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口头辩论审理样式分析

  

  在大陆法系民事诉讼口头辩论期日中,最能凸现其民事审理程序有序性和高效性的是第一回口头辩论期日(又称首次口头辩论期日)。第一回口头辩论期日是当事人与法官为解决民事案件的第一次“会面”。以日本民事诉讼法为例,首次口头辩论期日指定后,口头辩论程序由原被告的诉讼行为而展开。一般而言,民事诉讼首次口头辩论期日的内容有二:原告陈述诉状;被告陈述答辩状。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参见图2)。首先,由原告进行诉状陈述,即陈述“本案申请”(必须陈述诉讼请求的主要内容和原因事实);被告应当针对原告的请求进行答辩状陈述(关于事实上和法律上的陈述)[8]。分别陈述诉状后,原、被告进行抗辩和再抗辩。在原、被告的陈述和辩论中,进行案件分流,双方当事人无争议的案件直接进入判决程序。其次,进行争点整理和固定证据。在第一次案件分流的基础上,对有争议的案件再次分流,进行争点整理。为了充实口头辩论,在辩论之前,设立了准备书状制度(准备书状、当事人照会)及争点、证据整理制度(准备性口头辩论、辩论准备程序、书面准备程序)[9]。首次开庭的主要任务有二:一是进行案件分流,通过当事人提交的诉状或准备书状(原告提交起诉状,被告必须提交答辩书状),法院按当事人对案件有无争议进行整理归类,如当事人双方对案件无争议,直接进入判决程序。二是进行争点整理和证据调查。对有争议的案件,按照争点是否明确再次进行分类整理。争点明确的案件,直接进入证据调查程序。争点不明的,则进行争点整理,法官可以根据案件的实际需要选择争点整理的方式(准备性口头辩论、辩论准备程序、书面准备程序),待争点明确后,再进行第二回口头辩论期日[10],集中进行证据调查。


  

  透过首次口头辩论期日,可以归纳出以下理念及哲学意义:第一,从法规出发,贯彻证据适时提出主义。在首次口头辩论期日,通过原告陈述起诉状,被告陈述答辩状(强制被告提交答辩状),当事人双方适时提出证据,法官与当事人一起根据当事人的利益整理出法律上重要的案件事实,并且就其行为的法律后果问题对当事人给予必要的和适当的指示,有利于诉讼程序的稳定有序地进行。第二,实行案件分流,凸现了首次口头辩论期日的裁判功能,提高诉讼效率。口头辩论审理样式要求当事人双方直接参与审理。在首次口头辩论期日,双方当事人以口头方式进行“交涉”,相应不同的案情进行案件分流,对双方没有争议的案件由法院直接作出判决,彰显了首次口头辩论期日的裁判功能,突现程序的有序性,提高了程序的效率。第三,明确争点,固定证据。双方当事人通过对案件再次分流,对于争点明确的案件,交由法院直接进行证据调查,对于争点不明的案件,当事人双方进行争点整理,为第二回口头辩论期日作好充分准备,彰显了程序的连续性和递进性。


  

  三、口头辩论审理样式高效的机理分析


  

  目前,在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法一般都规定“当事人应当在法院对于诉讼进行口头辩论”[11]。口头辩论已经作为民事诉讼的基本问题之一,它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民事诉讼对各种价值的追求。大陆法系口头辩论审理样式能高效进行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口头辩论期日的安排直接表征了程序的有序性,从而为审理程序高效进行奠定了程序基础;二是口头辩论审理样式贯彻落实了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实现了证据适时提出主义和法官自由心证,{8}178满足了民事审理程序有序进行的内在要求。具体体现如下。


  

  (一)口头辩论审理样式突现了程序有序性的外在表征


  

  程序有序性是指民事诉讼程序应当保持一定的次序,并使程序连续不断的进行。程序明显的表征就是一定的时间或空间顺序排列和组合。换言之,程序是以法定时间和法定空间为基本要素的。{9}如前所述,程序一旦失去有序性,将变成混乱无序状态,违背了程序的核心要求,就不再有程序可言,当然谈不上程序高效。口头辩论审理样式从程序的外在表征上突现了程序的有序性,因而能确保审理活动高效进行。


  

  首先,口头辩论审理样式满足了程序需保持一定次序的要求。程序的有序性要求程序的每个环节上有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和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秩序。民事诉讼审理程序一旦启动,就要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推进,即程序应当环环相扣,依法定次序层层推进。如上文所述,口头辩论审理样式由一系列口头辩论期日组成,每一回口头辩论在时间上体现了次序性,即第一回口头辩论期日是第二回口头辩论期日的前提,如果第一回口头辩论期日指向判决,则无第二回口头辩论期日的必要。此外,从口头辩论期日的内容看,也体现了程序的次序性。第一回口头辩论期日的内容在整个审理程序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无论是当事人对诉状的陈述,还是对案件进行分流,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尽早结案,另一方面是为第二回口头辩论期日作充分的准备和铺垫。第二回口头辩论期日的内容又是进行第三回口头辩论期日的先决和前提,依此类推,满足了程序在空间上保持一定排列秩序的要求,保证了程序的次序性,从而突现了程序的有序性。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