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三阶段(2000-2007年):可称之为全面流动的复杂阶段。2000年国务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提出了打破城乡分割体制,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坚持城乡统筹的改革方向,推动城乡劳动力市场逐步一体化的改革方向。各地区积极推进城乡分割就业制度的改革,取消针对农民和外地人口制定的限制性就业政策,全国劳动力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张,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现居住地域出生地不一致的人口有1.2亿,其中从乡村迁移到城镇并居住半年以上的就有6000万。到2001年,全国外出劳动力比上一年增长27.69%,接近8000万人[[8]](P202-203)。截止2006年已超过总人口的10%,达到1.5亿左右。这一阶段国家先后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环渤海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等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同时相继批准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七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此同时对应的是我国劳动力流动方向也先后经历了从南往东,再往北到京津冀,再到东北,然后是西南周边,最后是中西部大中城市的过程。虽然流向较为分散,但特点明显,主要趋向于沿海周边地带,依然集中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1999年我国高等院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截止2007年招生人数几近600万,毛入学率23.3%,提前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而2000年国家就已彻底取消了就业分配制度,实行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2007当年毕业大学生已达495万,大学生普遍遭遇就业难。2003年珠三角开始出现“民工荒”现象,2004年长三角也出现了“民工荒”,2005年以后“民工荒”现象开始蔓延到内陆一些地区,并蔓延至全国。2006年国家取消农业税并发放农业补贴,部分农民工开始回流。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袭来,如同世界其它国家一样,我国经济也受到直接冲击,经济增速陡然下滑。外向型行业和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加明显,停产歇业、裁撤员工的现象尤为普遍,导致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农民工大批返乡。2008年底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我国出台了4万亿内需刺激方案防止经济下滑,各地各级政府也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和努力化解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降低失业率过快上升的风险。2009年通过促进投资和扩大消费,我国经济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
二、当前我国劳动力流向的转变
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反映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也反映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更反映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劳动力跨地域的流动促进了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特别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给我国既往的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带来了巨大冲击,当前我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正在积极地推进之中,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也正在形成之中。在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上,市场正发挥着愈来愈明显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实状况呈现出十分纷繁复杂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