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技术转移与服务机构,完善服务创新链。建立技术产权交易机构,探索技术产权交易新模式。充分利用广交会、留交会、南沙穗港科技合作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平台,建立国际性技术转移中心,促进技术成果引进与输出的双向流动。
(二)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创新发展。
1.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强规划引导。紧紧抓住当前国家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机遇期,加强科学谋划,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未来科技和经济的制高点。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实施战略突破。聚焦国家战略,结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转型实际,集中资源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海洋工程等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重点培育发展LED绿色照明、物联网、新能源汽车产业,争取成为国家物联网试点城市、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一是率先发展“物联网”,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竞争力强的物联网创新成果和增值服务模式,聚集一批企业,使广州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物联网产业基地。二是大力发展LED照明产业,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建成广东省LED绿色照明城市示范。三是着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突破,以车用能源和动力研发为重点,加快研制开发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为主的混合动力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车、替代燃料车等新能源汽车,形成一批标准。
提升产业规模。加快集成电路、平板显示重大专项的引进,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物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到2015年实现总产值4000亿元;大力发展高端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材料,到2015年实现总产值1800亿元;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制造,加强生物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到2015年实现总产值1500亿元;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力争到2015年实现总产值达200亿元;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半导体照明、环保装备及应用技术,力争到2015年实现总产值达500亿元;大力发展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力争到2015年实现总产值达600亿元。
着力自主创新。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关键技术成果转化示范,围绕下一代互联网、新能源、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若干领域,组织开展技术预见研究和产业技术路线图编制。以重大科技专项实施为引导,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集中支持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产品。紧紧跟进关键技术突破,整合企业、人才、资金、市场等要素,实施重大关键技术成果转化,推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打造龙头企业。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发展,打造若干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超千亿元企业和世界名牌产品,培育形成若干产值规模超千亿元的新兴产业群;重点扶持优势企业实施行业并购和重组,形成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级品牌,销售收入达千亿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企业。
建立一批共性技术平台和产业基地。以中新知识城、广州国际生物岛等园区规划建设为重点,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一批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平台和专业孵化器,提升产业技术支撑服务水平,吸引聚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引导新兴产业聚集发展。
2.加快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
着力推进高端服务业发展。一是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施做大做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行动计划,突破软件共性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产品;加快服务集聚,建立面向全球的信息服务枢纽,支持电子商务公共支撑平台和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互联互通、集中共享的信息资源集聚地,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朝服务化、特色化、集群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把广州建设成为国内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资源高度集聚区、创新发展先导区、高端人才汇聚区、高端服务引领区,成为品牌效应显著的中国南方软件之都。二是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促进科研服务化,形成各类科研、科技服务专业化、网络化发展格局。培育一批重点科技咨询、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带动服务功能。建设一批技术成果转移平台,发展一批多专业的综合技术服务联盟,提高综合解决技术转化问题的能力,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引进相关领域国际著名专业资格认证机构和高端人才,推进科技服务业国际化发展。三是着力发展外包服务业。建设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推进若干外包服务集聚示范区建设,形成较为完整的国际服务外包产业链。建设外包服务公共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企业诚信评价体系,优化外包服务业发展环境。建设专业化国际服务外包公共技术开发平台和测试、培训、信息服务平台,引进国际高端机构和人才,承接高端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促进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