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视力和听力残疾学生高中阶段教育。
6.采取多种形式对不能进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少年儿童开展送教上门服务。
7.在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试办适合聋、盲学生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班;在天津师范大学开设聋人手语等特殊教育相关课程。
8.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和盲人按摩培训,实施培训费补贴制度;实施科技助残培训项目。
(五)就业创业保障。
1.通过贴息贷款开发残疾人扶贫项目、建设残疾人扶贫基地等多种途径帮助农村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
2.认真执行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帮助和促进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稳定发展。
3.加大实施残疾人就业扶助政策力度,完善落实对超比例安排或新招用残疾人就业和残疾人自主创业、个体就业、灵活就业的鼓励补贴政策。
4.推进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大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力度,不断完善覆盖全市的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方便残疾人就近获取就业服务信息,办理求职登记。
5.定期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
6.积极开发基层社会管理和基层公共服务岗位等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岗位。
(六)安居住房保障。
1.资助农村贫困残疾人翻建或修缮危陋破损住房。
2.将全市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的重度残疾人家庭或有两个及以上残疾人的家庭纳入廉租住房补贴范围。
3.采取对困难残疾人搬迁户给予适当照顾等办法,改善残疾人居住条件。
(七)合法权益保障。
1.认真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全面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切实加强残疾人维权工作。
2.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2倍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
3.进一步健全残疾人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法律服务机制,加强残疾人维权岗位和残疾人组织维权机构建设。
4.建立市和区县残疾人专项维权基金,用于残疾人维护权益工作。
5.市和区县法律援助中心定期派律师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
6.切实做好残疾人信访工作,及时解决残疾人反映的问题,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7.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全社会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意识和残疾人的法制观念。
三、全面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残疾人能力
(一)康复服务。