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丽景民族工业园为载体,构筑跨越发展大平台。按照“内优外拓、内外并重、错位发展、做大总量”的工作思路,优化形成“一区一园多块”的工业集聚格局。全力建设丽景民族工业园。加强丽景民族工业园与丽水城南地区开发建设的统一规划和统筹协调,着力推进园区一、二、三期分期建设,实现园区整体有序和谐开发。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有关支持,争取列为“国家民族扶贫试验区”,打造成为民族自治县特色产业基地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优化发展县内工业区块。加大澄照佃源低丘缓坡区块前期工作开发力度;加快外舍王金垟复合产业区开发,重点发展生物、畲医药行业;城北110区块重点发展竹木制品产业,打造竹木制品加工集聚区;东坑等乡镇工业功能区重点提升改造金属制品深加工产业。
以特色生态工业为重点,形成优化发展大产业。大力推动全县生态型工业发展,形成特色鲜明、效益良好、生态和谐的生态型工业格局。丽景民族工业园以引进生态型、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积极引进发展交通运输设备、通用和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和生物医药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商贸物流业等,形成层次分明、科学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县内工业区块着力壮大发展绿色食品加工、竹木制品加工等特色资源产业。
专栏 5 生态型工业格局
产 业
| 主要发展平台
|
绿色食品加工业
| 景宁经济开发区、乡镇工业小区
|
竹木制品加工业
| 城北110区块
|
装备制造业
| 丽景民族工业园、东坑工业小区
|
以生物医药、畲医畲药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
| 外舍王金垟复合产业区、丽景民族工业园
|
着力招商引资,集聚带动发展大企业。丽景民族工业园应坚持立足浙江、主攻上海、放眼全国的工作方针,着力开展经常性招商和产业链专题招商工作,重点吸引全国500强、浙江100强的大型集团和高新技术企业到园区落户发展,着力引进一批较大规模的总部经济企业落户园区发展。“十二五”期间,争取吸引各类企业投资达50亿元以上。县内工业区块应强化与温台、海西区等发达地区的对接招商,引进一批重点优势行业企业。鼓励采用兼并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着力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形成和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专业优势企业。至2015年,全县培育形成规模以上企业100家、销售收入超10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自有品牌的“小巨人”企业1家、中国驰名商标1只,省著名商标5只。
加大建设力度,实施提升发展大项目。着力推进丽景民族工业园土地平整、道路网及配套基础设施、水系改造及农户搬迁安置等工程建设,加快丽景民族工业园总部经济园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夯实园区发展基础。加大县内其他工业区块投入力度,推进配套工程开发,夯实县内工业发展基础。
第四节 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
积极发展民族总部经济。搭建民族总部经济发展平台,着力建设景宁经济开发区总部经济园和丽景民族工业园总部经济园,完善公共配套服务,引进和发展各类总部经济企业;明确民族总部经济发展的重点,积极引进和发展营销、贸易型企业集团总部,区域型总部及其职能部门,专业化的信息、中介代理等生产性服务业机构总部或区域总部;完善总部经济发展环境,利用民族区域政策优势,加快出台总部经济园有关扶持政策,明确企业入驻条件和入驻程序,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优化商贸网点布局,形成由城区商业中心、专业特色街、乡镇商业中心构成的商业网点体系。利用省服务业引导资金和其他相关专项资金,加快农村商贸服务设施改造,建立省级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培育和建设茶叶、水产品、药材竹木等各类专业市场。加大农贸市场建设力度,优化农贸市场空间布局,方便群众日常生活。加快应用智能嵌入等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发展物联网产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拓展网上交易功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建立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套的快速客货运体系,打造“北承长三角、南接海西区”的浙西南商贸物流重要节点。
着力推进社区服务业发展。围绕便民利民服务,加快形成社区保安、便利店、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社区卫生、文化娱乐、食品配送、修理服务和废旧物资回收等配套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体系。完善社区服务网点布局,培育和发展连锁化、品牌化、规范化的社区服务企业。创新社区服务形式与内容,完善社区服务与管理,逐步将养老、失业、医疗、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管理和服务延伸到社区,推进社区服务向社会化、产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稳步发展房地产、金融等其它服务业。依托外舍新区开发和中心镇培育,加快规范房地产开发,有序推进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农民公寓、拆迁安置房等房地产开发建设,形成“供需平衡、结构合理、价格稳定、调控有效”的房地产发展格局。加强金融服务业发展,提高金融现代化服务水平,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的金融支持。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能力。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
第四章 发展民族生态旅游,打造旅游强县
依托民族特色和山水生态优势,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创建省级旅游经济强县,打造畲乡风情旅游度假胜地。
第一节 着力建设畲乡旅游大景区
继续深化全县一体化发展理念,借助“民族”和“生态”两大特色优势,实施高水平规划建设,大力发展融畲族文化和山水风光为一体的生态风情旅游产业,优化形成全县“一环两沿三区”旅游发展格局。一环是形成以环敕木山畲族风情省级旅游度假区为主要范围的畲族风情区,西沿是形成沿景泰公路以云中大漈、上标湖为中心的生态度假区,东沿是形成沿千峡湖以溪湖区水上项目和九龙省级地质公园为中心的千峡湖休闲区。
专栏 6 “一环两沿三区”旅游发展格局
名称
| 分区
| 核心景区
|
一环
| 畲族风情区
| 畲族文化中心、“中国畲乡之窗”、环敕木山畲族风情省级旅游度假区
|
西沿
| 生态度假区
| 云中大漈风景名胜区、飞云峡(九重漈)、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
|
东沿
| 千峡湖休闲区
| 千峡湖景区(包括西汇民族风情度假村、九龙省级地质公园、世外杨山景区等)
|
第二节 全力打造旅游产业大品牌
加快畲族文化挖掘、弘扬与创新,提升“中国畲乡”旅游品牌影响力。加快建设精品景区,提升“中国畲乡之窗”、云中大漈景区运营水平,推进环敕木山畲族风情省级旅游度假区、千峡湖等景区建设,提高全县整体景区品位。着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培育和建设以“中国畲乡之窗”为核心的民族文化演绎线路、以环敕木山畲族风情省级旅游度假区为中心的畲族原生态文化体验线路、以千峡湖为轴心的水上休闲线路等精品线路。加快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突出旅游商品创意设计、旅游餐饮地方特色、旅游经营人文特质,将文化内涵提升贯穿旅游业发展全过程。至2015年,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以上。
专栏 7 “十二五”时期重点景区建设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
| 性质
| 建设期限
| 目标
|
大漈省级风景区
| 景区接待设施完善,道路改造提升等。
| 提升
| 2011-2015
| 4A
|
中国畲乡之窗景区
| 推进景区配套游乐设施建设,提升景区综合服务功能。
| 提升
| 2011-2015
| 4A
|
西汇民族风情度假村
| 建设游艇码头、游乐设施和民族风情文化表演等项目,建成园林式度假村
| 新建
| 2011-2015
| 争取4A
|
千峡湖景区
| 打造集水上游览、休闲观光等功能与一体的水上景区。
| 新建
| 2011-2015
| --
|
炉西峡旅游区
| 推进景区基础设施及接待设施建设,建成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探险景区
| 新建
| 2011-2015
| --
|
九龙省级地质公园
| 建设集山、水、林、岩、瀑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
| 新建
| 2011-2016
| 省级地质公园
|
环敕木山畲族风情省级旅游度假区
| 建设封金山、草鱼塘森林公园、惠明寺、畲族风情村
| 新建
| 2011-2015
| 省级旅游度假区(4A)
|
第三节 合力培育风情旅游大市场
创新旅游发展体制机制,制定旅游业加快发展优惠政策,构筑以政府为主导、以实力外资为主体、以本地民间投资为补充的旅游设施投入机制;形成多元化旅游模式,积极发展民族风情游、休闲度假游、科考体验游,鼓励发展乡村农家乐和现代农业观光游,适时培育发展红色旅游;加强与周边县市、长三角、海西经济区域合作,加强旅行社、旅游联络处和导游队伍建设建设,打造线路共建、客源共享、区域协作、共同发展的大旅游经济圈;加快畲乡旅游购物区块、酒店宾馆餐饮住宿配套建设,重点开发富有畲乡特色的旅游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以“三月三”节庆活动、省市旅游部门营销推广活动、国内外知名媒体网络宣传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打造“中国畲乡”旅游品牌。到2015年,力争全县旅游收入达到20亿元。
第五章 弘扬畲乡文化,建设文化基地
按照放眼全中国、引领畲民族、立足自治县的定位,以“畲族文化有形化、文化载体项目化、文化成果精品化”为要求,着力打造畲族文化四大中心,全面建设畲族文化三大交流平台,深入实施系列畲族文化精品工程建设,加快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力打造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
第一节 大力推进文化设施建设
着力建设一批充分展现畲族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重点打造畲族文化“六个一”项目,全面推进县城建筑风貌特色整治,实施好外舍风貌控制,形成具有浓郁畲族文化氛围的外部环境。建设一批惠及广大群众的基础性公共文化设施和特色文化活动阵地,普及乡镇综合性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和村级文化活动室,努力实现村级文化设施达到“五个一”标准,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至2015年,全县城乡每百人文化设施面积超过10平方米,全县乡镇文化设施达到市“山花工程”建设要求。
第二节 全面加强文化保护研发
深入贯彻落实《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建立县、乡(镇)、村三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体系。全力推进环敕木山畲族原生态文化保护区建设,着力打造20个民族特色村,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示范区(点)。完善提升中国畲族博物馆综合功能,完成“1+10”民族生态博物馆群建设。继续深入开展畲族文化遗产调查登记工作,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对濒危或重要的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加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保护力度,建立健全各项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制度,鼓励传承人(团体)开展传习活动,推动畲族语言、服饰、艺术、手工艺等创新传承。加大畲族文化研究专项资金投入,加强畲族文化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推进畲族文化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重点在畲族文化元素、艺术特征、建筑风格、生活习俗等领域,推出一批精品研究成果,并努力推进畲族文化产业化应用。
第三节 积极推动文化产业振兴
积极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精品项目,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民族文化商品生产研发业、文艺演艺娱乐业等新兴文化产业。依托民族和生态优势,大力推进畲族风情景区建设,发展“畲家乐”,开发特色饮食、特色体育活动。建设民族特色文化创意园,推进民间工艺品工作室创建,大力发展民族工艺品、民族特色商品、畲医畲药等民族文化创意相关产业。大力发展畲族文化演艺娱乐业,完成《千年山哈》改编及市场化推广工作,展现畲族文化特色,推动节庆产业发展。积极促进文化艺术创作生产,深入挖掘畲族文化资源,推出一批体现畲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较高水准的文化艺术精品。
第四节 着力搭建文化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