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完善与运用

  

  心理学中常用的人格测量方法包括投射测验、自陈量表、主体测验和行为评估技术,基于对象范围不同和实际条件的限制,人格测量的某些方式并不适合人格障碍的测量。{5}(P156—157)人格障碍测量中应用最广的是自陈量表方式,其中发展历史较悠久、运用较多的测量工具包括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测验(16PF)、加利福尼亚人格问卷(CPI)。这些量表都有相应的中国修订版本,在国内心理学领域运用相当广泛。


  

  不过,上述人格测量方法还存在弊端。例如,对MMPI而言,以其得分图来解释人格理论时,效度并不显着,另因题量巨大,被试在很多项目上敷衍回答,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P173)对16PF和CPI而言,前者主要适用于16岁以上,对未成年人并非很好的测量工具,而两者明显的缺点是,包含了过多的人格维度,各维度之间有许多重叠。{12}近年来运用EPQ的实证结论是,其精神质P的人格维度能够稳定地预测青少年犯罪,而外倾性E和神经质N的预测力并不稳定,故该三因素过于笼统,不能很好地代表人格的基本维度。{12}


  

  通过上述不同种类经典量表的比较分析,张春妹等认为,19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大五”人格模型(Big Five)或五因素人格模型(FFM)[1]及其量表(NEO)较其他量表更优,能更准确地预测青少年犯罪。{12}根据五因素人格模型,人格包括五个特质,分别是神经质N、外向性E、开放性O、宜人性A和谨慎性C。[2]


  

  心理学界一般认为五因素结构具有较强的整合性:与EPQ相比,其N和E的含义相同,A和C与艾森克的精神质重合,高精神质就是低宜人性和低谨慎性的结合;与16PF相比,16PF中的紧张性、忧虑性、敏感性与神经质N相关,兴奋性和敢为性与外向性O相关,有恒性和自律性与谨慎性C相关,持强性和实验性与宜人性A相关;与CPI相比,CPI中的的规范和价值维度也有几个侧面与谨慎性C和宜人性A有关。{12}因此,五因素人格结构可以很好地整合犯罪与人格的关系研究,同时,其问卷的二阶子量表还可以获得对人格更细致的了解,能够更准确地预测青少年犯罪。{12}国外学者指出,“不像诸如EPQ之类的评价总体人格构造的测量方法,NEO阐释了主要人格维度的不同侧面。”{14}五因素人格调查的一般结论是,青少年犯罪主要与谨慎性和宜人性呈负相关,开放性与犯罪无关。{12}但就年龄更小的未成年犯罪人而言,神经质一般也具有正相关性。如聂衍刚等对556名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行为与大五人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谨慎性、外倾性、宜人性、开放性与大部分良好社会适应行为存在显着正相关,神经质与大部分良好社会适应行为存在显着负相关;谨慎性、外倾性、宜人性与不良社会适应行为存在显着负相关,神经质与不良社会适应行为存在显着正相关,开放性与不良社会适应行为相关不显着;对于良好社会适应行为,谨慎性是主要和稳定的预测因素;对于不良社会适应行为,谨慎性、宜人性是主要和稳定的预测因素。{15}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