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日本低碳社会的核电依赖与法政策

  

  关于核电站的建设需要得到当地居民同意的问题,实行听证会的方式容易流于形式,居民直接投票的方式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东北电力公司曾经计划在新潟县卷町建设核电站,1996年8月4日经过居民投票反对者达到60%以上,被迫放弃。由此引发了居民投票的法律约束力的争论。有的学者认为不能通过居民投票来决定能源政策,核电站的设置是高端的技术问题,不应该成为居民投票的对象,居民投票来决定核电站的建设与否,超越了地方自治的界限。{16}但也有意见认为,不能否认信息公开的实质化是建立核电站决策中的重要一环,围绕是否建设核电站的问题,起重要作用的是当地每个居民对核电站建立后安全性等对当地今后发展的影响的判断。


  

  在核电站建设的审查中,由于对行政判断的重视,就要求原子能委员会和原子能安全委员会的委员选拔任用程序以及委员会的审议过程透明化和公开化,同时要保证当地居民能够实质性参与决策的程序的明确化与公开化,这样才能被社会所认可。为此,要尽可能做到信息公开,尊重居民意见,促进居民自治。正如日本学者阿部泰隆所认为的那样,“关于核电站的建设,是居民能否做出适当判断的问题,最终要由地方长官或议会做出决定。但是为了防止独断专行,向居民提供适当的信息,通过各种方式对居民的意见进行调查并在行政上得到反映,这在日本是妥当的”。{17}


  

  一般公益与当地居民的个别利益的权衡是政府考量的基础,而日本能源的安定供给以及温暖化对策的公益性,并不是只限定于当地居民的个别利益的提高。但由于核电站建设问题引发的居民抗议活动时有发生,至今居民参加相关讨论和决定的程序仍不完备,结果产生很多法律纠纷。而不论是刑事诉讼还是民事诉讼,对行政部门的合理的判断给予尊重,这成为司法解决的底线。像核能发电这样争论很大的问题,要得到当地居民的一致同意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万一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当地居民受害的可能性很大,福岛核电事故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为了尊重当地居民的意见,保障当地居民的安全,有必要尽可能地公开信息,建立居民广泛参与讨论与决策的机制,严格行政处分的程序。


  

  四、低碳社会法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认识到了公害和环保问题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1967年通过了《公害政策基本法》,1972年颁布了《自然环境保护法》,1990年制定了地球温暖化防止行动计划,1993年制定《环境基本法》,进一步明确了日本政府在环保领域的长期施政方针和策略。为了通过国内法对1997年《京都议定书》加以对应,1998年6月19日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以防止地球温暖化为目的的法律—《温暖化对策推进法》,{18}而更为具体的措施则由1999年颁布实施的《地球温暖化对策推进大纲》{19}加以规定。


  

  日本能源政策的基本方针是在2002年制定的《能源政策基本法》中加以确立的。该法鉴于日本能源匮乏的状况,提出优先考虑供给源的多样化、自给率的提高、能源领域的安全保障(第2条),地球温暖化的防止、地球环境的保护、循环型社会的形成(第3条),以及规制放宽、灵活运用市场原理等政策的施行(第4条)。


  

  2004年起日本着手研究低碳经济战略,该年日本环境省所属的全球环境研究基金设立“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远景”研究项目组,2007年项目组提交了《2050年日本低碳社会远景》的发展战略报告,首次正式确认了日本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能源的同时减排温室气体70%的技术可行性;2007年6月,日本政府还制定了《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2008年6月,日本政府提出新的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即《福田设想》),包括应对低碳发展的技术创新、制度变革及生活方式的转变,提出了日本温室气体减排的中长期目标是:2020年将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时的25%的水平(中期目标),到2050年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至80%(长期目标),{20}这标志着日本低碳经济战略的正式形成。2008年日本政府还制定了“低碳社会行动计划”,将低碳社会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政府的长远目标,提出到2020年将太阳能发电量提高到目前的10倍,2030年时提高到40倍,到2030年,风力、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源和地热等的发电量将占日本总用电量的20%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