
不贸然采取抵抗行动,不做任何突然的动作;
将手放在劫持者可见的地方;
迅速遵从劫持者的指令;
要表示出自己没有任何威胁且很顺从;
要从速、准确地报告该事件。
3) 劫机
员工面对劫机时可参考如下措施:
保持克制及警觉,进行心记;
除非生命受到威胁,避免与绑匪目光接触和对抗;
如果事件拖而不决,要接受给予的食物;
注意紧急出口情况,仔细听从劫匪的指令;
如果情况恶化,要对自己可能遇到的问题或要采取的行动做好心理准备;
在救援行动中,要注意藏身,听从所有指令,不要突然动作,要使手臂放在可见的地方并做好受到粗野对待的准备;
要表示出自己没有任何威胁且很顺从;
要从速、准确地报告该事件。
4) 民众骚乱
员工面对民众骚扰时可参考如下措施:
尽量避开大型集会,如果你正在开车,要尝试转向离开。如果不能驶离该路线,将车停靠在路边让示威的人群过去,停靠时锁上车门,关好车窗,不要熄火;
要对可能发生的道路封锁有所准备;
如果遇上游行示威:立即远离该区域,去附近的大型商店或酒店避难,立即通知同事。
5) 绑架
如果预防失败且已经被绑架或劫持为人质,震惊和恐惧会随之而来,此时迅速恢复镇定至关重要。作为人质,应谨记:
保持镇定。如果已经被劫持,接受现实,举止谨慎;
对被劫持后的恐慌要有思想准备,认清现实并且在精神上接受目前的困难处境;
当有人为你治疗伤病时,要接受并真诚地与他们进行交流;
即使食物很差,也要接受给予的食物;
要尽量在绑匪心目中降低你个人对于公司的重要性,做到谦而不卑;
永不放弃获救希望,保持积极乐观情绪;
即使呆在狭小的空间里每天也要进行体能锻炼;
制订一个包括饮食、锻炼的每日活动计划并坚持不懈地进行;
利用好绑匪提供的便利,例如书籍、报纸或者广播。如果没有,可尝试提出此类要求;
小心留意你身边的环境以及绑匪的行为细节;
即使生活在脏乱的环境,也要尽量保持整洁并适当地要求绑匪提供洗漱用品;
与绑架者友好相处,表现出一些幽默感是非常有益处的,尝试向他们分享你的经历以争取他们的同情,但同时需小心谨慎,不随便同情绑匪的犯罪理由;
不要对绑匪做无用的抵抗,要认识到你在他们的掌握之中,服从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
交谈不要涉及争议话题,例如政治信仰或革命问题;
不要透露对绑匪可能有用的信息,例如其他行政人员,你的家庭以及公司安全问题等;
不要卷入暴力或口头攻击;
不轻易尝试逃脱,除非你的计划有很大的成功几率;
努力记录时间;
相信你的直觉,要坚信公司不会抛弃你;
不要轻易相信你所听到的,对待人和事要采取谨慎怀疑的明智态度;
不要期望会被立刻释放,思想上要做好长期吃苦的准备,也许是数个月或更长的时间;
不要让自己的想法被绑匪左右,尝试取得对方的尊重。
6) 检查站
员工面对检查站时可参考如下措施:
携带所有有关旅行文件并有序存放;
关好车门、窗;
在检查中要迅速对形势进行评估,并且做出回应;
要有耐心、礼貌和合作的态度并保持警觉;
做好离开的准备,发动机保持启动并挂于合适档位;
避免使用贵重物品进行贿赂;
夜间途经检查站时,车辆要关上前灯并打开内部照明。
7) 路边炸弹
路边炸弹正式称呼是“简单爆炸装置”,英文简称 IED(ImprovisedExplosive Device),一般是武装分子采用未爆弹或炸药因陋就简组装而成。其作用是设伏、破坏、杀伤、阻滞目标。如针对人员目标,武装分子一般会在爆炸装置中加入铁钉、钢珠等;如针对车辆目标,则加入易融化金属芯、金属锥等并加大药量以及进行弹体形状改装以增强爆炸的杀伤力。路边炸弹可采用压板、绊绳、手机、PP 机、洗衣机定时器、自动车库门摇控装置、磁力和红外等方式进行引爆,但随着防范措施的加强,路边炸弹伪装和引爆方式也在不断改进。避免被路边炸弹波及的参考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面:
最大化地减少陆路旅程;
保持行为低调,尽量乘坐当地主流车辆并限制车队规模;
减少与武装分子袭击目标在公共场合的接触并尽量避免同行;
合理制定行程时间并派出先导车辆;
高风险路段要乘坐装甲车辆并严格穿戴安保用品如头盔、防弹衣等;
车队行驶时,使用无线电干扰装置并保持安全车距;
严格控制行程安排“须知”范围并最大化地减少规律性行程;
发展忠诚可信的当地员工并谨慎使用;
保持良好的社区部落关系,不结怨、不树敌并扩大信息获取渠道;
如遇袭击,不要停车查看,立即脱离危险区域。
8) 车辆伏击
保证车辆的前进畅通无阻是最重要的,可采取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尽量避免前往被封锁的道路;
尝试调头离开事发现场;
假如车辆不可能停下,尝试强行通过。
9) 交火
员工面对交火时可参考如下措施:
趴在地上,隐蔽行动并观察周边当地人;
如果正在开车,可以的话一直开过去,如果不可以,从背着开火的一面下车并隐蔽;
谨记,看不见交火并不表示安全。
10) 武装冲突
员工面对武装冲突时可参考如下措施:
立即俯身寻找遮盖物,不要奔跑。盲目奔跑只会增加重要部位如头部被击中的可能性;
如必须移动,采取匍匐前进或者打滚方式,尽可能地保持低位,贴近地面并使用可以一切可利用的遮蔽物;
如看到即将爆炸的手榴弹等爆炸物品接近自己且又无法躲避的情况,应平躺在地上,双脚和双膝紧紧贴在一起,将脚底朝向爆炸物品位置。因为爆炸将以爆炸物品为中心向外呈圆锥形释放火力,在这种姿势下,鞋、脚和腿会保护人体的其它重要部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伤害;
冲突中,手臂要始终保护好你的头部、胸部等身体重要部位;
安全人员在冲突中并不能将你和攻击者有效区别开来,所以,在冲突的任何时候都不要试图帮助他们,以免造成误伤。如果没有听到站起来的命令,应一直保持平躺。
11) 行为侦查
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侦查,有助于发现监视行为:
改变车速,同时注意后方车辆的动向;
频繁停车;
在路边或弯道处突然停车;
驶入车道和停车时注意周围车辆动向;
突然加速,然后减速或者停车;
将车调头或停车。
12)避开监视
员工为避开监视可参考如下措施:
不要停车,将车开到最近的安全场所;
尽量规避嫌疑车辆,避免超速;
检查门窗是否锁好;
走高速公路或者快速通道,不要走小道;
不要使用方向指示灯。
4.4 场所安全
4.4.1 概论
境外中资企业和人员的常见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场所包括营地、办公场所和住所等。这些场所共同体现出封闭性的特点,即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人员不得出入场所或其中特定部分,财产也不得被带出场所或其中特定部分。
场所安全管理是指通过有效地组织各种控制手段,以可持续改进的方式,将针对境外中资企业生产、工作和生活场所中人员和财产的风险控制到可接受程度的过程。
在规划场所安全管理方案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应当符合当地法律法规对各项控制措施的特别许可、技术指标等合规性要求。
要充分考虑场所的封闭性特点,严格设定、划分和管理场所及其各部分的出入和活动权限。
要对场所及其各个分区进行分层控制,确保任何一个威胁事件的攻击过程都会遭遇数层控制措施的依次处置,直至威胁终结。
要依据对象和风险的等级不同,采取多种控制措施进行有效集成,确保不同控制措施之间的有效衔接,以及整体控制措施的成本有效性。
4.4.2 管理控制
境外中资企业应将场所安全管理的目标纳入生产经营管理的整体目标之中,作为整体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要在决策层面、管理层面和执行层面设立专门的场所安全管理职位,直接向同一层面的最高负责人负责,有条件的公司或项目还应当在不同层级设立相应的安全部门,作为各级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机构。安全管理专职人员应具备场所安全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
在境外项目全体人员中,按照不低于 1:25 的人数比例,并考虑人员自身素质以及部门和专业分布等因素,选设场所安全管理员。
场所安全管理员需接受安全管理负责人或安全管理部门的指导、协调和指挥,接受持续的专门的安全培训,在日常防范工作和应急事件处置中发挥核心作用。
对所有的新入职员工或岗位调动员工,要进行充分的入职培训,包括业务培训和安全培训。
4.4.3 营地安全管理
在选设营地等场所时,应寻求业务需求和安全要求的最佳平衡。
(1) 场地选择
理想的位置应选择在具有开阔地面的高地。避免营地遭受武器火力攻击,便于发现和监控任何形式的入侵。
营地的位置应远离主干道,为来访者提供充裕的停车位。停车区域必须选择在入口岗哨的监控视线内。空间要足够大,并满足如下要求:
周界栅栏以外 100 米的“武器火力区”内不允许出现建筑或居民区。
员工的住宿活动房、野营房等要保持安全间距,可根据风险等级进行调整,但不得小于规定的防火间距。
帐篷或棚屋要保持安全间距,可根据风险等级进行调整,但不得小于规定的防火间距。
用于办公的活动房、野营房等要保持安全间距,可根据风险等级进行调整,但不得小于规定的防火间距。
在关键区域要配备监控设施,如发电机和通讯设备所在区域。
满足作业队伍作业和生活的需要。
满足营地所有车辆的停车需要。
(2) 一般设计和规划
按照常规,营地的保护措施应包含多层安全防护:
营地临近的社区作为第一道防线,应与当地社区保持良好的关系,以提供早期风险预警。
周界作为第二道防线,可设计为栅栏、围墙或其他类似的设施;栅栏或围墙的监控措施可以通过肉眼巡查、闭路电视或者声控报警等手段实现。第二道防线的目的是防止闲杂车辆和路人的接近。
第三道防线由内部设施和建筑物组成,它们的周围可以设置栅栏或者围墙。
第四道防线为建筑内墙以及上锁的门和窗。
最后一道防线为房屋内部的门以及应急避难设施。同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根据风险级别,配备相应的保安人员,为保安人员配备警械、报警器、视听设备等,并设置机械或电子的进出控制系统等来辅助保安人员实施防护。
如果可能,可以请求警察、军队等当地国家司法机关提供更高级别的保护。
组建快速反应部队,在必要时可对岗哨和巡逻队伍进行支援。后备保安力量要有足够的灵活性,充足的资源和武器弹药配备,以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所有保障措施的功效取决于所用材料的质量、材料使用的方式、保安力量的资格和能力,以及现场管理层与当地相关安全部门、机构之间的关系。
对于整体安全目标来说,管理者与所雇用员工,现场与当地社区之间保持良好关系非常重要。
(3) 进入路线
独立设置一条通往营地的进入路线,尽量少使用路标。在来访者访问之前给他们提供带有标记的地图,用坐标位置来告诉他们从哪离开主干道,从哪进入通往营地的道路。
为了对正在靠近营地的车辆或者行人及早预警,进入路线应处于营地周界周围的岗哨监控范围内。该路线应与主入口形成一定角度,这样可以使入侵车辆在进入之前被迫减速和转弯。在主进入路线中,入口一定距离处应设置机动车缓冲装置,可设立车障或者一连串的减速带。
(4) 规划
营地规划图如图 4.4-1(略),规划所包含区域定义如下。
外 区──公共地带。
绿 区──位于营地周围的受一定程度保护的作业区。
限制区──营地周界外部,包含从营地周界的视线以内的外部环境以及需要巡查的基础设施的保护区。
保护区──营地周界,以营地周界为界,该区域包含栅栏、地面和大门。
核心区── 关键资产或者营地作业必需区域,该区域需要被保护。
图 4‐2 营地规划图 (略)
(5) 周界栅栏
如果风险级别高,那么在总设计中针对周界安全的设计需要使用自然屏障、栅栏、地貌或者其他物理的、心理的边界以便向营地的来访者显示安全区域。
在理想的情况下,周界的边界应该是直的,以便能连续地观察到来访的人。整个营地只能有一个入口,在此处控制所有人员的进入。营地应设置一个应急出口,一旦内部出现紧急情况,必须保证所有的人员和车辆都能迅速地撤离,设计应急出口时应考虑不易从外部被发现和进入。除自然屏障外,周界栅栏外100米以内的植被需要清除以保持良好的视线。在营地周围需要建立高约两米的互连金属栅栏,并在这些栅栏顶部设立高约一米的带刺铁丝网或者在底部设置蛇腹形带刺铁丝网。
举例说明,如图 4.3。(略)
图 4‐3 营地周围栅栏图 (略)
大门的安全等级不能低于栅栏,必须做到能够对车流进行控制,比如通过使用简单的可升降横杆等。
如果以上建造标准既不可行,也不经济,或从安全等级上看没有必要,也可选择另一种提供相同保护措施的方案。该方案将会使本地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充分发挥天然的地形、护坡或地貌等优势。在沙漠和半干旱环境,易于建造护坡和壕沟系统,也能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壕沟应处于障碍物的外层,约为一米宽半米高。护坡主要由护道和蛇腹铁丝网构成,护坡至少要有两米高底部三米宽,蛇腹铁丝网需为三层结构,置于护坡边缘,用于固定铁丝网的高两米的支柱之间的最大间距为 5 米。支柱周围单个带刺铁丝网与蛇腹形铁丝网的每个线圈相连。具体设计见图4-4。(略)
在这里至少需要四个警戒塔。警戒塔应能控制四周的环境并且能进行 360度观察,塔间的最大间距为 250 米。根据不同的地形,如波浪形,对间距进行适当的调整。塔与塔之间应能相互支援,一旦出现情况,塔的位置应有利于相互迅速增援。为便于将塔移动到其他地点,警戒塔应该独立设计。如果这点不能实现,则有必要在护坡的顶部放置沙包“掩体”。
图 4‐4 沙漠和半干旱环境防护设施设计图 (略)
(6) 通道控制
仅设置一个主公共入口。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外部大门应处于关闭状态。在安全没有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以及其他监控系统、巡逻系统、入侵探测系统都就位的情况下,可不关闭外部大门。
在主入口处需要对所有的机动车辆进行检查,核查驾驶人员带照片的 ID 卡如本地执照、护照或者类似的身份证件等。另外,发放必要的通行证来控制载货车辆的外出。
人员的出入控制应采用带有保安控制的“通行系统”进行身份识别。来访者的车辆不允许停留在营地内或者入口对面。在接待者允许其进入营地之前,所有的来访者必须暂时停留在岗哨处,如需停留,来访者必须一直有人陪同,陪同者必须对来访者的全过程负责。
在高威胁风险区域,警戒塔必须能够观察到通往入口的道路。并且应在车辆检查站之前的路段设立一连串的车障和减速坡。为了控制所有的出入,并对其进行检查,检查站应位于两个出入控制系统之间,并设置在接近第一个出入控制系统的地方。
(7) 照明
可采用如下几种照明系统。
周界照明:周界照明应使得保安和巡逻队伍能够发现试图攀登、破坏周界的人员。
检查站照明:为了给人员、车辆的检查提供充足的照明,大门附近的整个区域需要安装充足的照明系统。
区域照明:为了照亮大面积区域,灯具可被安装在临近的建筑物或者特殊立杆上。
灯具的类型和安装高度取决于所要照明的区域。
泛光灯:泛光灯可以照亮不易被发现的区域。
(8) 避难所
避难所的建造目的是当营地遭受攻击时,为人员提供人身安全保障,例如一个可拖动的营房。所有避难所的门应安装能从内部上锁的锁定插槽,并可以控制基地警报器。所有避难所内部需要存放未开封的水、食物、通讯和医疗设备等应急物资。
(9) 水电设施
发电机或配电箱是最重要的设施,其他设备均依赖其提供电力,因此需要对架空线路进行巡查和监视。
变电器往往会成为攻击目标。如果变电器位于建筑物之外,应在其周身覆盖金属网或在其外部安装金属笼,并安装警报器。总开关应设置在 24 小时有人值守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