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为谁诉讼,何以信托

  

  最后,非但现实中存在诉讼信托需要的情况极少,要为信托法基于正当理由设置诉讼信托的例外规定,应当是在人们普遍认为对于正当性已经可以将其相当的类型化了。而目前,对于什么情况属于正当理由很难说已经被类型化,从而容易招致来误解,认为只要具有一些正当性,就可以适用。所以,即便是在信托法中设置一般性的例外规定,目前欠缺合理性。相反,对于具有正当理由尤其是公益方面的诉讼信托,可就环境诉讼、消费者诉讼等特殊领域专门立法。辅之以民事诉讼制度和司法能动性,即可在一定程度上既满足现实所需,又限制一般性的诉讼信托。


  

  综上所述,以诉讼为目的的信托才是诉讼信托制度的真义,但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仅能适用于公益团体诉讼领域,而不能普遍地突破信托法的现行禁止性规定。民事诉讼法学领域和诉讼担当同义的诉讼信托应当慎用或不再采用,未实施信托的一般公益诉讼则没有必要以诉讼信托的理论或制度作为支撑。


【作者简介】
汤维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静,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讲师。
【注释】齐树洁,苏婷婷.公益诉讼与当事人适格之扩张.现代法学.2005(5):86.
徐卫.论诉讼信托.河北法学.2006(9):107.
王强义.论诉讼信托——兼析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4、55条.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2(3):22-28.
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专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55.
杨建华.民事诉讼法论文选辑(上).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259.
王锡三.民事诉讼法研究.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117.
汉斯-约阿希姆.穆泽拉克.德国民事诉讼教程.周翠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52.
奥特马尧厄尼希.民事诉讼法周翠.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04.
中村英郎.新民事诉讼法讲义.陈刚,林剑锋,郭美松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54.
张卫平.诉讼架构与程式的法理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转引自:高桥宏志:民事诉讼法重点讲义.东京:有斐阁.1997.128;三月章.民事诉讼法.东京:成文堂.1986.235.
肖建华.民事诉讼当事人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43-144.
陈荣宗,林庆苗.民事诉讼法.台北:三民书局.1996.242.
王甲乙等.民事诉讼法之研讨(六).台北:民事诉讼法研究基金会.1997.49.
〔Japan〕日本律师联合会.現行信託法第11条(訴訟信託の禁止)の改正についての意見書
杨建华等.民事诉讼法之研讨(五).台北:民事诉讼法研究基金会.1996.28-29.
阳平.论信托财产的法律特性.河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5(2):89
朱柏松.诉讼信托无效之规定的适法性探讨.月旦法学杂志,2001(75):96.
张军建,王巍.中国(长沙)信托国际论坛综述.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9.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