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科技厅关于发布2011年全省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的通知

  1、“四位一体”模式。把沼气池建到冬暖式蔬菜大棚里,在大棚一端养猪,猪圈下建沼气池,棚内种植瓜、果、菜等高效作物。猪粪入池产生沼气,点燃沼气可增加大棚的二氧化碳,沼液、沼渣用作有机肥源。一般可增产10-20%,种植的产品质量可达到绿色食品或无公害食品标准。
  2、“畜-沼-果(菜)”模式。农户养殖的畜禽粪便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沼渣用来进行无公害果(菜)生产。一个农户养猪5-10头,可建一口10-15立方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沼渣基本满足3-5亩果(菜)园的用肥。
  3、利用秸秆生产沼气技术。将人畜粪便和秸秆作为原料装入沼气池内,通过厌氧发酵微生物发酵后,将秸秆中有机剩余物中的能量转化为沼气。沼渣、沼液用作有机肥料,沼气可做生活用能或发电。
  适宜地区:全省及全国北方地区范围内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总站、山东省农业厅生态农业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联 系 人:浦碧雯、 刘培军
  联系电话:0531-81799778、0531-67866057
  电子信箱:shengtaichu@sdny.gov.cn

  三十八、新型包膜控释肥施用技术
  通过包膜预先设定肥料在作物生长季节的释放模式,使其养分释放规律与作物养分吸收相同步,从而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一类肥料。包膜控释肥一季作物可一次使用,省工省时。施用包膜控释肥可显著降低肥料氮素的挥发与淋失,大幅度提高肥料养分的利用率,既节省了肥料资源,还极大地减少了施肥对大气和水环境的污染。
  技术要点:
  1.包膜控释肥的养分释放率和释放时期根据作物生长和吸肥规律设计,一季作物或一茬作物只施用一次控释肥,即可以满足作物整个生长季节的养分需求。
  2.包膜控释肥的施用量要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土壤的肥力水平和肥料的养分含量综合考虑后确定。目前大田作物上大面积应用的通常是包膜肥料与速效肥料的掺混肥,其施用量要考虑到包膜肥料的养分种类、含量及其所占的比例。
  3.有机高聚物包膜的控释复合肥料,其氮磷钾及其微量元素的配方比例要根据作物的需求和不同土壤中的丰缺情况来确定,作物专用型或通用型包膜控释复合肥,可视作物和土壤的具体情况比普通对照肥料减少1/3~1/2的施用量,施肥的时间间隔要根据肥料控释期的长短来确定。
  4.包膜控释肥的施用方法需针对不同作物的种植和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对于水稻、小麦等根系密集且分布均匀的作物,可以在播种或插秧前按照推荐的专用包膜控释肥施用量一次性均匀撒于地表,耕翻后种植,生长期内可以不再追肥。
  5.对于玉米、棉花、花生等行距较大的作物,按照推荐的专用包膜控释肥施用量一次性开沟基施于种子的下部或靠近种子的侧部5~10厘米处,注意硫包膜尿素以及包膜肥料与速效肥料的掺混肥都不能与种子直接接触,以免烧种或烧苗。
  6.苹果、桃、梨等果树,可在离树干1米左右的地方开放射状沟6~8条,深20厘米左右,近树干一头稍浅,树冠外围较深,然后将控释肥施入后埋土。另外,还应根据控释肥的释放期,决定追肥的间隔时间。
  7.园艺移栽作物用作基肥时,先挖一个坑,将推荐量的包膜控释肥料施入坑的底部,加土或基质与肥料混合,将移栽植株放在混合的肥料之上,用土填埋,然后浇水。
  8.包膜控释肥用作盆栽植物基肥时,可与土壤或基质混匀,其施用量根据盆的体积大小和所能装入土壤或基质的体积而定,在室内接受阳光较少的盆,用量可减半;用作盆栽作物追肥时的用量与基肥相同,肥料均匀撒施于植物叶冠之下的土壤或基质表层。根据控释肥释放期,每3~9个月追施一次。
  适宜推广区域:适合在全国范围内作物上施用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联系人:张民
  电 话:0538-8242374

  三十九、水肥一体化技术
  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含可溶性化肥的水以较小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灌水施肥方法,可以把水和养分按照作物生长需求,定量、定时直接供给作物。其特点是能够精确地控制灌水量和施肥量,显著提高水肥利用率。
  技术要点:
  1.根据地块面积、形状等规划设计和配置微灌和施肥系统设备。微灌施肥系统由水源(符合克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首部枢纽(水泵、动力机、施肥系统、过滤设备、控制阀等)、输配水管网(包括干管、支管、毛管三级管道)、灌水器(分为滴头、滴灌管、微喷头、小管灌水器、渗灌管、喷水带等)以及流量、压力控制部件和测量仪等组成。
  2.灌溉施肥方案确定。根据作物及其生长条件确定灌溉制度(包括灌水定额、一次灌水时间、灌水周期、灌水次数和灌水总量)和施肥制度(加肥时间、数量、比例、加肥次数和总量)。
  3.选择适用的化肥品种。一是养分含量适宜的液体肥料,二是微灌施肥专用固体肥料,三是溶解性好的普通固体肥料。根据与灌溉水的反应,配置肥料比例和数量。
  4.根据气候、作物长势等,参照施肥方案,适时实施灌溉施肥,加强田间管理。
  适宜区域:我省设施蔬菜产区和果园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
  联系地址:济南市闵子骞路21号
  邮 编:250100
  联系人:李涛
  电 话:0531-82355212
  电子邮件:litaonyt@163.com

  四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是依照配方施肥技术原理,通过开展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摸清土壤供肥能力、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状况,获得、校正配方施肥参数,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类型的配方施肥模型。采取“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技术指导”一体化的综合服务技术路线,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相关条件,应用配方施肥模型,结合专家经验,提出配方施肥推荐方案,由配肥站按照配方生产配方肥,直接供应农民施用,并提供施肥技术指导。同时通过肥料质量检测手段,保证各种肥料的质量。通过一体化服务的技术路线,逐步实现技术推广的社会化和产业化,保证配方施肥的精度和到位率,提高配方施肥的普及率。
  技术要点:
  1.划定施肥分区。收集资料,按照自然条件相同,土壤肥力差异不大,生产内容基本相同的区域划成一个配方施肥区,然后收集有关这个配方区内的土壤资料、已有的试验结果、农民生产技术水平、肥料施用现状、作物产量、有无自然障碍因素等资料。
  2.取土化验,制定底肥方案。根据养分平衡原理,运用快速、便携、高精度的土壤速测仪,对土壤供肥能力进行快速诊断,突出作物底肥推荐施肥方案。一般在每个乡镇选取至少15个不同土壤肥力的地块,做到播前取土样、及时取样,及时分析,在1~2天内提出施肥建议。
  3.开展植株营养诊断,调控追肥用量。在作物生长需肥关键时期,进行植物营养快速诊断,调控追肥方案。例如在小麦拔节初期,采取小麦基部1厘米植株样品,用反射仪进行植株硝酸盐快速诊断,确定氮肥追肥用量,对播前基肥和生长期追肥进行快速诊断和多级氮肥调控。
  4.矫正施肥。对磷、钾肥料,根据“恒量监控”理论,提出年度间、茬口间综合运筹方案;对中微量元素根据“检测矫正理论”进行矫正施肥。
  适宜区域:山东省各地
  技术依托单位:全国农技中心、山东省土肥站
  联系地址:济南市闵子骞路21号
  邮 编:250100
  联系人:高祥照 曲仁国
  电 话:010-64194535 0531-82355218
  电子邮件:guoyuesheng@163.com

  四十一、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
  采用农业措施、物理诱杀、保护利用天敌、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的方法,有效控制果蔬病虫发生危害。
  增产增效情况:应用该技术,能有效控制果蔬病虫发生危害,达到增产增效。
  技术要点:
  1.农业措施。(1)果园结合冬季修剪,剪除树上病虫枝、病果苔、干僵果。彻底刮除主干、大枝上的老皮、翘皮、轮纹病瘤和干腐病疤。全面清除地面枯枝落叶、杂草、病皮,平整地面后覆盖细碎的作物秸秆。搞好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浇好封冻水,增加树体储备营养,提高树体抗病性。(2)蔬菜田合理轮作,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枝烂叶及病虫残体,施足基肥。清除田间、地头杂草,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夏季结合农事操作,进行中耕或灌溉中耕灭蛹。(3)保护地蔬菜大棚进行土壤日光高温消毒。在夏季高温季节深翻地25厘米,撒施500公斤切碎的稻草或麦秸,加入100公斤氰胺化钙,混匀后起垄,铺地膜灌水,持续晒棚20天。(4)果树严格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控制病虫危害。
  2.物理措施。(1)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可广泛诱杀果蔬作物田的金纹细蛾、甜菜夜蛾、地下害虫等多种有飞翔能力的害虫成虫。将杀虫灯吊挂在牢固的物体上,然后放置在作物园中,控制面积为40~60亩/台,吊挂高度蔬菜等一般作物距地面1.2~1.5米,果树、玉米等较高作物距地面3米为宜。(2)新型性诱剂诱杀雄蛾。根据果园、菜园靶标害虫种类选用不同的诱芯,一般每个诱扑器可控制3~5亩,诱蛾器用树枝或竹竿挂于田间,悬挂高度高于作物1米左右。1~3个月更换一次诱芯。害虫大量发生时,在蛾高峰日后的3~5天内及时采取有效的生物或化学防治措施。(3)色板诱杀害虫技术。黄板诱杀粉虱、蚜虫、斑潜蝇等害虫,蓝板诱杀蓟马、种蝇等害虫。在田间悬挂黄板或蓝板,高度略高于植株顶部,每亩放20~30块,当色板粘满虫子时,可涂机油继续使用。
  3.生物防治。推荐药剂:0.5%印楝素乳油800~100倍液;或奥绿1号700~1000倍液;或5%除虫菊素乳油1000~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5000倍液;除虫菊素、武夷菌素、菌克毒克、克菌康等常规喷雾。
  4.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如10%除尽乳油1500倍液;或15%茚虫威每亩有效成份2.66克;或安打水悬浮剂3500~4000倍液;或5%氯氰菊脂乳油1000倍液等常规喷雾。
  5.选用新型喷药器械。选用卫士等新型喷药器械,防止药液跑冒滴漏。
  适宜区域:山东省果树、蔬菜种植地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
  联系地址:济南市桑园路2号
  邮 编:250100
  联系人:任宝珍
  电 话:0531-82378735
  电子邮件:baozhenren@163.com

  四十二、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在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净化剂的作用下,将秸秆快速地转化为作物生长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和有机、无机养料,从而实现培肥地力、克服连作障碍、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并达到优质农产品生产水平的应用技术。在每亩日光温室或大棚应用秸秆不少于4000公斤的情况下,可使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提高4~6倍,在冬春季使20厘米地温提高4~6℃,棚温提高2℃,病害减少。该技术以秸秆代替大部分化肥,改良土壤生态环境;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可使棚室瓜果菜产量提高,产品品质明显改善,是发展节约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安全农业、高产高效农业的新技术。
  技术要点:
  1.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应用于日光温室和大棚作物。反应堆有两种应用方式:一种是内置式,一种是外置式,一般多采用内置式。
  2. 内置式反应堆的操作方法是:在种植行位置顺南北方向挖一条宽70厘米、深20厘米的沟,把准备好的干秸秆填入沟内,铺匀、踏实,填放秸秆高度为30厘米,南北两端让部分秸秆露出地面(以利于往沟里通氧气),然后把用麦麸拌好的菌种均匀地撒在秸秆上,再用铁锨轻拍一遍,让菌种漏入下层一部分,覆土20厘米。定植前10~15天,在大行内浇大水湿透秸秆。
  3.注意事项:一是浇水时不要冲施杀菌剂,可以叶面喷施农药防病;二是秸秆用量要和菌种用量搭配好,每500公斤秸秆用菌种1公斤;三是前二个月不要冲施化肥,以避免降低菌种活性,化肥用量减少60%;四是浇水后4~5天要及时打孔,用14号的钢筋,每隔25厘米打一个孔,要打到秸秆底部;五是减少浇水次数,一般常规栽培浇2~3次水,用该项技术只需浇一次水即可。
  适宜推广区域:全省各地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协会
  联系人:徐建堂
  联系电话:0531-88523658 13505414327
  邮箱:xujiantang@sdny.gov.cn

应急类

  四十三、小麦冬春控旺防冻防倒综合配套技术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和小麦半冬性品种种植面积的扩大,山东省每年都有200万亩以上的麦田出现冬春旺长。旺长麦田极易受到冻害和倒伏威胁,造成大幅减产。小麦冬春控旺防冻防倒综合配套技术经过多年试验、示范,一般亩增产10%~50%。
  技术要点:
  1.选用适宜品种。选用分蘖成穗率高,抗逆性强的冬性或半冬性品种。
  2.施足基肥。一般亩基施有机肥3000公斤左右,纯氮5~7公斤,五氧化二磷6~8公斤,氧化钾4.5~7.5公斤,硫酸锌1公斤。
  3.适期适量播种。冬性品种于日平均气温18~16℃,半冬性品种于日平均气温16~14℃时播种,冬前积温550~650℃。一般冬性品种10月1日至10日播种,半冬性品种10月5日至12日播种,采用精量播种技术,亩播包衣种子5~6公斤,亩基本苗10万~12万。
  4.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因播期、播量控制不力,或冬前积温过多,亩分蘖数超过80万、有旺长趋势时,越冬前和返青后,及时镇压,结合叶面喷施 “壮丰安”等化控剂,控制旺长。一般“壮丰安”亩用量30~40毫升,对水40公斤。当日平均气温达3~5℃时浇越冬水。春季追肥采用氮肥后移技术,根据小麦长势,在起身期或拔节期追肥浇水,以培育壮苗,提高对低温的抵抗能力和抗倒伏能力;对由于气候原因春季旺长麦田,除采用镇压、化控等措施外,适当蹲苗控制,将施肥浇水时间推迟到拔节后3~5天。另外,要根据天气预报,在“倒春寒”来临之前,提前浇水防冻。若发生冻害,要立即采取施肥浇水和根外追肥等措施,及早补救。
  5.综合防治病虫草害。重点做好对小麦地下害虫、蚜虫、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提高小麦的抗逆性。
  适宜推广地区:山东省中高产麦田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联系人:鞠正春
  电 话:0531-67866302

  四十四、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毒的病毒病,一旦发病对产量影响极大。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控,重点防治好灰飞虱,切断或减少病毒传播途径。
  技术要点:
  1.做好麦田灰飞虱防治。结合麦蚜防治,采用麦蚜、灰飞虱兼治的药剂,或者在防治麦蚜药剂中加入防治灰飞虱药剂。麦蚜、灰飞虱兼治的药剂可用10%吡虫啉,每亩10克喷雾防治。也可在麦蚜防治药剂中加入25%捕虱灵20克兼治。
  2.清洁大田减少灰飞虱和毒源。在玉米播种前,精耕细作,清除田间、田边、沟边杂草,以减少田间虫源和毒源。
  3.合理安排种植方式。改套种玉米为直播,避免玉米与小麦共生,减少灰飞虱的传毒机率。适当晚播错开灰飞虱传毒高峰期。
  4.玉米田药剂治虫防病。一是在玉米出苗前防治灰飞虱,可结合玉米播后芽前化学除草和防治蓟马等措施防治灰飞虱。在药液中加入防治灰飞虱药剂,一喷多防。持效性较好的防治药剂有吡虫啉等,速效性较好的药剂有异丙威、仲丁威、敌敌畏等。用10%吡虫啉每亩15~20克喷雾防治,同时注意田边、沟边喷药防治。捕虱灵仅对灰飞虱若虫有效,对成虫无效。二是选用内吸性杀虫剂拌种或包衣,可用70%高巧按种子量的0.6拌种或包衣。
  5.拔除病苗和翻种。适当晚间苗定苗,间苗定苗易在病株显症后的玉米5~6叶以后进行。结合间苗定苗拔除病苗,以减少粗缩病毒源和田间病株。粗缩病病株率20%以上的地块要及早翻种。翻种地灰飞虱密度仍然较高的要在玉米出苗前防治灰飞虱,避免灰飞虱再传毒,玉米再发病。
  适宜推广区域:山东省及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
  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
  联系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十亩园东街7号
  邮 编:250013
  联系人:柴兰高 王玉正
  电 话:0531-67866302,82378737
  电子邮件:chailangao@sdny.gov.cn

第二部分 主导品种

  一、小麦品种
  (一)水浇地类型品种
  1.济麦22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050号
  选育单位: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935024/935106,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抗冻性一般。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9天,比鲁麦14号晚熟2天;株高71.6厘米,株型紧凑,抽穗后茎叶蜡质明显,较抗倒伏,熟相较好;亩最大分蘖100.7万,亩有效穗41.6万穗,分蘖成穗率41.3%,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粒数36.3粒,千粒重43.6克,容重785.2克/升;穗型长方,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较饱满。2006年委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中抗至中感条锈病,中抗白粉病,感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中感至感秆锈病。2005-2006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14%湿基)13.2%、湿面筋(14%湿基)35.2%、沉淀值(14%湿基)30.7毫升、出粉率68%、面粉白度73.3、吸水率60.3%、形成时间4.0分钟、稳定时间3.3分钟。
  产量表现:在2003-2005年山东省小麦品种中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37.04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10.85%;2005-2006年中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7.24公斤,比对照济麦19增产4.0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9月28-10月15日。适宜播量每亩基本苗12万左右。开始分蘖后及时划锄, 适时浇冬水,并追施尿素每亩5公斤。春季第一水宜在拔节期,同时追施尿素15公斤或碳酸氢铵30公斤。浇好孕穗水和灌浆水。抽穗后及时防治蚜虫,适时收获,机械收获适期为完熟期。
  适宜范围: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

  2.良星99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049号
  选育单位:山东省良星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91102/鲁麦14号//PH85-16,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抗冻性较强。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8天,比鲁麦14号晚熟1天;株高75.6厘米,株型紧凑,旗叶上冲,较抗倒伏,熟相中等;亩最大分蘖94.5万,亩有效穗40.6万穗,分蘖成穗率43.0%,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粒数35.4粒,千粒重43.3克,容重789.4克/升;穗型长方,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较饱满。2006年委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进行抗病性鉴定:抗白粉病,中抗至慢条锈病,感叶锈病,中感纹枯病,中感至感秆锈病。2005-2006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14%湿基) 13.1%、湿面筋(14%湿基)34.9%、沉淀值(14%湿基)31.8毫升、出粉率73.1%、面粉白度75.2、吸水率63.4%、形成时间3.3分钟、稳定时间2.9分钟。
  产量表现:在2003-2005年山东省小麦品种中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40.89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11.44%;2005-2006年中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4.80公斤,比对照济麦19增产5.57%。
  栽培技术要点:施足基肥、足墒播种,每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尿素10-15公斤,磷酸二铵20-25公斤,硫酸钾或氯化钾15公斤,硫酸锌1公斤。浇好越冬水,并追施尿素5公斤。适宜播期10月上旬,精播每亩基本苗10-12万,半精播15-18万。春季第一水宜在拔节期,结合浇水追尿素15-20公斤。后期浇好孕穗水和灌浆水。抽穗后及时防治蚜虫和病害,适时收获。
  适宜范围:在全省中高肥地块种植利用。

  3.泰农18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8056号
  育种者:泰安市泰山区瑞丰作物育种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莱州137为母本,烟369-7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8天,比潍麦8号早熟1天;株高73.7厘米,叶片上举,抗倒性较好,熟相一般;亩最大分蘖83.8万,亩有效穗32.9万,分蘖成穗率39.2%;穗型长方,穗粒数43.6粒,千粒重40.8克,容重795.4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半硬质。2008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条锈病和叶锈病。2007~2008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含量12.3%、湿面筋30.4%、沉淀值33.1毫升、吸水率59.7毫升/100克、稳定时间6.2分钟,面粉白度77.3。
  产量表现: 该品种参加了2006~2008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72.56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8.64%;2007~2008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0.57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8.2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10日,适宜播量每亩基本苗15~18万。
  审定意见:在全省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
  4.良星66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8057号
  育种者:山东省良星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济91102为母本,935031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8天,比潍麦8号早熟2天;株高78.2厘米,抗倒性中等,熟相好;亩最大分蘖103.2万,有效穗45.3万,分蘖成穗率43.9%;穗型长方,穗粒数36.7粒,千粒重40.1克,容重791.5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硬质。2008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高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和纹枯病,慢条锈病,高感叶锈病。2007~2008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含量13.4%、湿面筋35.8%、沉淀值33.9毫升、吸水率60.9毫升/100克、稳定时间2.8分钟,面粉白度74.5。
  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5~2007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71.42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8.69%;2007~2008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5.21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7.2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5~15日,适宜播量每亩基本苗10~12万。
  审定意见:在全省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

  5.汶农14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0068号
  育种者:泰安市汶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系84139//9215/876161杂交后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9天,与济麦19相当;株高80.8厘米,叶色深绿,旗叶上冲,株型紧凑,较抗倒伏,熟相较好;亩最大分蘖95.4万,亩有效穗41.6万,分蘖成穗率43.5%;穗型纺锤,穗粒数34.7粒,千粒重42.1克,容重793.3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硬质。抗病性鉴定结果:慢条锈病,高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赤霉病和纹枯病。2009~2010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含量12.9%、湿面筋37.2%、沉淀值32.3毫升、吸水率62.3毫升/100克、稳定时间2.6分钟,面粉白度75.8。
  产量表现:在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中,2007~2008年平均亩产584.94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7.67%,2008~2009年平均亩产563.70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19增产8.21%;2009~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7.26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9.7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5日左右,每亩基本苗15万。注意防治赤霉病、纹枯病。
  审定意见:在全省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

  6.烟农24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4〕024号。2004年审定。
  育种单位:烟台市农科院
  选育过程:以陕229为母本,安麦1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亩最大分蘖106.6万个,亩有效穗38.9万穗,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生育期241天,比对照晚熟1天,熟相好;株高79.8厘米,穗粒数36.3粒,千粒重41.9克,容重776.1克/升;株型紧凑,较抗倒伏;穗纺锤形,顶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粉质。2003~2004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高抗条锈病,中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2003~2004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粗蛋白含量(干基)12.86%、湿面筋28.6%、出粉率69.0%、沉降值23.8毫升、面粉白度95.28(aacc测试法)、吸水率53.3%、形成时间2.7分钟、稳定时间3.4分钟、软化度122FU。
  产量表现:该品种2001~2003年参加了山东省小麦高肥甲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20.14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8.45%;2003~2004年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3.46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7.8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9月25日至10月5日,每亩基本苗10-15万。施足基肥,足墒播种,控制越冬肥、返青肥,重施、巧施拔节肥,浇好拔节水。
  适宜范围: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块推广种植。

  7.青丰1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054号,2006年审定。
  育种单位: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鲁麦14号/烟农15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伏。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8天,比鲁麦14号晚熟1天;株高78.9厘米,茎杆蜡质明显,株型紧凑,较抗倒伏,熟相好;亩最大分蘖96.1万,亩有效穗39.2万穗,分蘖成穗率40.8%,分蘖成穗率较强;穗粒数34.8粒,千粒重41.0克,容重783.0克/升;穗型纺锤,长芒、白壳、白粒,半硬质,籽粒饱满。2006年委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进行抗病性鉴定:抗叶锈病,中感纹枯病,感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2005~2006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14%湿基)11.4%、湿面筋(14%湿基)30.6%、沉淀值(14%湿基)27.6毫升、出粉率75.8%、面粉白度73.4、吸水率60.5%、形成时间3.9分钟、稳定时间3.6分钟。
  产量表现:在2003~2005年山东省小麦中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28.29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8.02%。2005~2006年中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0.29公斤,比对照济麦19增产6.67%。
  栽培技术要点: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足墒播种,小雪前后浇足越冬水。适宜播期10月1~10日,适宜播量每亩基本苗10~12万。春季管理:早春及早划锄,推迟肥水管理,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及时防治蚜虫,浇足灌浆水。
  适宜范围: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

  8.山农17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9055号
  育种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泰安市泰山区瑞丰作物育种研究所。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L156为母本,莱州137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8天,比济麦19晚熟2天;株高80.3厘米,叶片上冲,叶色深绿,株型稍松散,抗倒性中等,熟相较好;亩最大分蘖104.4万,亩有效穗44.2万,分蘖成穗率42.3%;穗型纺锤,穗粒数38.2粒,千粒重38.3克,容重783.6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半硬质。2009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感条锈病,中抗赤霉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2008~2009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含量11.3%、湿面筋29.1%、沉淀值34.0毫升、吸水率60.2毫升/100克、稳定时间7.2分钟,面粉白度74.8。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