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对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的到的困惑现象做一简单的窥探。
社会领域的道德失范表现为对生命和尊严的藐视乃至践踏,尔虞我诈、重利轻义、人情淡薄这些社会表现已经成为社会现象的常态。文化领域的道德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对知识、对文化的不尊重,一显例主要为师生关系的嬗变,由尊师重道到被歪曲理解(剔除了尊师重道的合理的道德因素)的师生平等观念甚至学生凶杀老师的骇人听闻的事件。所谓的经济领域的道德失范现象不需多言,一言以蔽之,“唯利是图”,从国家到个体商户甚至到每一个消费者都以“经济为唯一”。政治领域的道德失范则集中体现为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统治行为或者其代表——官员——的社会或政治行为失去广泛的道德认同甚至超出了民众道德容忍的底线,从而导致官民的直接对抗日益多发。对于这些社会现象的产生原因,有人会归之为道德沦丧,有人会归之为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有人会归之为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阵痛从而指出其广义上的合理性……但是我想指出的只是,这绝不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常态而是病态。
事件六“令人欣慰和疑惑的大事道德”
本报上海3月31日电(记者姜泓冰)上海世博会倒计时30天,成了大学生们展现自己表达对世博会成功祝愿、服务世博热情的时刻。这一天,上海许多高校不约而同地举行了志愿者誓师大会:中午12时30分,上海师大学生孙家怡代表300多名该校世博志愿者候选人激情昂扬地宣言:“世博,我们时刻准备着”;离世博园最近的上海交大医学院内,四支志愿者服务队齐刷刷地站成排,宣誓为举办“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贡献力量。下午1时30分,从城市东北角的复旦大学到西面的华东师范大学,志愿者誓师大会都汇集了数千名学子,“世博会,我们准备好了”的声音,此伏彼起。充满青春朝气的大学生们以各种形式,表达着他们全心全意为世博服务的志向。(转自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个事件的道德因素在于表现了我国道德领域的比较独特的面向,我称之为“大事道德”。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等国家大事中,我们强烈感受到了“大事道德”给我们的道德感染力、对于这种大事道德的道德意义做积极和消极方面的研究和解释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研究。
一方面,这种大事道德确实给社会以一定的道德感情,对于社会来讲,营造了一个社会的道德环境和道德认同,其社会教化意义不容小觑。但是,我们知道,这种大事道德的基础总是暂时性的社会大事,并且道德感情的激发往往源于更多的非道因素,如政治动员、舆论造势等,并且其代价也是巨大的,我怀疑这种“大事道德”是否能真正能归入道德范畴,是否更是统治者刻意营造的道德假象,不管其动机如何,因为在这样的大事道德中,我看不到道德给人的精神安顿之效,反而是社会成员表现了一种病态的道德狂热。面对这个复杂的问题,我的以上简短的分析只能是常识性的,读者不必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