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后的讲演中,我将表明,治理术是如何一方面从古老的基督教牧领模式,另一方面从一种外交-军事技术(这种技术随着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而在整个欧洲范围内达到顶点)中产生出来的;这种治理术之所以能够具备它的维度,只能归因于一系列特定的手段,这些手段正是和治理的艺术同时形成的,就旧的17、18世纪的词义来说,这些手段被称为“治安”(police)。牧领、新的外交-军事技术,以及治安:我认为正是这三个因素,使得国家的治理化这个西方历史上的基本现象得以产生。
--------------------------------------------------------------------------------
* 另外,在从意大利文本翻译过来的英文本中,谈到围绕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的争论中,各种文献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对马基雅维里直言不讳的赞扬(Naudé,Machon)――中译者注。
* 这一概念传统上一般译为“国家理由”,从本文来看,福柯强调这是一种国家内在的“理性”,所以,我们译作“国家理性”――中译者注。
* 全名为《论李维的“历史”的前十书》――中译者注。
* 该词兼有“家政”与“经济”两义,福柯这里的分析正是要把握economy怎样从前一种涵义向后一种涵义过渡,及其与治理术问题的关联。在译文中,我们一般economy译为“经济(学)”,但有时也译作“家政”,希望读者注意其中涵义的复杂变化――中译者注。
* 参考本文选第10部分“安全、人口与领土”的讲课摘要――中译者注。
[1] Machiavel (N.), Il Prince, Rome, 1532(《君主论》,――中译者注)。
[2] Rehberg (A. W.), Das Buch von Fǔrsten, Hanovre, 1910.
[3] Leo (H.), Die Briefe des Florentinischen Kanzlers, Berlin, 1826.
[4] Ranke (L. Von), Historisch-politishce Zeitschrift, Berlin, 1832-1833.
[5] Politi (L.), Disputationes de Libris a Christiano detestandis, 1542(在修会里,他是Siena的Ambrogio Catarino神父)。
[6] Gentillet (I.), Discours sur les moyens de bien gouverner et maintenir en bonne paix un royaume ou autre principauté, contre Nicolas Machiavel, 1576.
[7] Fr édéric II, Anti-Machiavel, ou Essai de critique sur 《Le Prince》 de Machiavel, La Haye, 1740.
[8] Elyot (T.), The Boke Named the Governour, Londres, 1531.
[9] Paruna (P.), Della Perfezione della Vita politica, Venise, 1579.
[10] De La Perrière (G.),Le Miroir politique, contenant diverses manières de gouverner et policer les républiques, Paris, 1555.
[11] De La Perrière (G.),上引书,1567年版。
[12] De La Mothe Le Vayer (F.), L’Oeconomieque du Prince, Paris, Gourbé, 1653.
[13] De La Mothe Le Vayer (F.), La Géographie et la Morale du Prince, Paris, Gourbé, 1651; L’Oeconomieque du Prince, Paris, Gourbé, 1653; La Politique du Prince, Paris, Gourbé, 1653.
[14] “économie或oeconomie(经济学或经济),这个词起源于oikos(家)和nomos(法)两个词,本来的意思是贤明合理地管理家政,为全家谋幸福”。(Rousseau〔J.-J.〕, Discours sul l’ économie politique 〔1755〕, in Oeuvres complètes, t.III, Du contrat social. Ecrits politique, Paris, Gallimard, coll.《Bibliothèque de la Pléiade》, 1964, p.241)。(《论政治经济学》,王运成译,第1页,译文有改动,商务印书馆,1962年――中译者注)
[15] De La Perrière (G.), 上引书, 1567, p.46.
[16] Fr édéric II,上引书(in Anti-Machiavel, éd.,critique par C. Fleischauer, in Studies on Voltaire and the Eighteenth Century, Geneve, E. Droz, 1958, Vol.V, pp.199-200.
[17] “所有的治理者,不论是帝国的,还是共和国的,都应该必须有睿智、耐心和勤奋”(上引书,1567,p.46)。
[18] “所有的治理者还要有耐心,以没有刺的蜂王为榜样,蜂王曾试图以一种神秘的方式表明,国王和共和国的治理者,针对他们的臣民,应该更多地使用温和和宽容,而不是严厉,更多使用公正,而不是严酷”,同上注。
[19] “这个词本来的意思是贤明合理地管理家政,为全家谋幸福”,上引书,第241页(中文本第1页――中译者注)。
[20] “它们各自的基础如此不同,治国怎能和治家一样呢?……就是依据这个理由,我们才将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区别开。国家与家庭…毫无共同之处;没有对两者都适用的行为规律”。上引书,P.241和244(《论政治经济学》,第1页,第3-4页,译文有改动――中译者注)
[21] Michel Foucault, Surveiller et Punir, Naissance de la prison, Paris, Gallimard, 1975.
治理术
作者:福柯
译者:赵晓力 校者:李猛
--------------------------------------------------------------------------------
翻译说明:本文改写自福柯1978年2月1日在法兰西学院讲授的课程(是该年度的课程“安全、领土和人口”的第4讲,该年度课程的摘要参见本书第4卷第10部分的相关内容)。本文最初的文本是由Pasquale Pasquino录制并编辑,翻译成意大利文,发表于Aut Aut,167-168,1978年11月-12月号。中文翻译时参考了从意大利文本转译的英文本和《说与写》中的法文本。相比来说,两个文本在段落划分上有一些差别,中文本从法文本;在字句上,两个文本之间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异,这些我们尽可能根据上下文,将最全面的论述保留下来;此外,法文本的注释较全面,中文本参考了法文本的做法。
--------------------------------------------------------------------------------
在上一次关于“安全配置”(apparatuses of security)的讲座中,我试图说明一系列人口特有的问题是如何出现的;如果我们进行更密切的审视,就会发现也有必要考虑治理(government)的问题。总之,需要分析安全、人口、治理这一系列问题。现在我想就试着开列一份治理问题的清单。
在整个中世纪和古代希腊罗马社会,我们发现大量以“给君主(prince)的忠告”为名涌现出来的著述,这些著述涉及君主如何恰当地行为行为,行使权力,确保能够获得臣民的接受和尊敬,对上帝的爱和服从,适用神法于人世(cities of men)等等。但是一个更加引人注目的事实是,从16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一系列具有显著特点的政治著述发展并盛行起来,这些著述不再是“对君主的忠告”,也不再是关于政治科学(political science)的论著,而是关于“治理的艺术”(art of government)的著作。在我看来,在16世纪,治理作为一个普遍性问题爆发出来,在探讨许多不同性质的问题时都会提到治理问题。比如自我治理的问题,这种个人行为举止的仪式化是16世纪斯多葛复兴的特征。还有灵魂和生命的治理问题,这是天主教和新教的牧领学说(pastoral doctrine)的整个主题。对儿童的管理和教学法(pedagogy)的庞大问题域也是在16世纪出现并发展起来的。或许最后一个被提起的,才是君主对国家的治理。如何治理自我,如何接受治理,如何治理他人,人民会接受谁的治理,如何成为最好的治理者——所有这些问题,在其多样性(multiplicity)和深度(intensity)上,在我看来都是16世纪所特有的;概括地说,16世纪正处在两个过程的十字路口:一个是打碎封建制的结构,从而建立巨大的领土意义上、管理意义上、殖民意义上的国家;而另一个过程则是随着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掀起的完全不同运动,这一运动提出的问题是一个人要获得永恒的拯救,如何必须在此世(this earth)得到精神上的统治和引导。
这就存在了一个双重的运动,一面是国家的集权化,一面是分散(dispersion)和宗教的异议运动:我相信,正是在这两个潮流的交汇点,这些问题才特别尖锐地提了出来:如何接受统治,严格到什么程度,被谁统治,为了什么目的,用什么方法,等等。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治理的问题域(problematic)出现了。
在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的所有这些数目巨大、主题单一的关于治理的文献中,除了待会儿要指出的一些转变外,我还要强调几点,这几点之所以值得注意,是因为它们与国家的治理、与我们今天所说的治理的政治形式的实际定义有关。最简单的做法,是把所有这些文献与一个单独的文本做比较。从16世纪到18世纪,这个文本历来的作用就是作为一个靶子,遭到或明或暗的反对和异议,而且与它相关,全部关于治理的文献才确定了它们的立足点:这个文本就是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1]对这个文本与所有那些承继它、批评它、反驳它的著作的关系来个顺藤摸瓜,将是非常有意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