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风险社会中“社会危害性”的新解读

  

  在我国法学界,传统观点认为,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尽管环境法学者对此提出过异议,但是双方若在“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上能达成共识,异议也就随之消失了。那么,社会关系是否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鉴于法学学科自身的局限性,我们宜在哲学、社会学的领域中去寻找答案。在哲学家的眼中,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具有统一性。费尔巴哈曾说,“我的学说或观点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这就是自然界和人。那个做人的前提,为人的原因或根据,为人的产生和生存所依赖的东西,不是也不叫做神,而是并且叫做自然界。自然界……是时间上的第一性,物理上的第一性;人是地位上的第一性。”[24]马克思说过:“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25]卢卡奇甚至认为,自然是一个社会的范畴,在任何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上,无论什么被认为是自然的,那么这种自然是与人相关联的,自然的形式,自然的内容,自然的范围和客观性总是被社会所决定的[26]。在社会学的视野中,社会的构成要素包括:社会的空间——自然环境;社会的主体——人口;社会的纽带——文化[27]。


  

  总之,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自然就包括环境和资源两个方面[28]。其实,法益的狭隘视角与研究范式的局限性有直接的关系。有学者指出,我国法学的研究范式是“主、客二分法”、“心、物二分法”和“人、自然二分法”。随着新的自然科学的前提转变为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法学研究范式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因此,现在理应采用与笛卡尔的“主、客二分法”范式相对立的“主、客一体化”范式。根据“主、客一体化”的研究范式,人文社会科学虽然主要研究人类社会或社会中的人与人的关系,但也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29]。另外,虽然环境和人密切相连,但是不宜将其纳入法益的范畴:一则难免有牵强之嫌,二则让法益概念包罗万象,会有损其限制功能。这就是说,社会关系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社会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危害性可以解释环境犯罪,而法益却不能。


  

  (二)较法益更为直白


  

  社会危害性与法益并非一个层面上的概念。与法益比较而言,社会危害性是更为原始的概念,它甚至可以为法益提供根据。利益之所以上升为法益,是因为利益关乎社会伦理秩序、社会生活秩序。正如韦尔策尔所言:刑法的“中心任务”不在于法益保护,而在于保障“正面的社会道德的行为价值,例如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财产,等等”[18]。再如,台湾学者也主张,法益保护之最终目的,不外乎社会生活秩序之维持,故刑法之功能亦应包含社会伦理之保护[30]。


  

  结语


  

  本文之所以倡导社会危害性,是因为刑法13条对此作出了明文规定,亦即具有法定性,根据现代刑事法治的基石罪刑法定原则可知,社会危害性是理应秉持的,因为社会在发展,时代在更新,社会关系也在转变着,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社会危害性理论,也不能盲目地用国外的某些理论来取而代之,毕竟犯罪圈的划定标准不同,这不仅关乎理论研究的态度和价值取向,还与社会危害性内在的优越性密不可分。总之,原本一个朴实、简单的表述,背负了太多它不该承受的责难,理论界的任务是适时引导、合理解释,使我国的刑法典趋向内在和谐、统一,而不是让其支离破碎。


【作者简介】
姜雯,南方医科大学法学系讲师,重庆市荣昌人民法院院长助理。
【注释】刘科.回顾与展望:社会危害性理论研究三十年.河北法学,2008,(11)。
乌尔里希·贝克.刘宁宁,沈天霄编译,风险社会政治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3):4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291、292。
陈樸生.刑法总论.正中书局,1969.1。
卢梭.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9.48。
肖崇慧.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在中国的当代思考.船山学刊,2008,(4)。
贝卡利亚.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79、82。
陈兴良.刑法知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77—205,194—195。
薛瑞麟.对话《刑法知识去苏俄化》的作者.政法论坛,2008,(6)。
储槐植.法契约化.中外法学,2009,(6)。
樊文.罪刑法定与社会危害性的冲突——兼析新刑法13条关于犯罪的概念.法律科学,1998,(1)。
何秉松.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63—68。
姜 雯.质疑未成年人奸淫幼女的非犯罪化.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4)。
陈兴良.当代中国刑法应该具有的三个理念.2008-03—17,http://www.jcrb.com/xueshu/qysx/200806/t20080613_21758.html.
莫纪宏,宋雅芳.论国际人权公约与国内宪法的关系.中国法学,1999,(3)。
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法律出版社,1998.代自序,14、15。
舒洪水,张晶.法益在现代刑法中的困境与发展.政治与法律,2009,(7)。
克劳斯,罗克辛.王世洲译.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5.26,25。
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86。
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3。
赵合理.刑事违法性的源流及相关范畴.当代法学,2008,(3)。
陈兴良.社会危害性理论:进一步的批判性清理.中国法学,2006,(4)。
刘孝敏.法益的体系性位置与功能.法学研究,2007,(1)。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523.转引自李俊文.社会存在本体论——卢卡奇晚年哲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0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95。
李俊文.社会存在本体论——卢卡奇晚年哲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00。
李芹.社会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73—94。
付子堂.法理学进阶·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6.347、348。
蔡守秋.论法学研究范式的革新.法商研究,2003,(3)。
陈子平.刑法总论·2008年增修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