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人性的两个层次与法


  人的社会性以自然性为基础,这里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多维性?人的社会行为的多维性具有以下几个表现:(1)价值取向的向私或向公、向善或向恶的多种倾向性;(2)个人行为方式和方法上的多样性;(3)人性的“异化”或“异化”的人性。由此可见,人的行为的多维不是起因于其本源的不同,而是归因于后天的社会之复杂。

  人的自然属性是其社会属性的前提和基础,不等于说它就是人的本质属性,因为一种事物的本质是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是它所特有的,因为只有这一点才使它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显然,能把人与其他生物区别开来的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如人的理性思维的特点,人的行为的道德性的特点等。这从历史上和现实里我们使用“人性” 一词的习惯用法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例如我说某人的行为缺乏人性指的是什么呢?显然指的是他与动物相似的粗暴和残忍。这是因为这种行为缺乏道德性和文明性,也就是说不符合与所在社会文明程度相一致的行为模式。这就是说,只有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我们才说他是个人,否则就不把他归于人类之中,就会骂他是个“畜生”。

  人的社会层次的属性不是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中习得的,是习惯成自然(本性)。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在进入社会前,它还只是一种潜在的东西、一种可能的东西,是后天的社会实践才把它开发出来,使它从可能变为现实。至于开发了多少,开发到什么程度,那就看有什么样的社会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社会层次的属性是后天的,是可塑的。这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社会环境的因素,这包括大环境——时代环境,和小环境——家庭、学校、单位环境等。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是环境造成人, 每个人都受制于其所在的时代,他是时代的人,具有那个时代的特点和局限性。其二是其主观的努力,立大志者、注意修养者与胸无大志、不严格要求自己者的素养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一差别有时会有天壤之别:有的性善,有的性恶。而这一差别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人性是上面已论述过的多维性和多样性。

  人性的两个层次的关系是一种过程关系,它就像机器部件生产中的浇铸和加工,人性的自然层次所产生的只是个半成品的人,人性的社会层次才使他变为成品,而且是在一个人的成年定型之后。它也像绘画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前期所完成的只是图景的基本框架和轮廓,后期才使图景线条细腻和色彩丰富起来。人性的两个层次的过程关系突出表现在人生的几个阶段:胎儿是完全为自然人性所决定的阶段,他(她) 所服从的只是生理规律,不受社会的影响;少年和青年时期的人开始接受社会的各种影响,具有社会性,但对社会的认识是很肤浅的,所以尚没有什么是非观念,行为往往为激情所支配;成年之后他(她)才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其行为不再是“跟着感觉走”,而是能进行理性的思考和遵从社会交往的一般规则,从而真正具有社会性和道德性。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