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低碳社会的核电依赖与法政策
田思源
【摘要】为了实现《京都协议书》的温室排放目标和最终实现低碳社会的目标,日本将能源立国作为基本国策, 注重发展原子能发电,以解决能源紧缺问题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结果导致对核能发电的依赖。由于日本是个岛国,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使核电站集中建设带来的安全问题一直成为争议的焦点。市场经济下电力公司的民营化与确保社会公益事业安全性的国家干预,成为核电发展的矛盾所在。因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可能成为日本核电发展的转折点。核电问题上的居民自治与信息公开的进步,核电站建设的暂时停滞与高端安全技术的发展,后京都时代全球温暖化对策的调整,核电危机的应急体系与管理机制的完善,都成为日本当前法政策的重要课题。而日本核危机对我国核电发展战略的影响以及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也是我们需要检讨的课题。
【关键词】日本;低碳社会;核能发电;核危机;法政策
【全文】
一、日本低碳社会的核电依赖与问题点
为了实现低碳社会的目标,消减温室二氧化碳成为重要的环境政策手段。2007年日本二氧化碳排出量约为13亿400万吨,其中排出量最多的部门是能源转换部门,占33.8%,{1}而能源转换部门中由于发电导致的二氧化碳排出量大约占90%,比1990年增加了1.5倍。{2}可见电气部门的温暖化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无论对产业部门还是民生部门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日本电气部门的发电量中,作为清洁能源的核能发电量占30%、水利发电量占10%、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1%。核电发电与以前的燃煤发电相比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见表1),比如2007年7月16日,日本“新渴县中越冲地震”导致东京电力公司柏崎刈羽核电站全部7个机组自动停止,当年度日本的温室二氧化碳排出量较上一年度增长了2.4%,而如果核电站运行率能够达到80%,测算出的温室二氧化碳排出量会较上一年度减少2%~3%。{3}该核电站2008年度机组运转率仅为60%,核能发电的比例下降了25%。核电站运转率每下降1%,由火力发电填补导致的二氧化碳排出量大约增加300万吨。因此,发展核电成为日本实现低碳社会过程中消减二氧化碳的重要依赖。
表1:核能发电与燃煤发电的比较{4}
┌──────────┬──────┬───────┬─────┬───────┬───────┬─────┬───────┐
│ │ 周围居民 │需要燃料 │采矿面积 │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 烟灰 │二氧化碳排放 │
│ │受到辐射剂量│ │(亩/年)│ (万吨/年)│ (万吨/年)│(吨/年)│量(万吨/年)│
├──────────┼──────┼───────┼─────┼───────┼───────┼─────┼───────┤
│100万千瓦燃煤发电厂 │0.048 │300万吨煤/年 │1210 │2.6 │1.4 │3500 │600 │
├──────────┼──────┼───────┼─────┼───────┼───────┼─────┼───────┤
│100万千瓦核电站 │0.018 │30吨核燃料/年│30-42 │0 │0 │0 │0 │
└──────────┴──────┴───────┴─────┴───────┴───────┴─────┴───────┘
日本《2010年能源供需预测》以及《2030年能源供需预测》都将能源消费量的增加作为前提,预测从2000年至2030年电力需求从9.4千亿度增加到12.6千亿度。特别是在服务经济化、制造业结构变化以及高龄化社会进程中,作为便利性强的电能,会有更大的需求。与此相对,日本的能源自给率只有4%,一直以来希望通过发展原子能实现能源自给。所以虽然日本在关于核能发电的问题上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但无论以前长期执政的自民党政权还是现在的民主党政权,都赋予原子能作为低碳社会的基干电源的地位。日本2005年制定的《原子能政策大纲》提出了4个基本目标,其中第2项目标是:“原子能的利用技术是对我国能源稳定供给和地球温暖化对策的贡献,但是有不少改良和改善的余地。今后,为了在与其他的能源技术竞争和协调中做出更大贡献,进一步发扬其长处,继续努力克服其存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为学术的进步和产业的振兴做出贡献”,并提出 2030年以后总发电量的30%~40%由核电站承担。即把原子能作为能源的安全供给的支柱,把核能发电作为地球温暖化对策的基本电源,为了提高其贡献度,明确提出了增加对核电站依存度的目标。2006年5月《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原子能立国的方针,继续推进核燃料发展政策,以及尽早实现高速增值炉的目标方针。民主党政权在关于原子能发电问题上指出:“在安全第一以及国民理解和信赖的基础上切实进行原子能的利用”,《地球温暖化对策基本法案》第17条也明确了该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