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语
总而言之,民族区域自治权在性质上是一种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获得“国家”优惠和照顾的权利,它与国际社会“地方自治”意义上的“自治权”在本质上不同,正因如此,在我国现行《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没有根本修改的前提下,探讨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实施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只能在这一基础之上进行。多年来理论界存在的强调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分权”的呼声不绝于耳,但在实践中却根本无法推行,正是根源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权这一独特的性质;这种状况也反过来印证了在现行《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定性没有根本改变的前提下,试图以国际社会“地方自治”为参照、按照中央与地方“分权”模式,来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权、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路是根本行不通的结论。
【作者简介】
沈寿文,云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注释】吴宗金:《中国民族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261页。类似的观点参阅:张尔驹主编:《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78页;金炳镐:《试论自治机关的建设与自治权的行使》,载《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杨侯第著:《中国少数民族人权述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9页;刘惊海、施文正主编:《西部大开发中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自治权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4页;乌力更:“关于自治权行使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权利与少数民族”,载《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陈云生著:《
民族区域自治法:原理与精释》,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第229页。
唐凯:《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权问题的思考》,载《调研世界》2007年第9期,第43页。
彭谦:《论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模式——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权》,载《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第10页。
张文山:《论自治权的法理基础》,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7期,第2页。主张“权力说”的其他类似观点,请参阅:王天玺著:《民族法概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34页;王允武主编:《中国自治制度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9页。
陈坤墙:《论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自治权为核心》,载《宁夏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第39页。主张“权利/权力二元说”的其他类似观点,请参阅:吴仕民等编:《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法制建设》,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119页;邹敏著:《论民族区域自治权的源与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54页。
蔡秀清著:《地方自治理论》,台北: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第10页。
沈寿文:《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权》,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第1期,第10页。
董翔飞著:《地方自治与政府》,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2年,第6页;许宗力:《论国家对地方的自治监督》,载许宗力著:《法与国家权力》,台北:月旦出版公司,1993年,第353页;黄锦堂著:《地方自治法治化问题之研究》,台北:月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9-10页。
实行多个层级的“地方自治”的国家,权力的纵向划分不仅在中央政府与自治团体(自治机关)之间,不同层级的自治团体(自治机关)之间同样存在权力的划分。正因如此,“地方自治”往往作为宪法学“垂直(纵向)权力分立之权限分配”的内容予以介绍,参阅陈慈阳著:《宪法学》,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第831-868页。
李鸿禧著:《李鸿禧
宪法教室》,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165页。
宋才发:《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及其自治权问题研究》,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13页。
潘高峰:《论民族经济自治权行使保障机制的完善》,载《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第64-65页。
吴大华、王飞:《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实施途径分析》,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74页。
刘惊海、施文正主编:《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2003年版,第41页。
陈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探析》,载《民族论坛》2009年第5期,第35页。
李瑞:《试析自治权行使的制约因素》,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第29页。
黄元姗、张文山:《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宪政解读》,载《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第17页。
陈坤墙:《论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自治权为核心》,载《宁夏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第37-38页。
翟桂荣:《试论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法治建设》,载《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第36-37页。
李红梅:《从制度创新的视角看民族地区经济自治权的实现》,载《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第20页。
潘高峰:《论民族经济自治权行使保障机制的完善》,载《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第64-65页。
彭谦:《论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模式——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权》,载《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第12页。
程建:《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财税自治权的几点思考——兼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中央的权限划分》,载《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44页。
韩慧、徐会平:《民族区域自治权行使的影响因素及保障对策——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视角》,载《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77-78页。
金阿拉坦苏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保障机制研究》(内蒙古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专业硕士论文,2009年5月19日,指导教师:芒来夫),第30页。
唐凯:《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权问题的思考》,载《调研世界》2007年第9期,第45页。
沈寿文:《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权》,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第1期,第12页;任新民、沈寿文:《国际社会地方自治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研究》,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9-10页。
沈寿文:《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权》,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第1期,第12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2005年2月),http://www.gov.cn/zwgk/2005-05/27/content_1585.htm,最后访问时间:201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