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信息由市防指统一审核和发布,要确保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组织新闻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抗旱宣传工作,由防汛抗旱指挥部门组织协调宣传部门,宣传各地、各部门的抗旱减灾情况,推广抗旱先进经验及做法,大力弘扬在抗旱减灾工作中所涌现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抗旱积极性。广泛宣传抗旱方针政策,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动员全社会一切力量,夺取抗旱减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5.6响应结束
当干旱灾害和旱情得到有效控制时,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视情宣布应急响应结束。1.结束Ⅳ、Ⅲ级应急响应。由市防办报请市防指副指挥签署指令后,宣布结束。2.结束Ⅱ级应急响应。市防办报请市防指常务副指挥签署指令后,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3.结束Ⅰ级应急响应。市防办报请市防指指挥签署指令后,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
6 后期处置
6.1损失评估
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民政、水利、农业、统计等有关部门对旱灾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报市委、市政府及省防汛抗旱指挥部。
6.2灾民救助
干旱灾害发生地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减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恢复生产等善后工作。受旱严重的地区,继续狠抓各项抗旱措施的落实,同时组织灾区富余劳动力广泛开展生产自救,大搞多种经营生产,用以弥补农业干旱造成的损失。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为灾民务工提供政策支持和权益保障,确保不拖欠灾民工资。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生活救济救助,及时调配减灾款物,做好受灾群众临时生活安排,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卫生部门负责调配医务技术力量,对灾区重大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对污染源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病的传播、蔓延。农业部门组织引导灾区人民积极开展灾后农业生产自救。保险公司负责对灾区的相关保险理赔工作。
6.3效益评估
各级防办应对抗旱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定性定量的总结、分析、评估,总结经验,找出问题,从抗旱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以及抗旱工作的各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做好抗旱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工作。
7 保障措施
根据抗旱工作的需要,各防指成员单位在市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做好抗旱工作。
7.1资金保障
市财政、发改、民政、水利、农业、保险公司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抗旱减灾资金的筹措、落实,做好抗旱减灾资金的分配、下拨,指导、督促灾区做好救灾款的使用、发放,积极争取抗旱、恢复生产所需信贷资金的信贷和落实。
各级抗旱指挥机构,要密切协调各方,积极筹措抗旱资金,凡国家、地方财政下拨的抗旱经费,务必按照有关规定,督促资金尽快落实到位,专款专用。要分轻重缓急,制定严密的经费下拨计划,按时足额分配到受灾地区。
7.2物资保障
市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按规范储备一定数量的抗旱物资,确保关键时段、重点地区的抗旱物资保障,做好人力、财力和技术的准备,以及抗旱所需备荒种子、化肥、柴油、动物防疫物资等物资的储备和灾后调拨调剂工作。同时,要加强抗旱物资设备的准备,如机械动力、电力、燃料的储备等。
各县(市)、区相关机构根据当地实际,储备足量的抗旱物资和设备。抗旱物资管理部门应及时掌握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情况,及时调整储备物资品种,提高科技含量。
7.3应急备用水源准备
为减少旱灾给社会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和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损失,做好应急备用水源的准备,是保障城市用水、农村饮水、保口粮田的一项重要工作。
农业旱作区主要以开采地下水为主。加大投入新打机井和修复配套机井。在灌溉水源有限的情况下,适当发展喷灌,旱田灌溉适当减少灌水次数,灌关键水。遇到严重干旱,则采取临时抗旱措施,主要采取坐水点灌、喷灌等方式。地下水埋藏较浅,开采容易的地方,积极发展打井取地下水,扩大坐水点灌和旱田节水型农业。在水资源比较短缺和提水成本较高地区要因地制宜,修筑塘坝等雨水集蓄工程,拦蓄地表水,蓄水保墒,为提供抗旱灌溉水源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应急备用水源的准备,应视不同的旱情程度而定。
(一)发生轻度或中度干旱时,全市受旱面积较小,受旱程度较轻,局部地区人畜吃水发生困难,在充分利用地表水的同时,适当加大地下水的开采。
(二)发生严重干旱时,全市出现较大面积干旱,少数地区人畜吃水困难加大。此时首先保证人畜吃水,对于少数吃水严重困难地区,利用输水工具,保证人畜吃水要求。对农作物视生长状况及需水要求,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在充分利用机电井抽取地下水的同时,可适时启用卧虎山、锦绣川等大中型水库水源以缓解缺水压力。
(三)发生特大干旱时,全市水源严重紧缺,城乡人畜吃水极其困难,部分企业减产或停产,旱灾损失较大。此时应发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进行抗旱,开源节流。对所有可利用水资源实施统一调配,对人畜吃水实行定时限量。济南市区在采取各项措施的基础上,启用以下应急水源:一是开发启用长孝水源地,利用当地现有深水井,建设二级加压泵站,铺设20公里供水管道与西郊水厂供水管道相接,每日可向市区供水10万立米;二是启用平安店老张庄水源地,利用当地现有深水井,建设加压泵站,铺设8公里供水管道与西郊水厂供水管道相接,每日可向市区供水10万立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