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劳动力流向变化、区域增长拐点与中部发展新机遇

  

  2.以内需市场为中心,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


  

  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时期,劳动力流动状况的变化只是当前我国生产要素由市场自发进行优化配置的一个缩影,折射出我国劳动力资源在市场配置上区域异动的新动向和新趋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经济的增长不囿于对资源的争夺,更激烈的是对市场空间的争夺。经济的增长也就是一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主体围绕需求这一中心自发配置资源进行生产,保证供给满足需求的过程。劳动力的流动变化正是反映市场对生产要素不断进行优化配置的一个重要指标。危机爆发前,我国经济增长除了依靠投资以外,主要依赖出口的拉动。出口导向型经济意味着主要是外需拉动经济增长即市场在外,那么以外需市场为中心配置资源,除了资本投资于东南沿海周边地区更有效率外,作为生产要素的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市场配置过程,无疑会表现为中部地区劳动力资源自发向东南沿海周边流动的状况。因为这里更靠近外需市场的中心,资源在这里配置自然更加具有效率。这也是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长期滞缓,表现为“中部塌陷”的重要原因。后危机时代,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世界经济失衡和我国国内经济失衡状况的打破,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增长拉动的局面再也无以为继,只能转向内需市场由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即我国经济增长的市场空间在国内,那么围绕内需市场为中心配置资源,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过程,表现为劳动力从东南沿海以及周边地区向内陆中部地区的回流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同样经济水平下,越靠近市场中心,资源的配置越具有效率。由此可见,劳动力流动的背后是市场自发配置资源过程中效率高低决定的结果。


  

  四、地区增长拐点与中部崛起战略的新机遇


  

  我国劳动力流动呈现出的新趋势、新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增长拐点的到来。金融危机对地区增长态势的影响非常明显,与沿海地区经济增速急剧下降、就业不断萎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速开始超越沿海省份,由此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更多劳动力选择留在本地发展。这种格局和前20年中部地区劳动力大量外流的态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1]


  

  金融危机仅仅只是一个外因,地区增长拐点的到来,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近年来,我国对外经济环境产生了较大的改变,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市场需求不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我国扩大出口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和困难,出口总体竞争力不强也制约着我国出口的可持续发展。长期来看,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将越来越小,“三驾马车”之一的外需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通过内需带动经济增长,应该、也可能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随着国家将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点由过去过分依赖出口转向扩大内需,这将使得居于内地中心的中部地区重新获得市场优势,因为相对于国际市场中部地区是边缘区,而相对于国内市场则是中心区。这就为广大中部地区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