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论预先防范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

  

  从上述已经发生的有关案例来看,原告一方均援引了预先防范原则,作为他们的相关主张或措施的依据,但被告一方对预先防范原则在各案的适用均未同意。法官则基本上都没有确认预先防范原则是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当然也没有否认。除了在南方的蓝鳍金枪鱼案中,法官也没有支持原告一方以预先防范原则为依据提出的主张。而南方的蓝鳍金枪鱼案件,虽然法官于1999年就原告请求宣布临时措施的问题做出了决定,但2000年8月4日的最终裁决又宣布对本案没有管辖权,同时也撤消了以前发布的临时措施。所以我们很难说有明确地承认预先防范原则的国际司法判决。


  

  结论:预先防范原则是近20年左右才出现于国际环境法领域内的关于风险管理的新的理念,它的立意虽然很好,具有处理科学证据不足的环境风险的功能,但是,因为该原则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技术、法律和政治问题,将对国家环境利益和责任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国家在承认该原则和适用该原则方面都非常谨慎。即使在欧盟内部,国家对待预先防范原则的态度也有差异[22]。从现有的国家实践来看,很难说该原则已经取得了在国际环境法中的习惯法地位,因而其适用还限于已经明确载入该原则的条约。同时,国家实践也表明,在处理科学证据不足的环境风险问题上,特别是,如果可能发生的风险是规模巨大的或不可逆转的,很多国家都愿意考虑采取预先方法措施或方法,他们在使用预先防范措施或方法处理某些具体的环境风险上达成了相当多的共识,这些共识将帮助他们在更高和更广的范围内承认预先防范原则,当然这还有待于国家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简介】
边永民,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中国国际经济法研究会常务理事。
【注释】D. Freestone & E. Hey,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in D. Freestone & E. Hey (Eds.), International Law and Global Climate Chance, London/Dordrecht, Graham & Trotman/ Martinus Nijhoff, p.3.
王曦编著:《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4月版,第116-117页。
牛惠之:“预防原则之研究------国际环境法处理欠缺科学证据之环境风险议题之努力与争议”,载于《法学论业》,第34卷第3期,台湾大学法律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又见王铁崖主编《国际法》,1995年8月版,第449页。
见《〈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的前言和第1条。
如邵津主编的《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209页。该书的“国际环境法”一章中,在“预防原则”的标题下,编者指明该章节讨论的“预防”的英文是“prevention”,但在解释预防原则时,又引述了《里约宣言》的第十五项原则的内容(即本文所讨论的预先防范原则),作为预防原则的要求。
Declar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Rio de Janeiro, UN Doc. A/Conf.151/5/Rev.1, 13 June 1992.
温室气体的排放是气候变暖,特别是上个世纪后半期以来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但如果将气候变暖的全部原因都归咎于温室气体的排放,就很难解释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化,特别是工业化以前甚至更早时期的气候变化。引起气候变化的当然还有自然原因,例如火山喷发和太阳辐射的变化等,但这些原因对现在和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科学家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见《气候变化2001:综合报告》,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三次评估报告,http://www.ipcc.ch/pub/un/syrchinese/spm.pdf (last visit on 5 December 2005)。
D. Freestone, The Road from Rio: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fter the Earth Summit, i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 vol. 6, 1994, p.210-211.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cited from http://www.greenyearbook.org/agree/haz-sub/bamako.htm (last visit on 10 December 2005)。
见前注③,第15页。
Case Concerning the Gabcikovo-Nagymaros Project (Hungary-Slovakia),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Report 1997, pp.1-241.
Table: Status of Ratification, http://hq.unep.org/ozone/Treaties_and_Ratification/2C_ratificationTable.asp.
该协定于2001年12月11日生效,截止2005年1月,共有52个缔约国。
Southern Bluefin Tuna Case (New Zealand v. Japan, Australia v. Japan), Nos.3 and 4, decided by 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Law of the Sea, http://www.itlos.org/start2_en.html.
European Communities – Measures Affecting the Approval and Marketing of Biotech Products, WT/DS291 (United States), WT/DS292 (Canada), WT/DS293 (Argentina).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Report 1995, pp.287-347. 评议本案的文章请见Taylar, P., Testing time for the World Court: Judicial Process and the 1995 French Nuclear Tests Case, Colorad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1997, pp.199-240.
关于本案的评议请见M.A. Fitzmaurice, The Gabcikovo-Nagymaros Case: The Law of Treaties, Leide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11, 1998, pp.321-344.
See note 11, parag.97。
EEC- Measures Concerning Meat and Meat Products, WT/DS26 (United States), WT/DS48 (Canada). 对本案的评析请见朱榄叶:《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纠纷案例评析》,法律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527-543页。
See note 14, parag.77.
Mox Plant case, case No.10, http://www.itlos.org/start2_en.html.
荷兰、瑞典和瑞士等国家是大力支持预先防范原则的,但法国和英国在很多情况下仍然强调传统的预防原则(Prevention principle)。Phlippe Sands,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Coping with Risk, in Ind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40, pp.10-12.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